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2篇
  免费   793篇
  国内免费   446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246篇
基础医学   693篇
口腔科学   146篇
临床医学   2243篇
内科学   1081篇
皮肤病学   187篇
神经病学   85篇
特种医学   8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2507篇
综合类   4728篇
预防医学   622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1627篇
  38篇
中国医学   620篇
肿瘤学   1221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509篇
  2022年   512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746篇
  2013年   679篇
  2012年   939篇
  2011年   877篇
  2010年   905篇
  2009年   884篇
  2008年   1236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885篇
  2005年   989篇
  2004年   764篇
  2003年   667篇
  2002年   544篇
  2001年   438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4年间7例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体胖,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腹痛和呕吐,腹部体征相比较轻;有2例甚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腹部X线检查均提示肠梗阻;4例腹部CT检查,其中3例提示本病;6例术前腹腔穿刺出血性液体。7例患者均予以手术探查,分别切除长度不一的坏死小肠段。2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其中1例因严重营养不良,衰竭死亡。4例术后反复出现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髂静脉血栓,需出院后长期服用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令钠。结论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无何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治疗方面应强调及时地剖腹探查并配合使用全身性的抗凝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992.
肿瘤侵犯大血管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累及大血管的肿瘤切除及受侵犯血管的处理方法 ,以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方法 总结 1998年 10月~ 2 0 0 4年 2月的 2 6例累及重要血管的肿瘤切除及血管重建的经验。结果  2 6例患者均无术后人工血管感染 ,血肿形成等。获随访 2 3例 ,随访时间 2~ 65个月 ,平均 42 .8个月。术后随访分别行彩色超声或CT血管显影 (CTA )检查 ,5例胰头癌和 1例胆管癌患者下腔静脉、门静脉置换后 ,3例分别于术后 3~ 15个月并发癌栓形成 ,术后远期通畅率为 5 0 % ,肿瘤分别于术后 3~ 3 1个月复发。 7例盆腔和腹膜后肿瘤切除血管置换患者术后获随访 2年 ,1例复发 ,但血管通畅。 2例四肢肉瘤患者随访 1年未见复发 ,血管通畅。 11例颈部肿瘤切除、血管置换患者术后随访 3个月至 5年 ,目前血管通畅 ,肿瘤未见复发。结论 对累及重要血管的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并大血管切除重建手术是安全的 ,可明显提高切除率、降低复发率 ,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联合血管高位结扎(central vascular ligation,CVL)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结肠癌病人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CME联合CVL术,60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术,60例).评价两组病人在手术质量分级、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质量、手术时间[(116.4±7.1)min与(133.9±8.2)min]、手术出血量[(73.2±61.5) ml与(192.7±77.8)ml]、手术清扫淋巴结数量[(24.2±3.8)个与(17.6±3.3)个]、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1.4±7.1)h与(39.7±6.6)h]、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12.0±2.9)d与(16.0±2.5)d]等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CME联合CVL技术治疗结肠癌有一定的优越性,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可靠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小儿结肠系膜淋巴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5例小儿结肠系膜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诊断为腹腔包块性质待查的患儿,术中发现腹腔肿块来源于乙状结肠系膜,其中1例肿块侵犯到降结肠系膜达结肠脾曲而行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另外2例行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管瘤切除+部分乙状结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患儿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管瘤,行阑尾切除+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管瘤切除+肠吻合术,1例患儿诊断为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管瘤破裂并弥漫性腹膜炎,行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管瘤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术后6个月后再行二期手术。5例患儿手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5个月~5年,(2.3±1.1)年,1例失访,余均存活,仍在随访中,所有病例均未复发。结论日常行阑尾手术中,应常规探查小肠、结肠;未进行肠道准备的结肠一期吻合手术中结肠灌洗可减少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感染严重的患儿结肠一期吻合不可取,结肠造瘘安全;小儿结肠系膜淋巴管瘤术前确诊困难,反复出现腹痛、腹部包块的患儿应想到结肠系膜淋巴管瘤的可能性,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后择期手术,手术是肠系膜淋巴管瘤唯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基础上采用PPH吻合低位保肛的手术经验和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共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TME基础上PPH吻合器吻合保肛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了解并发症、肛门功能、肿瘤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手术死亡;术后获得较好的肛门功能,无吻合口漏、肛门狭窄及局部复发。结论 PPH吻合器吻合低位保肛术在不影响肿瘤根治原则下,安全可行,在根治的前提下可良好地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996.
探讨干扰素-γ(γIFN)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K562和MKN45人胃癌细胞为靶细胞,观察γIFN对TIL和LA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γIFN明显增强TIL和LAK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呈剂量-效应相关关系。结论:IFN作为免疫治疗的重要调节剂,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德山 《消化外科》2004,3(4):245-246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诊治经验,结合文献分析MVT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11例病人均以急腹症或肠梗阻收住院,术前明确诊断者8例,其中发病24h内确诊者仅2例。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均治愈,随访无复发。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及时手术行肠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切除足够范围肠段及早期抗凝治疗是预防复发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介绍支撑捆扎法在腹腔镜下对低位直肠癌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1例低位直肠癌患实施TME原则的根治性切除,用支撑捆扎法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11例患术中直肠系膜切除完整。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成功,吻合时间15—30min;吻合口距齿状线小于2cm8例。结肠与齿状线处肛管吻合的3例。术后恢复顺利。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瘘与吻合口狭窄。结论 腹腔镜结合支撑捆扎法可以对低位直肠癌行TME切除后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999.
结肠癌手术的规范化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伴随全结肠系膜切除(CME)概念的建立,规范定义了结肠癌手术的解剖层次入路,同时,也为获得高质量控制标准的组织病理标本评估提供了可能。2010年卫生部公布的《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已经成为结直肠癌规范化诊治的法律基础。但是.由于缺少手术细则而使“什么是结肠癌规范化手术”重新引起热议。笔者复习解读日本《大肠癌诊疗规范》(第7版)核心内容,检索2009年4月以来在期刊公开发表的关于CME研究的中英文文献,针对结肠癌凡切除手术所必须达到的肠管安全切除范围的理论基础和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合理性等问题提出商榷与思考.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00.
胆管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 9)在胆管癌发展中的作用及与胆管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S P法 )对 5 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管癌及 10例经手术切除的正常胆管壁标本进行MMP 9蛋白检测。结果  (1)MMP 9表达在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胆管上皮组织阳性率分别为 84 6 % (4 4 /5 2 )、2 2 6 % (7/31)和 0 %(0 /10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2 )在 5 2例胆管癌组织中 ,MMP 9表达分别与肿瘤的病理分级、TNM分期、浸润和转移及手术方式有关 (P <0 0 5 ) ,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无关 (P >0 0 5 )。 (3)MMP 9表达阳性患者一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 (P <0 0 1)。结论 MMP 9表达与胆管癌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检测MMP 9的表达有助于对胆管癌转移潜能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