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11篇 |
免费 | 1169篇 |
国内免费 | 5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88篇 |
儿科学 | 162篇 |
妇产科学 | 94篇 |
基础医学 | 1019篇 |
口腔科学 | 28篇 |
临床医学 | 1502篇 |
内科学 | 1311篇 |
皮肤病学 | 32篇 |
神经病学 | 222篇 |
特种医学 | 818篇 |
外科学 | 1574篇 |
综合类 | 1870篇 |
预防医学 | 628篇 |
眼科学 | 79篇 |
药学 | 831篇 |
40篇 | |
中国医学 | 149篇 |
肿瘤学 | 8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152篇 |
2023年 | 214篇 |
2022年 | 374篇 |
2021年 | 452篇 |
2020年 | 459篇 |
2019年 | 411篇 |
2018年 | 446篇 |
2017年 | 410篇 |
2016年 | 430篇 |
2015年 | 417篇 |
2014年 | 809篇 |
2013年 | 709篇 |
2012年 | 702篇 |
2011年 | 690篇 |
2010年 | 643篇 |
2009年 | 498篇 |
2008年 | 501篇 |
2007年 | 451篇 |
2006年 | 439篇 |
2005年 | 358篇 |
2004年 | 289篇 |
2003年 | 270篇 |
2002年 | 192篇 |
2001年 | 197篇 |
2000年 | 152篇 |
1999年 | 147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99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15篇 |
1977年 | 9篇 |
1975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甲肿消对甲状腺细胞凋亡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甲状腺FRTL细胞,按甲肿消剂量不同分为:0(对照组)、0.2、0.4、0.8、1.6 mg·mL^-1组。甲状腺细胞培养24 h后,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指数;改良愈创木酚法检测TPO活性。结果给药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凋亡小体及细胞核碎片。0、0.2、0.4、0.8、1.6 mg·mL^-1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67±0.816、7.517±0.646、14.183±0.752、17.033±1.461、23.767±0.734,与药物呈剂量依赖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PO活性(单位:GU.mg-1蛋白×10^3)分别为:9.395±1.79、7.289±1.205、6.175±1.818、4.347±0.948、2.93±1.977,随着给药剂量的升高而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肿消可能通过诱导甲状腺细胞凋亡及抑制TPO酶活性来影响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2例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术前拟诊为甲状腺微小癌69例,术后慢速病理结果:乳头状腺癌55例,髓样癌12例,滤泡状癌5例,诊断准确率为95.8% (69/72).颈淋巴结转移癌均位于同侧,共13例.72例患者均接受患侧甲状腺全切术十峡部切除术,加做对侧部分切除者15例,13例接受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3年,死亡2例.结论 高频超声、细针穿刺及术中冷冻切片检查转移可提高隐匿性甲状腺癌诊断率.无淋巴结转移者患侧甲状腺全切十峡部切除已足够,伴颈淋巴结转者需加行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障碍的情况及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65例早产儿进行血清FT4、T4、FT3、T3、TSH检测,对FT4、T4降低的早产儿按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有无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T3降低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定期复查血清FT4、T4、FT3、T3、TSH.结果 ①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7.27%,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其中胎龄28~30周发生率为77.27%,30~32周75%,32~34周39.47%,34~36周32.47%.②低甲状腺素血症观察组早产儿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症状消失,血清FT4及T4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快.生后14天观察组FT4、T4100%恢复正常,对照组44.4%恢复正常,P=0.00.③低T3综合征早产儿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SH、T3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无差别.生后28天观察组TSH、T315%恢复正常,对照组10%恢复正常,P=1.00.结论早产儿生后甲状腺功能暂时性低下,胎龄越小,功能越低.对于有甲状腺功能低下临床症状的早产儿予短期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有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T2DM患者52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总量(TT3)、甲状腺素总量(TT4)、游离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空腹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并对影响T2DM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T3、TT4、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空腹血糖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单因素分析获得的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和三酰甘油脂蛋白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T2DM甲状腺激素的高危因素。结论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对T2DM评估和控制病情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120例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将其分为正常组76例(对照组)和异常组44例(研究组)。对每例患者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及卒中后抑郁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并进行两组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认知功能、抑郁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异常与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严重性是相关的,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996.
997.
Thyroid hormone, glucocorticoids, and prolactin at the nexus of physiology, reproduction, and toxicology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ooke PS Holsberger DR Witorsch RJ Sylvester PW Meredith JM Treinen KA Chapin RE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2004,194(3):309-335
A symposium at the 2003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of Toxicology brought together an expert group of endocrinologists to review how non-reproductive hormones can affect the endocrine system. This publication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those presentations. Paul Cooke and Denise Holsberger recapitulate the evidence of how thyroid hormones affect male and female re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Ray Witorsch summarizes the many effects of glucocorticoids on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Finally, Paul Sylvester review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prolactin, and reminds us that this ancient hormone has many functions beyond lactation.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外周血中促甲状腺素受体mRNA(TSHR-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表达差异,并研究其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30例外科住院甲状腺结节患者,通过细针穿刺(FNA)和(或)甲状腺手术获得组织标本并确诊,分为甲状腺良性疾病组(80例)和甲状腺癌组(50例)。对两组患者采用RT-PCR检测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TSHR-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表现,分析TSHR-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意义。结果甲状腺癌组患者的TSHR-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TSHR-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有助于甲状腺癌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Ⅰ型患者CT表现与其内分泌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8名甲状腺相关眼病Ⅰ型患者(患者组)及5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行眼眶冠轴位CT扫描,测量各眼外肌大小及CT值,并将结果与其内分泌变化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眼外肌的大小及CT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而且患者组眼外肌最大径线值与T3、T4测定值之间呈正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值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甲状腺相关眼病Ⅰ型患者CT表现特点与其内分泌变化关系密切,可作为临床随访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淋巴转移是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及肿瘤淋巴管形成密切相关。甲状腺癌常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近来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诱导甲状腺癌淋巴管形成及淋巴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甲状腺癌淋巴转移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