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14篇 |
免费 | 192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77篇 |
妇产科学 | 27篇 |
基础医学 | 121篇 |
口腔科学 | 56篇 |
临床医学 | 1131篇 |
内科学 | 458篇 |
皮肤病学 | 27篇 |
神经病学 | 633篇 |
特种医学 | 22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54篇 |
综合类 | 2176篇 |
预防医学 | 544篇 |
眼科学 | 47篇 |
药学 | 842篇 |
23篇 | |
中国医学 | 385篇 |
肿瘤学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179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23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12篇 |
2015年 | 141篇 |
2014年 | 288篇 |
2013年 | 260篇 |
2012年 | 305篇 |
2011年 | 341篇 |
2010年 | 341篇 |
2009年 | 371篇 |
2008年 | 560篇 |
2007年 | 493篇 |
2006年 | 499篇 |
2005年 | 681篇 |
2004年 | 430篇 |
2003年 | 275篇 |
2002年 | 181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154篇 |
1999年 | 134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索采用不同方式结扎颈静脉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日本大耳兔作为实验对象 ,设立对照组、双侧颈外静脉结扎组、双侧颈内静脉结扎组、右侧颈静脉结扎组、同期双侧颈静脉结扎组、分期颈静脉结扎组 ,经颅顶钻孔于术后即刻、0 .5、1、2、3、4h测量颅内压。结果 对照组术后 4h内颅内压无明显变化 ;双侧颈外静脉结扎组术后颅内压轻度升高 ,4h后基本恢复至术后水平 ;双侧颈内静脉结扎组和右侧颈静脉结扎组术后颅内压有一定程度升高 ,但术后 4h明显下降 ;同期双侧颈静脉结扎组和分期颈静脉结扎组术后颅内压升高快 ,达到峰值后下降缓慢 ,术后 4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尤以同期双侧颈静脉结扎组显著。结论 结扎双侧颈外静脉对颅内压无明显影响 ,术后无须降颅内压处理 ;结扎双侧颈内静脉和结扎右侧颈静脉会出现一过性颅内压升高 ,术中、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同期结扎双侧颈静脉和分期结扎颈静脉后颅内压上升速度快 ,下降缓慢 ,术中、术后必须采取预防颅内高压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颅骨损伤修补术前后的颅内压变化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入我院行颅骨损伤修补术患者共78例,采用颅内压无创检测分析仪监测术前2 d、术后14 d和6月的颅内压(ICP)水平,采用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MSE量表评价认知功能,ELISA法检测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结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7例(8.97%),认知障碍组患者术后14 d和6月的ICP水平低于无认知障碍组,NIHSS评分升高,血浆IGF-1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修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颅内压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浆IGF-1水平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993.
持续颅内压监测下观察甘露醇不同输注速度的降压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速度静脉滴注甘露醇降压效果及作用维持时间。方法将需要定时使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1组:10min内输完,观察2组:11~20min输完,观察3组:21~30min输完,分别在输注甘露醇前和输完甘露醇时、输完甘露醇后30min、输完甘露醇后6h记录颅内压(ICP)值,观察不同速度输注甘露醇患者ICP的变化。结果3组输完甘露醇后30min内患者的ICP都有下降,以观察1组变化的幅度最大。6h后患者ICP恢复至使用甘露醇前的水平。结论使用甘露醇降压时,输注速度越快,其降压效果越好,建议甘露醇使用的间隔时间以6h为宜。 相似文献
994.
167例白血病并发CNSL54例(32%)急淋发生率49%,急非淋33%。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2例,与白血病症状同时出现8例,在化疗期发生17例,在CR期22例,复发期5例,临床类型可分为颅内压增高、脑实质浸润、脊髓损害及周围神经受损型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巴氯芬结合运动治疗对脊髓损伤(SCI)患者肌痉挛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SCI的住院患者30例,予以巴氯芬口服并结合运动治疗以控制肌痉挛,巴氯芬起始剂量为每次5mg,每日3次,1周后增加为每次10mg,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75mg,治疗周期为3~6个月。服药前、服药中每2个月检查1次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肌张力评定按国际通用的修订Ashworth评分。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2例(6.7%),有效14例(46.7%),好转12例(40.0%),无效2例(6.7%),总有效率为93.3%,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巴氯芬结合运动治疗对控制SCI患者的肌张力有明显效果.治疗时机以患者肌张力Ⅰ^+、Ⅱ级为最佳。 相似文献
996.
椎体压缩变形1 外伤性压缩性骨折有外伤史 ,椎体压缩在侧位片上呈楔形变 ,但椎间隙不变窄。压缩椎体缘有时可见皱折 ,椎前有时可见小骨块 ,椎体由于体积压缩密度可稍增高。2 扁平椎临床上遇到的扁平椎常有二种疾病引起 :①椎体原发骨化中心之软骨炎 ,又称 (Calv′e氏病 ) ,发病年龄早 (2~ 15岁 ) ,症状重 ,常不能起床 ,大多侵犯一个椎体 ,病椎呈均匀性压缩 ,严重时可压扁 ,呈致密薄板状如钱币 ,但在较年长者可以是部分性压缩而呈楔形。椎弓及椎间盘不受累 ,椎间隙正常或稍增宽(图 1)。一般遗留持久性畸形 ,但也可完全恢复。②嗜酸性… 相似文献
997.
石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9):31-32,41
目的:探讨多效经穴激活治疗仪对脑损伤患者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脑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药物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多效经穴激活治疗仪进行治疗,药物对照组服用巴氯芬,空白对照组不使用任何干预方法,三组均同时进行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对患者采用快速肌张力测量仪及改良Ashworth量表进行评定,治疗30 d后再次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肌张力障碍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改良Ashworth量表对比显示治疗后三组肌张力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康复治疗患者的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地减轻,其中以配合多效经穴激活治疗仪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实施持续性颅内压监测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共计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将这些患者划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14例,实验组14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对照组加以治疗,采用持续性颅内压监测对实验组加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预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为(15.83±0.31)分、预后GOS评分为(3.19±0.15)分,实验组的预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为(11.18±0.45)分、预后GOS评分为(4.90±0.17)分。实验组预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持续性颅内压监测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对患者的治疗予以有效指导,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