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0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8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206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721篇
综合类   799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8篇
  4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62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恶性肿瘤肝转移血瘀证与参三七、丹参干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血瘀证及其活血化瘀中药对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血瘀证肝转移模型(小鼠B16黑色素瘤和大鼠W256肉瘤经脾种植肝转移模型),对血瘀证及部分活血化瘀中药对荷瘤动物肝转移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在血瘀状态下,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原发肿瘤的生长,荷瘤肝转移小鼠血清IL-18和HGF的水平降低,可能干预了肝转移的过程,参三七醇提液对荷瘤肝转移大鼠的脾脏原发肿瘤的生长和肝转移有一定抑制作用,血小板在肿瘤增殖、浸润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参三七这种既能改善血瘀证又能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又具有一定扶正作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值得在肿瘤临床推广使用,其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993.
γ-干扰素基因治疗大肠癌及其肝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利用γ鄄干扰素(IFN鄄γ)基因治疗对大肠癌及肝转移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BALB/C小鼠成瘤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株制备小鼠结肠癌腹腔转移瘤模型,用携带鼠IFN鄄γ基因的重组缺陷型腺病毒AdIFN鄄γ进行治疗,同时利用携带LacZ基因的腺病毒AdLacZ和PBS作空白对照,检测经基因治疗后小鼠体内IFN鄄γ基因的表达情况、脾脏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变化、肿瘤局部的淋巴细胞浸润情况、肝转移的发生及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果:经IFN鄄γ基因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血清中IFN鄄γ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脾脏的CTL活性明显增强(P<0.01),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肝转移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荷瘤小鼠的存活期明显延长。结论:利用IFN鄄γ基因治疗大肠癌具有明显的疗效,并对大肠癌肝转移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肝转移肝动脉时辰化疗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49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肝动脉时辰化疗组25例和常规化疗组24例,两组病人均采用5-FU(5氟尿嘧啶)+CF(亚叶酸钙)+LOHP(草酸铂)方案,动脉组病人采用经肝动脉按时辰程控输液泵给药,常规组按常规给药,21天为一个周期。结果动脉组和常规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68.0%和29.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常规组病人发生静脉炎、末梢神经炎明显多于动脉组,发生率分别是70.8%、62.5%和4%、2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肝转移肝动脉时辰化疗临床疗效高,毒副反应小,是较好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经皮微波凝固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微波凝固(PMCT)为主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35例转移性肝癌,共96个目标病灶,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和经皮瘤内注射无水酒精(PEI),1个月后再进行全身静脉化疗。结果经综合治疗后,患者受益率(CR+PR+SD)为88.6%,血清肿瘤指标转阴率为75.9%(22/29),中位生存期为24.5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4%、51.4%。结论以PMCT为主联合TACE、PEI和全身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合理的综合序贯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996.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是指在结直肠癌确诊时就存在肝转移,也就意味着肿瘤已发展至晚期,在Duke’s分期中属于D期,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我院于1995年至2007年共收住结直肠癌273例,其中发生同时性肝转移者30例,约占11%,通过同时行肝切除,或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瘤体内注入,或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采用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为主化疗,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紫杉醇为主化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达66.6%,对照组4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在保护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化疗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两组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术后奸转移能提高总有效率,保护免疫功能,延长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相似文献   
998.
膀胱癌肉瘤(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膀胱癌肉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9月收治的3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表现以无痛性肉眼血尿或尿频为主要症状,B超或CT示膀胱占位.膀胱镜检示膀胱肿瘤1例2例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患者行膀胱全切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例术后辅以化疗、术后病理检查可见肿瘤由上皮和间质两种恶性成分组成,均诊断为膀胱癌肉瘤,1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K(-)、LCA(-)、CD20(-)、CD45RBo(-)、NSE(-)、Myo(++)、CgA(-)、Syn(-)、Vim(-)、Des(-);1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Vim(++)、CK(++)、Des(-)、Actin(-)、CD68(++)、S-100(-)、MyoD1(-)、Myo-genin(-)、SMA(-),1例术后随访30个月死于肺、肝转移,1倒术后随访8个月死于肺转移,另1例则失访、结论:膀胱癌肉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恶性肿痛,生物学行为独特,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进展迅速,预后差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尽早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9.
肝转移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一般仅轻度升高,多〈400μg/L.我们所遇到的1例经肺、肝肿物活组织检查病理均诊断为腺癌.其血清AFP却高于正常值100~300倍。现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60例病人被随机分成动脉灌注组(30例)和全身化疗组(30例),动脉灌注组:25例病人施行肝动脉化疗药灌注并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5例病人单纯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方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羟基喜树碱+顺铂。全身化疗组:化疗药同动脉灌注组。结果:与全身化疗组比较,动脉灌注组近期有效率、半年和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进展时问、中位生存时间、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白细胞减少、口腔炎显著减少(P〈0.05)。结论:与全身化疗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对治疗胃肠道肿瘤肝转移癌效率高、副作用轻、生存情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