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8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396篇
内科学   2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360篇
综合类   873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54篇
  23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9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1992年,Roviaro等[1]首次报道了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自此之后的20余年,胸腔镜肺叶切除(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lobectomy)经历了不断的技术革新与优化,已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胸腔镜肺叶切除的"微创"优势,极大地减少了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如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更低,术后疼痛程度轻且缓解快,对肩关节  相似文献   
4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54-56+5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预后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A组,40例)和传统手术组(B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明显差异;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合术后引流量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1年存活率和3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对于传统手术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3.
李军  郭红霞 《现代肿瘤医学》2018,(19):3076-3079
目的:探讨VATS肺段和VATS肺叶切除术式对T1期NSCLC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肺功能及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T1期NSCLC患者共13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肺叶切除组(65例)和肺段切除组(65例),分别采用VATS肺段和VATS肺叶切除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炎症反应实验室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肺叶切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显著优于肺段切除组(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肺叶切除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肺叶切除组(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肺叶切除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VATS肺叶切除术式,VATS肺段切除术式治疗T1期NSCLC可有效加快病情康复进程,保护肺部通气功能,并有助于抑制术后全身炎症反应;而VATS肺叶切除术式则能够缩短手术用时,降低医源性创伤程度。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循证策略下肺康复运动干预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行肺叶切除术的8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循证策略指导下采取肺康复运动干预,干预周期为1个月,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的FVC、MVV、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FVC、MVV、FEV_1均比手术前降低,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循证策略指导下,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实施肺康复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45.
探讨不同胸腔镜手术切除方式对肺部小结节治疗的影响。对85例肺部小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及肺叶切除术三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生存情况。结果显示,围术期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总量指标显示,肺楔形切除组优于肺段切除组,后者优于肺叶切除组,肺楔形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其他两组低;但施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其他两组高,且复发率在三组间最低。结果说明,不同胸腔镜手术切除方式各有优点,临床应用需根据患者的手术适应症予以适当最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6.
47.
48.
目的通过左肺上叶切除术的手术护理和手术配合。方法对53例左肺上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结果全组53例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熟练的手术配合和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切除中的优越性。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6月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诊治的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接受常规胸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29),接受完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评分、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54.707,t=11.934,t=7.574,均P<0.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24.746,P<0.001);研究组患者的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6.9% vs 27.6%,χ2=4.350,P=0.037),术后12、24、48 h的疼痛VA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t=8.134,t=19.039,t=20.872;均P<0.001);研究组术后第1、3、7天的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7.307,t=19.405,t=16.112,均P<0.001)。 结论完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治疗中具有"微创"等优越性,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并降低机体炎症水平,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物理振动疗法对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肺功能与心肺运动耐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辅以物理振动疗法,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患者肺功能指标(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心肺运动耐力参数(最大功率、无氧阈值、最大公斤耗氧量、氧脉搏),比较组间和治疗前后差异。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参数及其改变程度有明显改善,FVC、FEV1明显增加,干预组增加程度更大,治疗后组间比较干预组参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更明显。治疗前两组心肺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参数均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干预组各参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增加程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干预组患者心肺运动耐力得到了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行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辅以物理振动疗法可使患者肺功能与心肺运动耐力明显改善,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