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54篇
  免费   2742篇
  国内免费   2070篇
耳鼻咽喉   754篇
儿科学   613篇
妇产科学   653篇
基础医学   3343篇
口腔科学   1408篇
临床医学   9295篇
内科学   3168篇
皮肤病学   291篇
神经病学   2827篇
特种医学   22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8229篇
综合类   17856篇
预防医学   3123篇
眼科学   2123篇
药学   6352篇
  140篇
中国医学   5170篇
肿瘤学   576篇
  2024年   523篇
  2023年   1811篇
  2022年   2201篇
  2021年   2120篇
  2020年   1655篇
  2019年   1650篇
  2018年   730篇
  2017年   1211篇
  2016年   1278篇
  2015年   1631篇
  2014年   2746篇
  2013年   2531篇
  2012年   3401篇
  2011年   3739篇
  2010年   3324篇
  2009年   3239篇
  2008年   3667篇
  2007年   3274篇
  2006年   3254篇
  2005年   3646篇
  2004年   2844篇
  2003年   2755篇
  2002年   2216篇
  2001年   2027篇
  2000年   1620篇
  1999年   1333篇
  1998年   1127篇
  1997年   1125篇
  1996年   1071篇
  1995年   894篇
  1994年   806篇
  1993年   563篇
  1992年   521篇
  1991年   438篇
  1990年   410篇
  1989年   417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86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背景:肌内效贴扎作为一种运动防护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但作为纠正侧切动作时下肢生物力学异常变化手段的研究,其作用尚不明确。目的:对比受试者膝关节在肌内效贴扎、安慰剂贴扎及空白对照情况下,完成侧切动作时下肢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变化。方法:招募39名篮球专项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每位受试者分别在肌内效贴扎、安慰剂贴扎以及不进行任何贴扎情况下进行测试。采取力学矫正的贴扎方式对受试者优势侧膝关节进行贴扎干预。选取4.5-5.5 m/s的助跑速度完成45°侧切动作,并运用三维动态捕捉系统及测力台同步采集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选取初始触地时刻、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SS 27.0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运动学指标:肌内效贴条件下与无贴扎及安慰剂贴扎相比,初始触地时刻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外翻角度显著减小(P<0.05);侧向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外翻及踝关节跖屈角度显著减小(P<0.05),膝关节屈曲角度显著增加(P<0.05)。②动力学指标:与无贴扎相比,肌内效贴扎及安慰剂贴扎条件下均可显著减小初始触地时刻髋关节外展、外旋力矩及膝关节外翻、外旋力矩(P<0.05),显著减小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水平向后地面反作用力峰值(P<0.05);与无贴扎及安慰剂贴扎相比,肌内效贴扎可显著减小侧向地面反作用力峰值(P<0.05)。③结果表明,对膝关节进行肌内效贴扎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篮球专项大学生在完成侧切动作时与下肢损伤风险因素相关的部分运动学、动力学指标,可能对预防侧切过程中损伤的发生有一定积极作用;此外,膝关节安慰剂贴扎与肌内效贴扎在部分指标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较为一致,提示肌内效贴扎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安慰剂效应。  相似文献   
992.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继发于骨质疏松症的常见骨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预测指标及方法。目的:探讨椎旁肌退变、功能横截面积及脂肪浸润百分比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224例,随访时间2年以上,根据是否发生椎体骨折分为骨折组和非骨折组,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体质量指数、椎体骨密度等详细信息,测量并计算L2椎体下终板层面双侧腰大肌及背伸肌(竖脊肌和多裂肌)功能横截面积和脂肪浸润百分比。结果与结论:①224例患者中有126例发生骨折为骨折组,98例未发生骨折为非骨折组,两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骨折节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骨折组骨密度显著低于非骨折组(P<0.05),骨折组腰大肌、背伸肌功能横截面积显著低于非骨折组(P<0.05),骨折组背伸肌脂肪浸润百分比显著高于非骨折组(P<0.05),两组腰大肌脂肪浸润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椎体骨密度、背伸肌脂肪浸润百分比、背伸肌功能横截面积和腰大肌脂肪浸润百分比的截断值分别为0.903 g/cm2,35.426%,418.875 mm2,6.37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4,0.755,0.876,0.585;④结果表明:椎旁肌退变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密切相关,背伸肌功能横截面积可以有效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有助于早期防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993.
为探讨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凝血因子的变化及μFPA与INR的相关关系,随机选取102例机械瓣替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稳定抗凝治疗1个月以上.4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一期法测定INR、纤维蛋白原(Fg)及凝血因子Ⅱ、x的活性ⅡC、x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尿液纤维蛋白肽A的尿肌酐校正浓度(μFPA).结果表明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者ⅡC、xC显著降低,分别为(48.5±20.2)%、(39.4±16.7)%;μFPA均值(6.7±4.3)ng/mgcr,显著低于正常值;INR在2.0~3.0时,ⅡC、xC适度抑制;INR>3.0时,呈过度抑制;INR在2.0~2.5时,μFPA与INR呈负相关(r=-0.5194,P<0.001);Fg在抗凝早期(3个月内)显著增高[(4.23+0.27)g/L,P<0.001],抗凝晚期(3个月以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小剂量口服华法令抗凝显著抑制ⅡC、xC,抗凝效果良好;国人抗凝适当范围INR2.0~3.0;μFPA小剂量抗凝时与INR呈负相关,与ⅡC、xC呈弱的正相关.用μFPA指导抗凝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94.
为临床应用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解剖学上的依据.在6具(12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供应缝匠肌髂骨瓣血管的人肌位置、入肌外径及其在髂骨瓣的分布进行观测.结果显示股深动脉分支、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及降支分别在距髂前上棘(10.8±1.2)cm、(¨.2±2.1)cm、(1 6.3±2.5)cm进入缝匠肌,入肌外径分别为(3.0±0.2)mm、(2.9±0.1)mm、(2.8±0.1)mm,在髂骨分布范围分别为2.0 cm×3.5 cm、2.0 cm×3.0 cm、2.0 cm×2.8 cm.缝匠肌髂骨瓣血供丰富,提示选择分离缝匠肌蒂的最佳长度为(10.8±1.2)cm.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鼠(mdx鼠)的骨髓移植模型,摸索有效的放疗剂量。【方法】用体外培养的不同数量的C57BL/6雄鼠的骨髓细胞、骨髓基质细胞、骨髓悬浮细胞,用不同方法移植给不同剂量放疗后的mdx鼠,观察受体鼠的存活率及存活时间,并对死亡鼠作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病理学检测。【结果】16只mdx鼠移植前3d12Gyγ射线照射,在移植后7d内全部死亡,且注射细胞数较多者,存活时间相对较长;8只经6Gyγ射线照射的mdx鼠,移植后60d,存活4只,其中1例经腹腔注射骨髓细胞、1例肌肉局部注射骨髓细胞,移植后7d内死亡;而8Gyγ射线照射的14只mdx鼠,移植后60d10例存活,4例死亡。【结论】本实验条件下,移植前8Gyγ射线放疗较合理,在有效剂量放疗破坏受体骨髓造血系统后,静脉注射移植同种鼠的骨髓细胞、基质细胞、悬浮细胞,mdx鼠存活率较高,且移植细胞数量以1×10  相似文献   
996.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组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退行病变 ,临床特点主要为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流图异常 ,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虽然多年来许多临床医师一直寻求一种有效药物或手术疗法 ,但由于该病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无定论 ,迄今尚无特殊疗法。眼外肌植入术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手术 ,现笔者仅对该手术进行综述。1 术式提出195 6年Campos首先推出用外直和 或内直肌束植入板层巩膜切除后脉络膜处 ,以重新建立脉络膜血液循环的方法 ,临床治疗难治的原发性脉络膜萎缩、盘状黄斑…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以带蒂复合组织瓣修复胸骨旁小切口术后胸壁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观察尸体前胸壁深层结构的血供 规律,测量胸骨外侧缘与胸廊内动脉之间的距离,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出以胸阔内动脉为蒂的肋软骨助间肌瓣。结果 前胸壁深层各结构均由胸廓内动脉及其分支供血,胸廊内动脉里胸骨外侧缘的距离为1cm左右。紧挨胸骨外侧缘切开 肋软骨,可以避免胸廓内动脉的损伤。以该动脉为帮,可以保证数种肋软骨肋间肌瓣有良好的血供。结论用以胸廊内动 脉为蒂的肋软骨助间肌瓣修复心脏外科术后的胸壁缺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董佩  袁普卫  康武林  高亚丽  白元帅  姚彬  王振凯  刘扬 《中草药》2023,54(21):7202-7212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形式,与铁过载和脂质过氧化有关,在许多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肉瘤、脊髓损伤、肌少症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系统的主要负担。铁死亡与上述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表明铁死亡可能成为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的新靶点。中医药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通过铁死亡途径参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调节,显示出良好的研究前景。通过探讨铁死亡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关联,总结中医药通过介导铁死亡防治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研究进展,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及中医药更好的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9.
郑惠萍 《新中医》2023,55(6):89-92
目的:观察八珍益母胶囊辅助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八珍益母胶囊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痛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指标[血清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小腹胀痛、块下痛减、经行不畅、烦躁易怒、胸闷不舒、乳房胀痛、经血色紫有块、经血量少等证候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子宫体积、痛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子宫体积、痛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2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中解剖性保留控尿肌群技术对术后早期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肿瘤学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泌尿外科采用LRP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共292例,将其中采用解剖性保留控尿肌群技术的83例纳入观察组;对另外209例接受经典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选择其中83例纳入对照组。全组共166例,年龄45~75(64.0±7.3)岁,BMI 21~31(24.4±2.4)kg/m2。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TNM分期、Gleason评分、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切缘阳性(PSM)率;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3年、5年无生化复发(BCR)累积生存率;根据术后每天使用的尿垫数量进行控尿功能分级评估,分别于拔除导尿管后的当天(第1个24 h)、1周及1、3、6、12个月时,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控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危险分级、膀胱颈和神经保留与否等临床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全组16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TNM分期、术后Gleason评分、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和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PSM率为10.84%(9/83),低于对照组的13.25%(11/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 P=0.633)。2组患者术后随访12~71个月,平均33.73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观察组3年、5年无BCR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2%和73.2%,对照组分别为91.4%和77.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 P=0.535)。在拔除导尿管后当天、1周及1、3、6个月,观察组完全控尿率分别为39.76%(33/83)、53.01%(44/83)、66.27%(55/83)、90.36%(75/83)和97.95%(81/83),对照组为16.87%(14/83)、21.96%(18/83)、38.55%(32/83)、53.01%(44/83)和68.67%(57/83);观察组控尿功能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4、-4.09、-3.78、-5.61、-4.99,P值均<0.001);拔管后12个月,2组完全控尿率分别为98.80%(82/83)和93.98%(78/83),控尿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7,P=0.094)。术后3个月,观察组控尿(完全+社交)率达100%(83/83),高于对照组的73.49%(6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6, P<0.001)。结论 LRP中解剖性保留控尿肌群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控尿功能,且不影响手术的肿瘤学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