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59篇
  免费   761篇
  国内免费   344篇
耳鼻咽喉   214篇
儿科学   161篇
妇产科学   268篇
基础医学   443篇
口腔科学   174篇
临床医学   2694篇
内科学   730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353篇
特种医学   5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953篇
综合类   541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648篇
眼科学   434篇
药学   1781篇
  63篇
中国医学   512篇
肿瘤学   113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421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625篇
  2014年   1470篇
  2013年   1290篇
  2012年   1434篇
  2011年   1403篇
  2010年   1147篇
  2009年   1111篇
  2008年   1113篇
  2007年   1256篇
  2006年   1164篇
  2005年   1052篇
  2004年   853篇
  2003年   690篇
  2002年   561篇
  2001年   520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保留足趾的自体复合第2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指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手指关节炎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9~53岁,平均31.7岁;示指3例,中指6例;掌指关节(MP)关节炎4例,近侧指骨间关节(PIP)关节炎5例;均为创伤后继发的手指关节炎.采用游离带血供的自体复合第2足趾跖趾或趾骨间关节移植进行治疗,同时将受区废弃关节(7例)或切取自体髂骨移植(2例)修复供区骨缺损保留足趾长度,供区创面均直接关闭.术后观察手指和足趾骨折愈合情况、外形、移植关节活动度(ROM)、术后供区愈合情况和行走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本组术后9例移植关节全部成活,1例足部供区行髂骨植骨微型钢板固定,术后1周伤口不愈合,考虑为内固定物排异反应,予拆除钢板改克氏针交叉固定,2周后创口顺利愈合.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6.3个月.手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10周,平均8.3周,手指外观及功能良好.移植后的MP活动度为50°~75°,平均65.3°,PIP活动度为10°~85°,平均60.6°.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8.9%.足趾骨折平均愈合时间9~12周,平均10.2周,所有患者足趾外形良好,行走功能正常.2例取髂骨患者供区仅残留一条线形瘢痕,无疼痛、麻木等不适.结论 游离带血供的自体复合第2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指关节炎,同时应用受区废弃关节或切取自体髂骨移植修复供区骨缺损保留足趾,不仅能恢复手指关节的正常结构,使关节具有良好的功能,而且能保留足趾外形与功能,减少供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脾保留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共计56例,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脾切除手术,研究组进行脾保留手术。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8.5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为10.71%、对照组为28.57%。结论脾保留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显著,恢复快,并发症少,在患者伤情允许情况下优先选择脾保留术。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Available models for predicting lymph node invasion (LNI) in prostate cancer (PCa)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RP) might not be applicable to men diagnosed vi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targeted biopsies.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available tools to predict LNI and to develop a novel model for men diagnosed via MRI-targeted biopsies.

Design, setting, and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497 patients diagnosed via MRI-targeted biopsies and treated with RP and extende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ePLND) at five institutions were retrospectively identified.

Outcome measurements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Three available models predicting LNI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 calibration plots, and decision curve analyses. A nomogram predicting LNI was developed and internally validated.

Results and limitations

Overall, 62 patients (12.5%) had LNI. The median number of nodes removed was 15. The AUC for the Briganti 2012, Briganti 2017, and MSKCC nomograms was 82%, 82%, and 81%, respectively, and their cal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suboptimal. A model including PSA, clinical stage and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index lesion on multiparametric MRI (mpMRI), grade group on targeted biopsy, and the presence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Ca on concomitant systematic biopsy had an AUC of 86% and represented the basis for a coefficient-based nomogram. This tool exhibited a higher AUC and higher net benefit compared to available models developed using standard biopsies. Using a cutoff of 7%, 244 ePLNDs (57%) would be spared and a lower number of LNIs would be missed compared to available nomograms (1.6% vs 4.6% vs 4.5% vs 4.2% for the new nomogram vs Briganti 2012 vs Briganti 2017 vs MSKCC).

Conclusions

Available models predicting LNI are characterized by suboptimal accuracy and clinical net benefit for patients diagnosed via MRI-targeted biopsies. A novel nomogram including mpMRI and MRI-targeted biopsy data sh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candidates for ePLND in this setting.

Patient summary

We developed the first nomogram to predict lymph node invasion (LNI) in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diagnosed vi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argeted biopsy undergo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Adoption of this model to identify candidates for extende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could avoid up to 60% of these procedures at the cost of missing only 1.6% patients with LNI.  相似文献   
14.
探讨E-钙粘附素(E-Cd)对人胃癌侵袭性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29例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Cd浓度。结果: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浸润组或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膨胀组或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0.05),切除瘤体后上述各组的血清E-Cd浓度均明显下降(P<0.01~0.05)。结论:血清可溶性E-Cd浓度可能与人胃癌的生长方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对Mile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探讨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对Miles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Miles术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前后宣教.两组均在出院前,出院后1、3、6个月发放Miles术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在出院前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出院前自理能力、造口情况、心理状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出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出院后观察组自理能力、造口情况等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Miles术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改良引流法用于肛肠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半随机方法将 10 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5 0例 ,对肛肠术后患者切口分别采用传统引流法和改良引流法 ,比较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并发症出现的平均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和并发症出现的时间少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改良引流法能减轻患者痛苦 ,疗效好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科在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应用美国Stryker神经导航系统辅助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病变104例。结果在85例病灶切除术中,病灶全切除71例(83.53%),次全切除13例(15.29%),部分切除1例(1.18$);侧脑室-腹腔分流术16例,成功15例,1例改常规手术完成;3例脑脓肿穿刺成功率100%。本组术后死亡1例,其余术后恢复良好。104例平均注册误差(1.3±0.7)mm。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提供术中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准确、直观,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弹性绷带在乳腺癌术后应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弹性绷带在乳腺癌术后应用效果。方法  4 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弹性绷带包扎为实验组 ,4 5例用普通宽绷带包扎为对照组。然后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应用弹性绷带包扎 ,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切口愈合 ,使患者术后术侧上肢功能锻炼可以提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分析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12例。83%以腹块和腹痛为主要症状,体征中腹块占91.5%,以恶性淋巴瘤居首位占61%。全组完全切除率为58%,行脏器联合切除占25%。完全切除加放疗、化疗3年存活率为28.5%,部分切除及活检未给其它治疗者5例预后差,均1年内死亡,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