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科学   392篇
综合类   294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75篇
  2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骶尾部疼痛患者在门诊较为多见,但是大多数患者却没有明显外伤史,X线片作为诊断骶尾骨骨折脱位的影像学手段必不可少,特别是侧位片诊断意义更为突出。但骶尾骨作为人体的退化器官个体差异较大,与此相应X线片上亦有较大变化,而与此相关的报道亦少见,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不便。我们观  相似文献   
92.
马保安  范清宇  周勇  叶军  张明华  李军  沈万安 《医学争鸣》1999,20(12):1031-1034
目的:观察局部灌注高浓度化疗药物对马尾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方法在治疗骶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并介绍15例高位骶骨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将浓度为200,400,800及1200mg/L的顺铂注入兔开放的骶管内,浸泡马尾神经60min,分别于浸泡前后观察兔体感诱发电位(SEP)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15例高位骶骨肿瘤患者均采取前后联合入路、肿瘤切除、残腔置管,术后第5天,采用化疗药物顺铂400mg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明确经髂后上棘植入髂骨螺钉的角度参数,对髂骨螺钉置入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为研制适合国人的髂骨钉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18具防腐骨盆标本,对骨盆周围软组织仔细剔除.测量的数据有:①Sl椎弓根观测与测量.②采用该研究确立的进钉方法用骶骨钉治疗18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随访追踪其治疗效果.结果 (1)S1椎弓根测量结果:①椎弓根高(20.2±2.3)mm;②椎弓根宽(27.7±2.0)mm;③椎弓根中心至进针点距离(49.1±3.6)mm;④S1椎体对侧前皮质至进针点距离(86.5±3.8)mm;⑤坐骨大切迹上方(41.8±3.4)mm,髂后下迹前方(24.6±2.9)mm为其进针点;⑥垂直于髂骨翼后外侧面,向后侧倾斜(7.7±3.8)°,然后向尾端倾斜(7.1±2.3)°为其进针方向.(2)临床应用评价:18例标本中共放置19枚骶骨钉,术后X线拍片复查对比见骶骨钉位于骶1椎体和弓根内,位置良好,骨盆对位对线良好.结论 ①选长为75 mm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经S1椎弓根水平为适宜;②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经S1椎弓根水平的植入点位于髂后下棘前方25 mm,坐骨切迹上方40 mm;③垂直于髂骨翼后外侧面的植入方向,然后向尾端倾斜5°~10°,向后侧倾斜5 °~10°.  相似文献   
94.
冯毅  赵胜  吕智  卫小春 《解剖与临床》2014,19(5):363-366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冠状面骶骨倾斜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365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存在冠状面骶骨倾斜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4—34岁,平均13.5岁;均为腰椎畸形病例。分析比较其手术前后冠状面骶骨倾斜角(CSS)、Cobb角、锁骨角(CA)、顶椎至骶中线(CSVL)的垂直距离(Apex—CSVL)、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角(PT)等参数的改变,并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SS、CA、LL、PI及PT等参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丁值分别为12.5、16.0、18.5、18.0、19.5,P值均〉0.05);而手术后平均Cobb角由术前的48.5°改善为17.4°,平均Apex—CSVL由术前的3.2cm改善为1.8cm,平均SS由28.1°改善为3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0、0.0、5.0,P值均〈0.05)。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冠状面骶骨倾斜多发生于腰椎畸形的病例中,LL和SS较正常减小,手术治疗能够改善其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  相似文献   
95.
骶骨是人体负重线上的轴心,与周围腰椎髂骨构成复杂韧带骨结构复合体。高能量损伤多见,应力骨折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也有报道,骶骨骨折的分型从最早的Denis分型,侧重神经损害的Roy-Camille分型,侧重腰椎骶骨稳定性的ISSLE分型,侧重骨盆环稳定性的AO分型以及较新的引入韧带评价的LSICS评分,反映了临床医生对骶骨及其周围损伤的认识不断深化。骶骨骨折治疗重点是重建骨盆环稳定、重建脊柱骨盆稳定以及神经损伤治疗,微创化及坚强固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同时本文也介绍了笔者单位对骶骨骨折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96.
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进钉方法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骶骨螺钉上关节突关节面 5点 7点进钉方法进行相关的放射解剖学研究。方法 :在 5 0块骶骨标本上 ,用 为 1mm的软钢丝在骶骨翼、骶骨上关节突处紧紧缠绕 2个钢丝圈 ,将 为 3mm的钢珠用胶布固定在 5点 7点处 ,拍骶骨正位片 ,观测钢珠与 2个钢丝圈的位置关系及其至骶管外侧壁、骶骨上面的距离。作经 5点 7点水平平行于S1椎体上面的CT扫描 ,观察骶骨横断面的形态特点 ,测量与矢状面夹角为 0°和向内 10°时的进钉深度。结果 :5点 7点处钢珠均位于上关节突与S1后孔缠绕的钢丝圈显影内 ,位于骶管侧壁钢丝圈显影的外侧 ,钢珠与骶管外侧壁的距离为左侧〔 ( 6 7± 2 3 ) ( 5 0~ 12 0 )〕mm ,右侧〔 ( 6 6± 1 9) ( 5 0~ 11 0 )〕mm ;此点至骶骨上面的距离为左侧〔 ( 11 5± 5 3 ) ( 5 0~ 2 8 0 )〕mm ,右侧〔 ( 11 6± 5 4) ( 5 0~ 2 9 0 )〕mm。CT片显示钉道与矢状面平行( 0°)时 ,进钉深度左侧为〔 ( 3 2 6± 3 5 ) ( 2 4 0~ 40 0 )〕mm ,右侧为〔 ( 3 2 6± 3 5 ) ( 2 4 0~ 42 0 )〕mm ;螺钉向内与矢状面的夹角为 10°时 ,进钉深度左侧为〔 ( 3 8 1± 3 8) ( 3 0 0~ 46 0 )〕mm ,右侧为〔 ( 3 8 0± 3 9) ( 3 0 0~ 46 0 )〕mm。结论 :骶骨上关节突恒定存在 ,将每侧上关节  相似文献   
97.
目的介绍与探讨原发性骶骨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5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8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其中脊索瘤8例,骨巨细胞瘤5例,神经纤维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骨肉瘤1例。均行手术切除,配合术后放疗或化疗,术后随访2~5年。结果18例无术中死亡,16例功能恢复满意(88.9%),术后发生尿失禁、直肠损伤各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术后复发3例(16.7%),术后5年内死亡2例(11.1%)。结论积极手术切除是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判断术中出血,坚持后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中应用新型穹隆杯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2010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患者41例,均进行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术中使用新型穹隆杯辅助分离膀胱阴道间隙和直肠阴道间隙。结果:4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0±29分钟,术中出血量70.1±60.5 ml,术中无输尿管、膀胱、肠道损伤等并发症。手术前、后各解剖位点位置比较,除会阴体长度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患者在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中应用新型穹隆杯可减少术中膀胱及直肠损伤。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对骶骨多节段恶性肿瘤施行全骶骨切除术的手术入路、手术方式及适应证。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共有6例骶骨恶性肿瘤患者在我院骨肿瘤科接受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全骶骨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腰骶稳定性手术。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0~59岁,平均38.8岁。肿瘤位于S1~S54例,S1~S31例,L5~S41例。脊索瘤2例,软骨肉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尤文肉瘤1例。结果: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手术时间11~13h,平均12h。术中出血量3800~5500ml,平均4500ml。6例患者均未出现直肠、膀胱瘘等严重并发症。术中6例患者切断双侧S1神经根,术后出现双足跖屈运动障碍。所有患者经钉棒系统固定重建恢复了腰骶部连续性,术后6例患者均定制矫形鞋,术后6周穿矫形鞋扶拐可下地行走。随访3~25个月,平均10.3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结论: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全骶骨切除重建腰骶稳定性手术对于累及骶骨多个节段的恶性肿瘤可以获得满意的肿瘤学切除边界,但手术难度大,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0.
本组累及骶、尾骨的肿瘤2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复发再手术2例。由于骶、尾骨部位解剖特殊,肿溜不易发现。腰骶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肛指检查阳性率高。高质量的X线片及CT、MRI有助于诊断。手术中注意保护骶神经,减少出血,防止损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切除这一类肿瘤,虽不一定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手术虽有一定风险和难度,仍不失为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