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072篇 |
免费 | 2041篇 |
国内免费 | 10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4篇 |
儿科学 | 1048篇 |
妇产科学 | 86篇 |
基础医学 | 1269篇 |
口腔科学 | 56篇 |
临床医学 | 4022篇 |
内科学 | 1526篇 |
皮肤病学 | 44篇 |
神经病学 | 706篇 |
特种医学 | 140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7篇 |
外科学 | 607篇 |
综合类 | 10077篇 |
预防医学 | 1494篇 |
眼科学 | 15846篇 |
药学 | 3070篇 |
83篇 | |
中国医学 | 3402篇 |
肿瘤学 | 11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2篇 |
2023年 | 1186篇 |
2022年 | 1410篇 |
2021年 | 1708篇 |
2020年 | 1134篇 |
2019年 | 1041篇 |
2018年 | 635篇 |
2017年 | 1001篇 |
2016年 | 1038篇 |
2015年 | 1103篇 |
2014年 | 1743篇 |
2013年 | 1665篇 |
2012年 | 2279篇 |
2011年 | 2428篇 |
2010年 | 2405篇 |
2009年 | 2323篇 |
2008年 | 2403篇 |
2007年 | 2260篇 |
2006年 | 2322篇 |
2005年 | 2262篇 |
2004年 | 1990篇 |
2003年 | 1688篇 |
2002年 | 1433篇 |
2001年 | 1358篇 |
2000年 | 1086篇 |
1999年 | 932篇 |
1998年 | 880篇 |
1997年 | 741篇 |
1996年 | 671篇 |
1995年 | 628篇 |
1994年 | 472篇 |
1993年 | 402篇 |
1992年 | 369篇 |
1991年 | 283篇 |
1990年 | 228篇 |
1989年 | 254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MTT法研究三种放射增敏剂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体培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株Y-79和So-Rb50研究MTT法及用MTT法观察了三种放射增敏药物对Rb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MTT法用于Rb体外药物筛选,具有客观,方便,迅速,重复性好和不需特殊设备等优点。三种放射增敏药物对Rb细胞的毒性作用则与细胞特性,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及疗效的临床应用。方法 依据病史年龄、症状、眼底表现、检查确诊为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采用中医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及西药常规用药,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结论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该病临床效果确定,中药能促进眼底出血、水肿,渗出的消退和吸收。 相似文献
84.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病全身表现的一个方面,高血压患者中有眼底改变者约占64%~73%。而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动脉硬化分别为12%~19%。血流变学和循环活化血小扳(CAP)分子标志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血管内活性物质,在保持正常视网膜血管的基础张力,血流的基本供给以及微血管的循环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血液流变及CAP分子标志物之间的关系至今未明确,为此我们对50例不同临床类型的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CAP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P-选择素(CD62P)进行了检测,并与30例正常对照者的相应检测指标进行了比较,以观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和CAP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崔义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7,(2):40-40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中药口服、西药静脉滴注及口服等治疗。结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眼球受钝挫伤时由于外力传导集中作用于后极部视网膜,常可见致黄斑板层或全层裂孔及其周围网膜脱离丧失视力.我院于1996年5月~2002年5月,共收治足球挫伤致黄斑裂孔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88.
89.
目的:确定渗出性视网膜脱离(ERD)与斑壳放疗后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后ERD消退率的临床关系。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