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8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8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207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725篇
综合类   805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9篇
  4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62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患者女,28岁,已婚,孕2产1。因突发上腹绞痛伴恶心呕吐1h来急诊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3个月前足月顺产一男婴。查体:体温正常,血压:105/60mm Hg,腹部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肋下不大,肝区轻叩击痛,莫菲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下腹部无压痛。入院诊断:腹痛查因,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诊治经过:给予血常规,血生化及腹部B超等检查,因患者疼痛难忍,未同意先检查后用药,所以同时给予丁溴  相似文献   
72.
<正>由于肝脏具有来自肝动脉和门静脉系统双重血供,胃肠道恶性肿瘤极易沿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形成肝转移,胃癌肝转移的发生率>40%。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肝脏转移瘤非手术治疗中较好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有肝转移者常伴有其他部位的转移,介入治疗侧重于局部治疗,因此仅使用局部治疗对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有限[1,2]。我们比较了肝介入结合健脾理气为主的中药对临床疗效的提高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使用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结直肠癌单发肝转移中的疗效及其放射反应。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单发肝转移病患28例,使用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评价患者近期疗效,观察其6、12和18个月(或随访至患者死亡)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结果全部28例病患均随访18个月以上(或随访至患者死亡),6、12和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9%(22/28)、64%(18/28)、46%(13/28),病例中生存超过3年的有4例。治疗前10例患者血AFP>400 ng/m L,最高≥61 000 ng/m L,平均约为1 800 ng/m L;治疗3个月后,8例患者血AFP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5例恢复正常。治疗前20例患者血CEA异常升高;治疗3个月后,有18例患者血CEA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0例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放疗反应主要为早期放疗反应,其中15例出现一般性全身反应(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呕吐),2例出现放射性胃溃疡,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发现有其他严重副反应。结论采用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单发结直肠癌肝转移有近期疗效好、放射反应轻特点,但其晚期放射损伤及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相似文献   
74.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味行健汤联合TACE对胃癌肝转移患者肿瘤局部控制及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89例胃癌肝转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实验组(n=45)。对照组给予TACE(1~3次),实验组给予TACE+加味行健汤(4个化疗周期)。观察两组肿瘤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改善率及治疗前、TACE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血清HGF、VEGF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水平,并于TACE治疗后12个月统计生存率。 结果 实验组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4.44%(38/45),高于对照组65.9%(29/44)(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1~2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血清HGF、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ACE治疗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CD3﹢、CD8﹢、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免疫功能呈上升趋势,对照组呈下降趋势。TACE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血清IFN- γ、IL- 10、IL- 2水平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幅度较高(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53.3%(24/45),高于对照组31.8%(14/44)(P<0.05),TACE治疗后12个月随访,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行健汤联合TACE治疗胃癌肝转移临床效果显著,可控制肿瘤进展,抑制HGF、VEGF等血清因子表达,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缓解机体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5.
76.
摘要目的确定胃肠道间质瘤(GIST)病人胸部转移发生率及相关参数以优化胸部横断面成像的应用。材料与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经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2004年1月—  相似文献   
77.
目的构建BAMBI基因过表达人结肠癌细胞移植斑马鱼肝转移模型,分析斑马鱼肝内转移性结肠癌细胞BAMBI基因表达水平与肝转移发生率的关联性。方法分别构建BAMBI过表达稳转结肠癌细胞株SW620(BAMBI+组)、空载体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结肠癌细胞株SW620(EV组),分别显微注射到受精后第2天转基因斑马鱼Tg(Apo14∶GFP)胚胎卵黄囊(每组各680条),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拍摄,采用Image J软件测量转移至斑马鱼肝脏内结肠癌细胞红色荧光表达强度,计算肝转移发生率;采用t检验比较BAMBI+组及EV组斑马鱼肝脏内结肠癌细胞红色荧光表达强度及肝转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EV组相比,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观察显示BAMBI+组斑马鱼肝内结肠癌细胞红色荧光表达量显著增加(t=6.247,P=0.003 3);BAMBI+组斑马鱼肝转移发生率与EV组相比显著增加(t=4.276,P=0.012 9)。结论构建了基因修饰人结肠癌细胞移植斑马鱼致肝转移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活体状态的结肠癌肝转移;BAMBI基因可促进异种移植入斑马鱼的结肠癌细胞发生肝转移。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同时进行结直肠切除术和肝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治疗方案和1∶1配对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4例和开腹组24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详细信息、肿瘤相关参数和术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平均时间为290 min,明显长于开腹组手术平均时间244 min(P=0.008)。腹腔镜组估计失血量为325 ml,多于开腹组估计失血量250 ml(差异无显著性,P=0.35)。但是腹腔镜组开始进食软食时间(3.0 vs 4.5,P0.001)及术后住院时间(8.0 vs 10.5,P=0.001)明显缩短。腹腔镜组总体并发症率较低(17%vs 42%),但该差异无显著性(P=0.06)。腹腔镜组I、II级并发症(4%vs 33%,P=0.02)明显少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下同时进行结直肠切除术和肝切除术安全可行,其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缩短SD大鼠Walker-256肝转移瘤成模时间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为抗VEGF靶向药物的研究提供更实用的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5只。生理盐水(NS)模型组:于建模前1周开始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 mL/d; 20 mg/L VEGF模型组:于建模前1周开始尾静脉注射20 mg/L VEGF(0.1 mL/d); 40 mg/L VEGF模型组于建模前1周开始尾静脉注射40 mg/L VEGF(0.1 mL/d)。各组均注射至建模当天。建模方法:暴露大鼠肝脏,将瘤块种植于肝包膜下。分别于建模后3 d、1周和2周用磁共振成像(MRI)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记存活时间。结果:建模成功,肝内肿块HE染色符合恶性肿瘤特点。大鼠肝脏MRI表现:肿块呈结节状,T2WI呈稍高信号,显示更为清楚,腹水于T2WI呈高信号。NS模型组和20 mg/L VEGF模型组各有1只动物于建模后1 d死亡,40 mg/L VEGF模型组有3只于建模1周后死亡。建模后3 d各组可观察到肿块的大鼠数分别为:NS模型组0只,20 mg/L VEGF模型组7只,40 mg/L VEGF模型组10只;建模后1周各组可观察到肿块的大鼠数分别为:NS模型组3只,20 mg/L VEGF模型组14只,40 mg/L VEGF模型组13只;建模后2周各组可观察到肿块的大鼠数分别为:NS模型组12只,20 mg/L VEGF模型组14只,40 mg/L VEGF模型组10只。20 mg/L VEGF模型组和40 mg/L VEGF模型组分别与NS模型组相比,3 d可观察到成瘤的老鼠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模型组与20 mg/L VEGF模型组大鼠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 mg/L VEGF模型组存活时间短于NS模型组(P<0.01)。结论:20 mg/L VEGF能缩短SD大鼠肝转移瘤成模时间,对其存活时间无显著影响,且相较于传统模型,更适合应用于抗VEGF靶向药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