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667篇 |
免费 | 5005篇 |
国内免费 | 130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82篇 |
儿科学 | 422篇 |
妇产科学 | 822篇 |
基础医学 | 1601篇 |
口腔科学 | 3572篇 |
临床医学 | 18060篇 |
内科学 | 4415篇 |
皮肤病学 | 263篇 |
神经病学 | 598篇 |
特种医学 | 332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03篇 |
外科学 | 7315篇 |
综合类 | 30473篇 |
预防医学 | 6658篇 |
眼科学 | 359篇 |
药学 | 14600篇 |
384篇 | |
中国医学 | 7560篇 |
肿瘤学 | 1076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070篇 |
2023年 | 2062篇 |
2022年 | 2608篇 |
2021年 | 4218篇 |
2020年 | 3029篇 |
2019年 | 2739篇 |
2018年 | 1289篇 |
2017年 | 2572篇 |
2016年 | 2855篇 |
2015年 | 3158篇 |
2014年 | 5380篇 |
2013年 | 5299篇 |
2012年 | 6661篇 |
2011年 | 7123篇 |
2010年 | 6670篇 |
2009年 | 6516篇 |
2008年 | 6594篇 |
2007年 | 5969篇 |
2006年 | 5321篇 |
2005年 | 5508篇 |
2004年 | 4796篇 |
2003年 | 4363篇 |
2002年 | 3654篇 |
2001年 | 2985篇 |
2000年 | 2132篇 |
1999年 | 1552篇 |
1998年 | 1249篇 |
1997年 | 949篇 |
1996年 | 898篇 |
1995年 | 652篇 |
1994年 | 537篇 |
1993年 | 286篇 |
1992年 | 267篇 |
1991年 | 248篇 |
1990年 | 314篇 |
1989年 | 271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4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进行胃造口的临床特征,为在老年患者中推广该微创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2004年9月~2017年12月55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胃造口术的造口原因、造口方式以及造瘘管使用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胃造口术,其中经皮经胃镜胃造口术(PEG)32例,经皮经胃镜肠造口术(PEG-J)23例。反复误吸并发生吸入性肺部感染25例(45.45%)、营养不良16例(29.09%)、头颈部恶性肿瘤7例(12.73%)是最主要的胃造口原因,少见原因是鼻胃管不耐受、严重的颅脑损伤、食管气管瘘。发生的并发症包括造围手术期的瘘口渗血1例、局部皮肤感染4例;瘘道形成后瘘管被无意拔出5例、蘑菇头腹壁嵌顿1例。手术期发生肺部感染4例。55例患者,术后随访48例,随访率87.27%。瘘管使用的中位时间12月,平均使用时间20月(最长127月,最短2月)。结论经皮经胃镜胃造口术并发症较低,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有效、安全,是需进行长期胃肠内喂养者的一种主要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5)
目的:探究地榆升白片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减少价值。方法:114例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57例)均采取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57例)则采取地榆升白片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患者发热持续时间及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对治疗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25%)高于对照组(87.7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为(7.45±1.04)分,对照组症状积分为(7.43±1.11)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积分为(2.33±0.46)分,对照组积分为(3.89±0.48)分,经治疗后各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一定程度下降,患者症状均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热持续时间为(6.34±1.32)d,短于对照组(10.24±1.11)d,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为(5.11±1.01)d,短于对照组(8.42±1.06)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75%)与对照组(3.51%)相当,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96.49%)高于对照组(85.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榆升白片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效果良好,患者粒细胞减少症状明显改善,且患者恢复快,满意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tuboplasty,BET)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在儿童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例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患儿(20耳),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对照组11例患儿(21耳),仅采用鼓膜切开置管术。术后随访1月、3月、6月。随访内容包括纯音测听(PTA)、耳内镜、鼻咽镜及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评分(ETDQ-7),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术后1、3、6月PTA值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6月,观察组的PTA值(17.25±3.75),低于对照组(21.08±6.48),(P<0.05);两组患儿术后1、3、6月ETDQ-7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月和6月,观察组ETDQ-7评分(3.43±0.36),(1.90±0.32)较对照组(3.75±0.45),(2.58±0.84)降低(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能显著改善咽鼓管功能,提高纯音听阈值,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妇科肿瘤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美国正式成立妇科肿瘤学会(Society Gynecology Oncology,SGO),1987年经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bsterics and Gynecology,FIGO)提议,成立国际妇科肿瘤学会(International Gynecologic Cancer Society,IGCS),每2年召开1次会议.我国自1985年相应成立妇科肿瘤学组(Gynecologyic Oncology Group,GOG),1986年起每年召开1次会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