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622篇
  免费   5980篇
  国内免费   2021篇
耳鼻咽喉   352篇
儿科学   2795篇
妇产科学   1186篇
基础医学   3834篇
口腔科学   793篇
临床医学   30189篇
内科学   13630篇
皮肤病学   1739篇
神经病学   898篇
特种医学   31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1篇
外科学   7206篇
综合类   50466篇
预防医学   36732篇
眼科学   540篇
药学   25928篇
  345篇
中国医学   9548篇
肿瘤学   1107篇
  2024年   918篇
  2023年   3517篇
  2022年   3819篇
  2021年   4583篇
  2020年   4484篇
  2019年   4243篇
  2018年   2037篇
  2017年   4449篇
  2016年   3926篇
  2015年   5489篇
  2014年   9736篇
  2013年   9184篇
  2012年   11067篇
  2011年   11489篇
  2010年   10739篇
  2009年   10072篇
  2008年   11387篇
  2007年   10142篇
  2006年   9629篇
  2005年   9932篇
  2004年   8001篇
  2003年   7460篇
  2002年   6083篇
  2001年   5272篇
  2000年   4148篇
  1999年   3250篇
  1998年   2881篇
  1997年   2827篇
  1996年   2300篇
  1995年   1892篇
  1994年   1406篇
  1993年   1053篇
  1992年   813篇
  1991年   748篇
  1990年   618篇
  1989年   673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87例术后感染患者为感染组。95例未发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感染组患者感染部位和病原学特点;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87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患者,其中手术部位感染率最高,47例占54.02%,其次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术后感染患者临床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的比例为65.56%(59/90),革兰阳性菌的比例为25.56%(23/90)。感染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炎症因子白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感染可降低患者免疫功能,刺激炎症因子释放,术后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相关状况。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在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研究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感染状况,总结相关因素。结果本文选择的150例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出现感染患者42例,占28.00%;患者感染的发生因患者年龄的增大而表现出上升的趋势,经过深度检验得出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多,为23例,泌尿系统感染12例,胃肠道感染7例,所有感染病例当中存在真菌感染患者5例,占11.90%;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存在提高。结论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相关院内感染,感染病情的诱因较多,应针对实际状况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防治,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抽取2017年1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82例资料,统计其临床采集标本中细菌培养、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不同标本中分离病原菌谱的特点分布及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情况。结果:82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87株,主要来自痰液(49株)、尿液(17株)、伤口分泌物(13株)等标本中,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为最强,其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最弱;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性为最强,而其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性为最弱。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多数致病菌为多重耐药菌,且对临床常使用的抗菌药物均由较高的耐药率;建议临床对术后感染患者尽早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用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关系,为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同院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IgG亚类、炎症因子、免疫指标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儿童IgG2与IgG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研究组儿童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研究组儿童IgM、CD3~+、CD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均有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或(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先天性免疫缺陷有关,患儿IgG亚类水平降低,因此在临床上应当监测患儿IgG亚类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9年1月内收治的8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均为44例。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而研究组给予罗红霉素分散片与玉屏风散加味方联合治疗,治疗14 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咳嗽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咳嗽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慢性咳嗽疗效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预见性服务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120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中心常规服务,研究组在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加以预见性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压力源量表(HS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焦虑自量表(SAS)、抑郁自量表(SDS)评分。结果 (1)研究组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预见性服务,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显著降低患者压力水平和因疾病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98.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133-135
目的探讨三黄散阴道塞药联合健康管理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妇科门诊的HPV感染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健康管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给予三黄散阴道塞药。比较两组HPV感染清除率、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HPV感染清除率、自我管理效能总评分及干预后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散阴道塞药联合健康管理可提高HPV感染清除率,同时可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
100.
分析了30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其护理措施,相关因素包括年龄与病程、分型、并发症、感染细菌菌属、性别等,护理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糖、严密观察病情、会阴部护理、健康教育、合理使用抗生素、心理护理、留置尿管的护理等。认为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促进疾病的恢复,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