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208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四君子汤治疗结直肠癌潜在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利用TCMSP获得四君子汤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结合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进行靶标垂钓;通过TTD、OMIM、Drugbank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结直肠癌相关靶点。运用Venn图取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并...  相似文献   
92.
目的: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连解毒汤的降糖分子机制。方法:基于文献和TCMSP数据库收集黄连解毒汤中化学成分并构建其小分子结构数据库,采用i GEMDOCK软件对黄连解毒汤中19个化学成分与糖尿病网络中6个关键蛋白(PPARγ、DPP-IV、PTP1B、醛糖还原酶、α-葡萄糖苷酶、GSK-3)进行分子对接,并采用Cytoscape 2. 8. 1软件构建黄连解毒汤多成分-多靶点蛋白网络模型。结果:黄连解毒汤化学成分与靶标蛋白对接评分结果较好,其多成分多靶点效应明显。发现PPARγ、PTP1B、醛糖还原酶、α-葡萄糖苷酶、GSK-3是黄连解毒汤发挥降糖的主要分子机制。结论:初步阐释黄连解毒汤降糖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黄连解毒汤的降糖作用靶标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3.
中西药联合应用越来越普遍。而其安全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评价体系。本文对2008年-2018年期间Pubmed数据库进行分析,总结中西药联合应用安全性评价特点如下:①真实世界中暴露安全性问题②联用情况复杂,评价难度高。现有安全性评价方法如文献归纳法、前瞻性试验、问卷调查等,虽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安全性评价,但仍缺乏更全面合理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本团队尝试提出“征靶关联法”—临床多元证据体总结不良反应特征、网络靶标分析作用靶点,使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相关联,为临床安全性评价实践提供更合理的方法学支持。  相似文献   
94.
许多疾病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周期调控失衡引起的,如人恶性肿瘤的分子特征是细胞周期调节的失控,导致细胞无限增生。人们发现了许多与疾病相关的细胞周期分子靶点,这些分子靶点可以作为疾病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高通量检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药物干预前后的微小RNA(microRNA)表达谱,对比中西药物治疗前后microRNA表达变化,分析活血化瘀药物干预靶标与机制。方法:选取符合西医疾病诊断标准和中医证侯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2组,包括NSTEMI中药治疗组,NSTEMI西药组,每组纳入35例,抽取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提取总RNA。根据各组差异表达的microRNA和基因的通路和网络分析结果,确定各组中起关键调控作用的microRNA及其靶基因。结果:在microRNA表达谱中,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中药治疗组与西药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均存在差异;中药治疗组治疗后hsa-miR-92a,hsa-miR-363,hsa-miR-499,hsa-miR-30b,hsa-miR-454-3p,hsa-miR-933表达下调,hsa-miR-144,hsa-miR-451,hsa-miR-494,hsa-miR-320表达上调。表明这10个microRNA是丹参多酚酸盐干预NSTEMI的靶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验证,与西药组比较,中药治疗组治疗后hsa-miR-92a,hsa-miR-30b,hsa-miR-499,hsa-miR-454表达下调;中药治疗组治疗后hsa-miR-494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NSTEMI患者治疗前后,中药治疗组与西药组microRNA的表达谱均存在差异,筛选的miRNA可能是活血化瘀药物干预的靶标。  相似文献   
96.
以中医药大数据为驱动,模型构建和生物信息技术为手段,该课题组开发一个网络版的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本平台以中医药大数据(中药方剂数据库、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疾病症状靶标数据库)为支撑,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为手段,构建满足个体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中药方剂-化学成分-作用靶标-疾病靶标"多维度关联的有效工具,能够有效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在中药质量评价、中药临床重定位、中医原创思维揭示、方剂配伍的分子机制、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在世界卫生组织疾病统计中,肿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很高,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肿瘤细胞中特异和异常表达的因子是肿瘤诊疗的潜在靶标。肿瘤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印记位点调节物兄弟因子(the brother of the regulator of imprinted sites,BORIS)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BORIS通过调节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影响原癌基因cMYC、乳腺癌基因BRCA1等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改变肿瘤细胞生物学活性和分化干性,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侵袭。本文综述了BORIS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BORIS在癌症诊疗中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为靶点,探讨左归丸对60Co-γ射线早衰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60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6.0 Gy,LD40)性成熟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补佳乐组(0.18 g·kg-1·d-1)、补佳乐(0.09 g·kg-1·d-1)+左归丸高剂量(23.625 g·kg-1·d-1)组、左归丸高剂量(23.625 g·kg-1·d-1)组、左归丸中剂量(9.45 g·kg-1·d-1)组和左归丸低剂量(4.725 g·kg-1·d-1)组,每日1次,治疗21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的组织形态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颗粒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组织磷酸化(p)-PI3K、p-Akt、p-mTOR和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结果。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SH显著上升(P<0.01),E2明显下降(P<0.05),卵巢早期卵泡和黄体数量减少(P<0.01);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卵巢组织p-PI3K、p-Akt、p-mTOR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干预后卵巢内早期卵泡数量增加,颗粒细胞凋亡率降低,p-PI3K、p-Akt、p-mTOR和Bcl-2蛋白表达有增加趋势,Bax蛋白表达有下降趋势,尤以补佳乐+左归丸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左归丸对辐射损伤卵巢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卵巢组织PI3K/Akt/mTOR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量和抑制Bax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9.
高涵  刘史佳  庞会明  田蒋为  戚进 《中草药》2022,53(8):2383-2389
目的 通过采用所建立的双色荧光传感体系nanoflare测定肾细胞分泌的miR-21和miR-200c表达,观察经“九蒸九晒”炮制后的制首乌对肾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生首乌和不同炮制次数制首乌的水提物与肾细胞孵育后,利用双色荧光传感体系nanoflare对给药前后细胞培养基中的miR-21和miR-200c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通过比较不同炮制次数的何首乌水提物的毒性,发现伴随着炮制次数的增加,双色荧光传感体系的荧光恢复强度在不断减弱,制首乌水提物处理后的细胞培养基中miR-21和miR-200c的表达在不断减少,说明在炮制过程中毒性逐渐减弱,炮制至第9次时毒性明显减弱,对肾细胞未产生明显毒性,表明制首乌水提物对肾细胞的毒性随炮制次数增加在不断降低。结论 生首乌毒性很强,而经炮制后的制首乌毒性逐渐减弱,在炮制次数超过9次后基本无毒,表明通过“九蒸九晒”在细胞水平可以达到减毒的作用,为制首乌炮制工艺与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