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82篇 |
免费 | 198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5篇 |
儿科学 | 36篇 |
妇产科学 | 41篇 |
基础医学 | 173篇 |
口腔科学 | 72篇 |
临床医学 | 336篇 |
内科学 | 219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46篇 |
特种医学 | 5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27篇 |
综合类 | 167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469篇 |
眼科学 | 47篇 |
药学 | 215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63篇 |
肿瘤学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94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89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98篇 |
2012年 | 130篇 |
2011年 | 137篇 |
2010年 | 120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102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6篇 |
197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骶髂关节是骶骨和髂骨耳状面相互交错嵌插的滑膜关节,是组成骨盆的重要关节。骶骨关节面为凹面,髂骨关节面呈凸面,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两侧参差不齐的关节面相互交错,为一微动的关节,一般认为不易发生错位,但是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骶髂关节错位的发病率非常高,是引发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往往以腰椎间盘突出来诊,自诉腰及臀部疼痛或伴有受累侧下肢疼痛麻木,临床上极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无明显疗效,笔者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整脊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患者126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Ⅰ型肱骨小头骨折的动作要点及纸夹板体系固定特点。方法:自2000年4月至2008年2月手法治疗Ⅰ型肱骨小头骨折27例,男23例,女4例;年龄5~14岁,平均8.9岁;病程1~23h,平均5.4h。术前患肘均肿胀、功能障碍。X线片示肱骨小头骨折块不同程度分离、翻转移位。整复时找到正确的复位着力点,整复动作准确、连贯、稳定并配合前臂及肘关节的被动动作,屈肘90°以纸夹板体系固定。所有患者以JOA肘关节功能评价法进行功能评分。结果:27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7个月。肘关节均无痛,活动度、功能均正常,肘关节均无动摇性。整复后未出现并发症。25例断端达到或接近解剖对位愈合,2例出现轻度肘外翻畸形。JOA评分100分25例,97分2例。结论:手法整复屈肘90°纸夹板外固定治疗Ⅰ型肱骨小头骨折稳定性强、成功率高、固定牢固、轻便且不会出现组织压疮及坏死。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通过体模检测和病例检查的对照研究,比较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新旧两种不同成像板(IP)对影像质量和病人辐射的影响,探讨新旧IP的使用原则。方法 对新旧IP进行常规暗噪声、均匀性和一致性、擦除完全性检测;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DD)技术,75 kV时新旧IP对体模TO.16进行摄影,请3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影像进行观察评分,计算阈值检测指数HT(A);结合临床用相同曝光条件,不同的IP分别对膝关节、胸部、腰椎进行投照,请3位放射专家进行双盲阅片,评价影像质量。结果 新旧IP在物理指标上基本相同,在相同曝光条件下,新IP的检测能力高于旧IP,当旧IP提高20%的辐射剂量后,旧IP检测能力接近新IP。结论 随着IP使用次数的增加,需逐步提高曝光剂量才能保证影像质量;若保持原有剂量不变,IP的检测能力就会下降,将影响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4.
在骨折的手法复位方面,一般是移动骨折远折端对近折端,即遵照以子求母的复位原则。这一原则在临床上,绝大数情况是行之有效的,但在某些骨折不能达到复位目的。因为这些骨折的主要矛盾在近折端,单纯移动远折端改变不了近折端的移位,只有改变远折端的移位,即以母求子才能顺利复位。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法复位原则便是如此。1990至2002年,采用X线透视下经皮钢针撬拨近端求远端复位、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8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背靠背移位的短斜形锁骨骨折临床较多见,手法复位难度大,常需采用手术治疗。自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绕肩推挤复位法手法复位治疗背靠背移位的短斜形锁骨骨折3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我科采用闭式手法复位加克氏针固定相结合治疗小儿孟氏骨折 32例 ,结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中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3~ 12岁。均为新鲜骨折。就诊时间2小时~ 9天。损伤类型[1] :Ⅰ型 11例 ,Ⅱ型 2例 ,Ⅲ型 19例。合并骨间背侧神经损伤 5例。2 治疗方法 氯胺酮或臂丛麻醉 ,X线透视下 ,患儿平卧 ,肩外展 ,肘屈曲 ,前臂中上位。助手分握上臂及腕部 ,对抗牵引 ,纠正前臂侧弯及或角畸形 ,术者反移位方向先整复桡骨头脱位 ,后整复尺骨骨折。 18例复位成功。余 14例复位后 ,桡骨小头有不同程度向前脱出或有脱出倾向时 ,用坎贝尔骨科… 相似文献
27.
外伤性肩关节前脱位临床上较为多见,复位方法亦很多。自2000年3月,在传统手法整复基础上,采用手牵膝顶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4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21~68岁,平均35岁;跌伤25例,殴伤12例,投掷伤6例,车祸伤4例。就诊时间伤后30min-5d;左侧20例,右侧27例;喙突下脱位25例,盂下脱位17例,锁骨下脱位5例, 相似文献
28.
2000年1月-2005年10月共治疗肘关节错缝8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6例中男61例,女25例;年龄13~46岁。受伤机制:均为跌倒时手掌着地,肘关节过伸导致。摄X线片未见骨折及关节异常。肘关节伸屈活动障碍,伸20°~40°,屈90°~110°,屈伸平均(70·57°±3·01°)的活动范围。肘关节轻度肿胀,以内后方为甚,压痛点为尺骨半月切迹的内侧,强作旋后活动时会引起剧烈疼痛,肘三角正常。受伤至就诊时间1~3 d,平均1·5 d。2治疗方法2·1复位左肘错缝者坐于靠背椅上,助手立于患者侧背后方,紧握患者上臂,术者于患者前侧,左手握患者腕部,右手…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手法整复颈椎配合铍针松解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应用手法整复颈椎配合铍针松解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18~60岁,平均32.5岁;病程1周~5年,平均3个月。对患者颞颌关节最大主动张口度、弹响程度、VAS疼痛评分,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随访评估。结果:60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颞颌关节最大主动张口度从治疗前的(1.99±0.47)cm提高至治疗后的(3.17±0.19)cm,关节弹响度从治疗前100%降至治疗后的(27.33±13.51)%,VAS评分从治疗前的4.73±0.67降至治疗后的1.80±0.53。结论:采用手法整复颈椎配合铍针松解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疗程短等优点,是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 Anesthesia》2015,24(4):329-334
BackgroundCurrent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placenta accreta support a conservative approach with neuraxial anesthesia and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These are based on case series from experienced cente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placenta accreta in a low-resource setting.MethodsA retrospective case note review was performed. From 1 August 2006 to 31 July 2011 placentas from cases of suspected placenta accreta were reassessed histologically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Patient charts were reviewed and information on anesthetic technique, monitoring, blood transfusion,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s was extracted.ResultsThirty-nine cases were identified. Mean (±SD) maternal age was 33 ± 5.4 years. Hysterectomy was performed at the time of cesarean section in all cases. Thirty-four patients received neuraxial anesthesia, of whom 15 required conversion to general anesthesia.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was used in all patients and 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was inserted in 33 cases.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monitoring occurred in five patients. Median [IQR] blood loss was 2000 [1100–2700] mL and the median [IQR] number of units of red blood cell transfused was 2 [0–6]. Vasoactive medication was used in 14 patients and 15 patients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postoperatively. No maternal or newborn deaths occurred.Conclusion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can prove valuable when placenta accreta is suspected before delivery. In low-resource settings, lack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services and prenatal diagnostic capability may have an impact on anesthetic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placenta accreta. However, other than greater blood loss, 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good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are possible in spite of limited resourc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