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7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29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29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94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药学 | 2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12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检测FHIT和L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与NSCLC的浸润、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及19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FHIT和L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HIT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Livin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FHIT和Livin蛋白表达率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肿块大小无关(P>0.05);FHIT与Livin蛋白表达两者呈负相关(P<0.05)。结论 FHIT和Livin蛋白可以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特异性指标,并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脆性三联体(FHIT)表达水平与多西紫杉醇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对52例胃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FHIT的表达水平,行ATP-TCA法检测多西紫杉醇药敏,比较分析FHIT表达水平与多西紫杉醇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4例FHIT强阳表达组中多西紫杉醇体外敏感者1例(25.00%),10例阳性表达组中敏感者4例(40.00%),12例弱阳性表达组中敏感者10例(83.33%),26例阴性表达组中敏感者19例(73.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FHIT表达水平与多西紫杉醇体外药敏呈负相关。结论 FHIT表达水平可能成为胃癌患者多西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3.
正常宫颈上皮→CIN →宫颈癌的相关分子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肿瘤(CIN)→宫颈癌这一进展过程中,许多基因结构、功能等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基因可以作为这一进程中的分子标志,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宫颈癌,如抑癌基因p16INK4a、癌基因c-myc等,新近发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的有抑癌基因FHIT、EIF4E、癌基因Survivin等,还有不少新近发现较候选抑癌基因,如MAP3K4、CFLAR、FAF1等,都有可能成为宫颈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指示性标志。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但仍没有明确的分子标志被发现显然也是主要问题,本文就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可能相关的分子标志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94.
[目的]构建人抑癌基因FHIT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人胎脑组织的总cDNA中扩增出444bp的人FHIT cDNA片段,然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B中,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后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用该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人FHIT基因cDNA以正确方向插入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DcDNA3.1/myc-His(-)B中;转染COS-7细胞后,可见转染细胞有Fhit蛋白的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地构建了人抑癌基因FHIT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B-FHIT,为研究FHIT基因在肿瘤的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哈萨克族人群正常食管上皮细胞p16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哈萨克族人群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用含MNNG浓度分别为0.75、1.50和3.00 μg/mL的培养基培养24 h,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MSP)法检测p16和FHIT基因甲基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p16和FHI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MNNG处理组细胞p16和FHIT基因甲基化状态均保持未甲基化状态不变。各组细胞p1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0.75 μg/mL MNNG处理组细胞FHIT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而3.00 μg/mL MNNG处理组细胞FHIT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3.00 μg/mL MNNG处理组FHIT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NG可促进哈族人群正常食管上皮细胞p16、FHIT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PTEN与FHI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3例正常膀胱黏膜标本中PTEN与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FHIT蛋白在BTCC表达率分别为56.5%和51.6%,明显低于二者在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TCC中PTEN与FHIT蛋白表达均与肿瘤病理分级和分期密切相关(P〈0.05),在BTCC标本中PTEN蛋白表达与FHI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48,P〈0.05)。结论:PTEN、FHIT在BT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TEN、FHIT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BTC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7.
外源性FHIT基因表达对顺铂诱导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源性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表达与顺铂(cisplatin,DDP)是否可协同促进宫颈癌SiHa细胞的凋亡。方法:重组质粒PRcC-MV-FHIT(A组)及空质粒PRcCMV(B组)分别转染无内源性FHIT蛋白表达的SiHa细胞(未转染SiHa细胞为C组),Western Blot检测外源性FHIT蛋白的表达,使用不同浓度的顺铂分别处理各组细胞,通过AO-EB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顺铂处理后各组细胞的凋亡。结果:顺铂处理48h后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组质粒+DDP2.0μg/ml、未转染细胞+DDP2.0μg/ml及未用顺铂处理的重组质粒组凋亡率分别为51.03%、20.58%、22.07%,重组质粒+DDP组细胞凋亡更明显(重组质粒+DDP2.0μg/ml组与未转染细胞+DDP2.0μg/ml及未用顺铂处理的重组质粒组相比P<0.01),AO-EB染色亦见顺铂处理的重组质粒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外源性FHIT基因表达与顺铂协同促进SiHa细胞凋亡,为基因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宫颈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及DNA直接测序法对15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宫颈癌Hela细胞系进行FHIT基因异常转录分析,并选择1例正常转录本及2例异常转录本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除7例宫颈癌组织及1例癌旁正常组织外,其余标本均扩增出FHIT基因野生型转录本。Hela细胞系同时存在野生型及异常转录本。FHIT基因的异常转录率在宫颈癌组织为勿%(14/3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0%(6/30)及正常宫颈组织13%(2/1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FHIT基因的异常转录与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无关。DNA测序证明异常转录本为FHIT基因多个外显子的缺失及DNA序列的插入。结论FHIT基因的异常转录是宫颈癌组织及Hela细胞系中的常见事件,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9.
S Foja M Goldberg U Schagdarsurengin R Dammann A Tannapfel W G Ballhausen 《Liver international》2005,25(6):1202-1208
AIMS: About 10-30% of primary liver cancers represent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s (IHCC). Since chromosomal losses of 3p are detectable in about 40% of cholangiocarcinomas our study aimed at the identification of mechanisms leading to functional deletion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 in this region. Our efforts focussed on genomic losses and epigenetic inactivation of two tumor suppressor genes, the fragile histidine triad (FHIT) and the 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 (RASSF1A) genes, both located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3. METHODS: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 and combined bisulfite-dependent restriction analysis (COBRA) were applied to detect epigenetic silencing of gene promoters. Genomic duplex PCR was used to identify exon losses of the FHIT gene. Nineteen paraffin-embedded samples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s were studied. RESULTS: Here w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in addition to frequent losses of the exons 5 and 6, hypermethylation of the FHIT promoter occured in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IHCC.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 detected epigenetic inactivation of the FHIT/FRA3B locus in 8 of 19 (42%) cases. Combined bisulfite restriction analysis (COBRA) revealed that high levels of methylated FHIT promoter sequences were present in 6 of the 8 methylation positive samples. In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reports MSP identified hypermethylation of the RASSF1A gene in 13 of 19 (68%) IHCC specimens examined. CONCLUSIONS: Epigenetic silencing of the FHIT tumor suppressor gene is a novel inactivation mechanism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s. However,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K-Ras activation and RASSF1A inactivation was not found. 相似文献
100.
FHIT基因是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家族的成员,在嘌呤代谢中参与编码一个AP3A水解酶。该基因在3号染色体上包含常见的脆性部位FRA3B,并且致癌物质引起的损伤可以导致染色体易位从而致使基因的转录本异常。事实上,这种基因的异常转录本在所有的食管、胃和结肠癌中发现大约有一半出现异常。研究显示FHIT基因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其失活机制主要表现为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缺失及异常转录。同时有研究表明FHIT基因与皮肤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FHIT基因与皮肤癌关系研究最新进展做出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