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4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395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1302篇
综合类   1241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53篇
  2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时不同意识状态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及熵指数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均分为利多卡因1.0 mg/kg组(L1组)、利多卡因1.5 mg/kg组(L2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开始前L1组、L2组分别给予利多卡因1.0 mg/kg和1.5 mg/kg,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1min后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行全麻诱导.观察入室安静后10 min(T1)、靶控输注前(T2)、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min(T6)时熵指数、MAP、HR、SpO2、OAA/S评分.记录靶控输注期间语言反应消失时(LVC)、意识消失时(LOC)即刻的熵指数和丙泊酚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结果 与T1、T2时比较,C组T3、T5、T6时和L1、L2组T3~T6时MAP均明显降低(P<0.01);与T1、T2时比较,三组T3~T6时RE和SE均明显降低(P<0.01);与T3时比较,C组T4时MAP、HR、RE和SE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L1、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LVC、LOC时的熵指数和丙泊酚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注利多卡因1.0 mg/kg或1.5 mg/kg,对不同意识状态时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和熵指数并无显著的影响,但可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并抑制气管插管刺激时的熵指数升高.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耳鼻咽喉手术患者红细胞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O)、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含量的变化.方法 18例择期行耳鼻咽喉手术患者,男13例,女5例,年龄18~52岁,体重51~100 kg,随机均分为丙泊酚(P组)和七氟醚(S组),麻醉诱导P组采用咪达唑仑0.06 mg/kg、舒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 mg/kg、阿曲库铵0.15 mg/kg,S组采用吸入浓度3%~5%的七氟醚,余同P组.麻醉维持P组泵注丙泊酚6~8 mg·kg-1·h-1和瑞芬太尼0.05~0.10μg·kg-1·min-1,S组泵注等量的瑞芬太尼和吸入挥发罐浓度为1.5%~2.0%的七氟醚.检测诱导前和麻醉后2h血清和红细胞中NO、NO2-、NO3-和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浓度及变化.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P组和S组麻醉后2h红细胞NO和XOD浓度明显升高(P<0.05),同时NO3-和NO2-浓度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NO、NO2-和NO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XOD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P组比较,S组麻醉后2h血清中NO、NO3-水平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中,两组诱导前以及S组麻醉后2 hNO与XOD呈明显线性相关.结论 耳鼻咽喉手术全麻患者术中红细胞NO生成增加,丙泊酚比七氟醚影响显著;而血清NO降低,七氟醚比丙泊酚影响显著,其机制可能与XOD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利多卡因在B超引导下高危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拟行B超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高危早孕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 A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B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利多卡因组;C组: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利多卡因组。记录给药前后各时间点的MAP、HR、SpO2以及术中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精神症状、呼吸抑制(一过性)、肢体活动、术后宫缩痛、恶心呕吐、异丙酚注射痛]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均镇痛满意,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低。3组患者麻醉后的MAP、HR均下降,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较A组下降明显(P<0.05), B组麻醉后的SpO2降低较A、C组明显(P<0.05)。 A组的异丙酚用量少于B、C组,苏醒时间、清醒时间长于B、C组(P<0.05)。 A组的精神症状、肢体活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B组的呼吸抑制(一过性)、术后宫缩痛发生率高于A、C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利多卡因用于B超引导下高危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更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降压幅度10%时的量效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入院的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采用依托咪酯0.3 mg/kg、瑞芬太尼15μg/kg、阿托品0.007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 6 min泵注维持,A、B、C、D组患者分别采用丙泊酚8、7、6、5 mg/(kg·h)恒速泵注、患者均调节瑞芬太尼60μg/(kg·h)起始,维持MAP比基础MAP降低10%。观察4组患者的MAP维持平稳指数、HR维持平稳指数、瑞芬太尼用量、停丙泊酚到睁眼时间、维持中反应熵以及全身麻醉维持效果评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均能达到维持MAP比基础MAP降低10%的效果,HR随MAP降低减慢;瑞芬太尼用量逐组增加。C、D组MAP维持平稳指数明显高于A、B组,停丙泊酚到睁眼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5);D组全身麻醉维持效果评级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丙泊酚5 mg/(kg·h)配合瑞芬太尼平均泵速60μg/(kg·h)是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控制性降压幅度10%时最佳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95.
杜倩  徐永红 《北方药学》2015,(3):143-144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在消化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6例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普通结肠镜检查,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用于无痛结肠镜,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分析3组的操作时间、检查中止率。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时间与对照组、丙泊酚组相比明显缩短,检查中止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结肠镜较常规结肠镜检查方式而言具有操作时间短、依从性好的优点,降低了患者的排斥感和不适感,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在消化内科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6.
殷芳 《北方药学》2015,(8):43-43
目的:讨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运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9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在诱导后(T1)的MAP、HR以及SP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具有镇痛镇静效果好、平稳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插入喉罩时,瑞芬太尼和靶控丙泊酚的合适配伍剂量.方法 84例采用喉罩通气的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患儿(年龄7个月~2岁,ASA Ⅰ~Ⅱ),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低剂量瑞芬太尼组(B组)、高剂量瑞芬太尼组(C组).A组患儿使用丙泊酚和生理盐水,B组患儿使用低剂量瑞芬太尼[3ng/(kg·min)]配伍丙泊酚,C组使用高剂量瑞芬太尼[5ng/(kg· min)]配伍丙泊酚.采用Dixon's上下修改法测定丙泊酚与低、高剂量瑞芬太尼配伍使用时的EC50.同时,记录患儿给药前(M1),喉罩插入前(M2),喉罩插入后1min(M3)时的平均血压(MAP)、心率(HR);收集血样,生化检测血糖和皮质醇;观察患儿插入喉罩时的肢体运动、呛咳、下颌紧闭、有无窒息;记录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诱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吸次数/min、苏醒时间、苏醒程度评分.结果 A组丙泊酚的EC50为5.03μg/ml(95%CI,4.92~5.12μg/ml),B组丙泊酚的EC50为4.71μg/ml(95%CI,4.58~4.84μg/ml),C组丙泊酚的EC50为4.46 μg/ml(95%CI,4.20~4.94μg/ml).与A组、B组比较,C组患儿MAP、HR、血糖和皮质醇均有显著减低,而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部分患儿插入喉罩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呛咳和窒息,而C组发生例数为0.与A组比较,C组意识消失时间缩短,喉罩插入时间减少,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缩短,但呼吸抑制率相对较高.与A组和B组比较,C组苏醒时间短,且苏醒质量明显优于A组和B组.A组丙泊酚的EC50为5.03 μg/ml(95%CI,4.92~5.12μg/ml),B组丙泊酚的EC50为4.71μg/ml(95 %CI,4.58~4.84μg/ml),C组丙泊酚的EC50为4.46 μg/ml(95%CI,4.20~4.94μg/ml).结论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插入喉罩时,配伍使用高浓度瑞芬太尼能显著减少丙泊酚靶控药量.二者复合应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的喉罩通气,可增强麻醉效果,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为今后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80例由医院门诊收入后需行外科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麻醉单纯予以氯胺酮,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丙泊酚。观察并比较患儿一般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SPO2相比,P<0.05;手术时心率、收缩压相比,P<0.001;苏醒期心率、收缩压、SPO2比较,P<0.001;不良反应、氯胺酮用量以及清醒时间上相比,P<0.001;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手术麻醉时予以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的效果确切,有利于稳定血压、心率,不良反应明显降低,苏醒更快,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与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对喉显微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喉显微手术患者120例,年龄22~65岁,体重42~85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2组(n=60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常规去氮给氧依次静注丙泊酚2.0 mg·kg-1+芬太尼3.0 μg·kg-1(F组)或丙泊酚2.0 mg·kg-1盐酸羟考酮0.1 mg·kg-1(O组),以1.0 mL·s-1的速率静脉推注芬太尼或盐酸羟考酮后,观察1 min内患者的呛咳反应,然后再给予米库氯胺2.0 mg·kg-1,待肌松完全后行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前(T0)、静注芬太尼或盐酸羟考酮后1 min(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拔管后3 min(T4),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采集静脉血用放免法检测皮质醇(Cor)、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Glu),同时记录麻醉诱导时两组患者呛咳反应(FIC)发生率;麻醉苏醒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及恶心呕吐、呛咳躁动、咽喉疼痛、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F组、O组在T2、T3、T4时点NE、Cor、Glu、MAP、HR虽有所升高,但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点,F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加快,NE、Cor、Glu分泌水平也明显增加,O组T0与T1时点相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FIC的发生率18例(30%)明显高于O组的0例(P<0.05);术后呼吸抑制F组发生率6例(10%)明显高于O组的1例(1.7%)(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F组10例(16.7%)明显高于O组的2例(3.3%)(P<0.05);两组清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咽喉疼痛、苏醒期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0.1 mg·kg-1)作为全麻诱导辅助药可以增强心血管稳定性、降低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避免FIC的发生,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was to make an objective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pain toleranc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injection of local anesthesia in oculoplastic procedures under short-term sedation using inhalational versus parenteral sedatives.

Methods

This was an open-labe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wher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3 groups. Group I: Sedation with intravenous propofol. Group II: Sedation with inhaled sevoflurane. Group 3: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no sed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39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and 375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analysis. Study groups were similar in age, gender, and distribution of operative procedures performe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djusted primary composite outcome measure between propofol and sevoflurane (pain score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Significantly more patients in group I required restraining during periocular injections than group II or III (p < 0.001). Significantly more patients sneezed in group I than group II (p < 0.001) and non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ree patients in group II suffered severe excitation–disinhibition during emergence from sedation which was rapidly reversible, and 3 more suffered a severe bout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

Conclusion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during periocular anesthetic injections produce an equally favorable experience. Sevoflurane is introduced painlessly, and offers better patient control with less induction of the sneezing reflex which may provide a higher safety profile, however short-term aggression/disinhibition and PONV may be an issue in some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