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845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61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科学   1211篇
综合类   1723篇
预防医学   565篇
眼科学   107篇
药学   746篇
  6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22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病变椎体切除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胸腰椎转移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病变椎体切除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胸腰椎转移瘤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1999年7月-2006年4月,采用后正中加后外侧"T"形切口行病变椎体切除、钛网 切除的肋骨或取自体髂骨填充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16例胸腰椎转移瘤患者,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脊柱稳定性情况。结果:术后患者腰背痛及放射性疼痛基本缓解,均于术后早期开始肢体功能锻炼,术后2-3周离床活动。随访8个月-3年,患者神经系统压迫症状明显改善,3例C级患者2例恢复到D级,1例恢复到E级;D级5例均恢复到E级。影像学复查内固定物无松动、断钉、断棒现象,钛网无移位,椎体无塌陷。结论:经后正中加后外侧"T"形切口手术切除病变椎体并重建脊柱的三柱稳定性结构治疗胸腰椎转移瘤是可行的,可提高患者生存期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辅助阴式较大子宫(超过如孕12周)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手术时间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7例LAVH手术时间>150mi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手术时间的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子宫重量>500g时,手术时间延长的几率增加16倍(P<0.05);合并附件手术时手术时间的延长可增加20倍(P<0.05);普通妇科医师手术时间延长的几率高出内窥镜医师33倍(P<0.001)。结论:加强腹腔镜手术技能的培训是缩短腹腔镜辅助阴式较大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转移瘤致股骨近端病理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1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手术治疗的 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 ,术后疼痛明显缓解 ,伤口除 1例浅层感染外 ,余愈合良好。所有病例均存活在 3个月以上 ,14例术后继续原发肿瘤治疗。结论 股骨近端转移瘤所致的病理骨折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内固定以带锁髓内钉加骨水泥为好。  相似文献   
44.
腹腔镜行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腹腔镜手术组(腔镜组)53例和开腹手术组(开腹组)54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使用镇痛剂例数、住院费用、术后切口及腹腔感染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使用镇痛剂等指标均显著小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具有侵袭性小、腹腔干扰小、术后痛苦小、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不增加住院费用,可取代传统开腹修补术。  相似文献   
45.
颅内生殖细胞瘤综合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50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手术治疗19例,放射治疗43例。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41例,无效2例。随访32例,其中恢复正常工作或学习者14例,生活能自理12例,生活部分需人帮助4例,死亡2例。5年生存率为50%。推荐放疗为首选治疗手段,并对合并颅内压增高及多发性、复发性肿瘤的治疗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6.
脑脓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脑脓肿发病情况,影像学表现,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47裂离脓肿的发病,病因,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死亡率下降因素,结果:脑脓肿发病年龄较年青,血源性及隐源性脑脓肿发病率升高,CT结合MRI可明确诊断,选择最佳手术方法。CT应用后死亡率由23.8%下降到7.5%,结论:CT为脑脓肿最主要的诊断方法,CT定位下穿刺排脓可治愈大部分脑脓肿。  相似文献   
47.
1152例胸部损伤诊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0例正常人及 40例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CGRP及ET值。结果  40例PLID患者术前血浆ET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术后ET值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1) ,但患者术后血浆ET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40例PLID患者术前血浆CGRP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40例PLID患者术后疼痛明显改善 ,且其血浆CGRP值明显高于术前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正常对照组ET与CGRP无明显相关 ,病组术前ET与CGRP呈正相关 ,而术后两者无明显相关。结论 ET与CGRP共同参与了PLID的发病过程 ,为探讨PLID保守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9.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提高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水平。方法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例,年龄29~59岁。临床表现为腰痛或下腹部疼痛不适9例,月经紊乱1例,有痛经史8例。B超均提示单侧上尿路扩张并积水,肾盂分离26~52mm。IVU检查示显影不佳5例,发现单侧上尿路扩张并积水7例。7例术前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均低于正常,其中1例GFR〈10ml/min,1例巨大肾积水无功能。结果 11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内分泌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均位于输尿管下段。12例随访3~110个月。1例术后19个月肾积水复发,予以内置输尿管支架,配合注射戈舍瑞林治疗后痊愈。余11例定期复查B超,积水未复发。结论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引起隐匿性尿路梗阻,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及输尿管镜检,治疗的主要原则是解除梗阻、消除症状、保护肾功能。本病治疗主要有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0.
碰撞癌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碰撞癌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碰撞癌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患病率、发病年龄、性别比、好发部位、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手段、病理特点。结果:碰撞癌罕见,好发年龄大于58岁,男性发病多见,好发部位为食管-贲门,食管-胃底等。临床表现无特殊,术前影像学检查多不能明确诊断,术后病理诊断是唯一的确诊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或放疗。病理特点为同一宿主同一部位或器官2个不同类型肿瘤的结合,瘤组织间没有移行和混合,有各自的转移途径,碰撞癌以鳞癌和腺癌的碰撞为主。结论:碰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结合,临床特点有待进一步总结,影像学综合诊断有助于提高其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