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865篇 |
免费 | 2177篇 |
国内免费 | 10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48篇 |
儿科学 | 270篇 |
妇产科学 | 422篇 |
基础医学 | 1276篇 |
口腔科学 | 153篇 |
临床医学 | 14210篇 |
内科学 | 2834篇 |
皮肤病学 | 144篇 |
神经病学 | 823篇 |
特种医学 | 214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4572篇 |
综合类 | 21407篇 |
预防医学 | 4419篇 |
眼科学 | 299篇 |
药学 | 7856篇 |
188篇 | |
中国医学 | 12473篇 |
肿瘤学 | 147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767篇 |
2023年 | 1402篇 |
2022年 | 1622篇 |
2021年 | 2511篇 |
2020年 | 1962篇 |
2019年 | 1459篇 |
2018年 | 595篇 |
2017年 | 1262篇 |
2016年 | 1427篇 |
2015年 | 1700篇 |
2014年 | 3325篇 |
2013年 | 3392篇 |
2012年 | 4505篇 |
2011年 | 5088篇 |
2010年 | 4614篇 |
2009年 | 4493篇 |
2008年 | 4657篇 |
2007年 | 4126篇 |
2006年 | 3833篇 |
2005年 | 4019篇 |
2004年 | 3391篇 |
2003年 | 2916篇 |
2002年 | 2280篇 |
2001年 | 1986篇 |
2000年 | 1369篇 |
1999年 | 1098篇 |
1998年 | 964篇 |
1997年 | 852篇 |
1996年 | 830篇 |
1995年 | 638篇 |
1994年 | 486篇 |
1993年 | 288篇 |
1992年 | 293篇 |
1991年 | 256篇 |
1990年 | 247篇 |
1989年 | 267篇 |
1988年 | 61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我们对9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通过辨证分径,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选择不同的针具、手法、穴位等的治疗,收到较满意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83.
尉春晓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2)
<正>目的:研究经皮肾镜碎石术(PNL)对孤立肾肾结石患者肾功能的长期影响,并确定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PNL治疗的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随访时间少于2年的患者被排除。并发症、二次治疗措施和结石清除率被记录下来。肾功能的变化通过术前和术后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评估。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对可能影响肾功能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确 相似文献
84.
结合Brunnstrom理论探讨卒中后偏瘫体针的选穴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复医学认为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经典运动模式为上肢屈肌痉挛型和下肢伸肌痉挛型,并由此产生了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易化技术,包括Brunnstrom法、Bobath法、PNF法等。其中Brunnstrom在观察了大量偏瘫患者的基础上,总结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过程,即著名的Brunnstrom六个阶段。Brunnstrom据此理论提出相应评定法,该法简单实用,在临床康复中被广泛使用,对针刺选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门诊用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雪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46-46
介入治疗是目前对不能手术的肿瘤如肝癌、胰腺癌、膀胱癌等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股动脉穿刺术是血管介入治疗的第一步,而穿刺点的有效压迫又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步骤。压力绷带被证实为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最好的局部压迫方法。压力绷带在我院普遍应用的过程中,其损伤带来的不适时有发生。为了有效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笔者通过对2004年3月-2005年3月112例压力绷带致皮肤损伤的介入治疗肿瘤患者进行了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临床,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在保护动脉,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早产儿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的观察,发现套管针留置时间的长短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关:良好的心态、穿刺部位、固定技术与留置针的管护、封管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87.
由去除留置针敷贴而导致皮肤损伤是比较少见的一种临床症状。皮肤损伤可出现潮红、渗液,重者可出现丘疹、水泡,甚至糜烂,导致周围及全身的感染[1]。本院在2016年3月24日接诊了1例因去除静脉留置针敷贴致皮肤损伤的高龄患者,由于患者高龄,且所致损伤皮肤面积大,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有可能出现其他严重的合并症。经过本院积极救治及科学有效的护理,18天后患者伤口创面基本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Nω-硝基-L-精氨酸(Nω-nitro-L-Arginine,L-NNA)和谷氨酸单氨钠(L-Glutamicacidmonoammoniumsalt,MSG)后高血压大鼠主动脉中膜的变化。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一组作为对照组,一组用双肾双夹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另2组首先建立高血压模型,分别腹腔内注射L-NNA犤0.2mg/(100g·d)犦和MSG犤50mg/(100g·d)犦,用测微尺测量主动脉中膜的厚度及平滑肌细胞的层数,并计算中膜的面积。结果:中膜平滑肌细胞层数和面积的变化具有相似性,高血压组中膜平滑肌细胞层数和面积虽然7d变化不显著,但随着高血压持续时间的延长30,70d均明显增多(t=3.257,3.986,3.784,4.251,P<0.05),70d分别达(28.3±0.8)层和(1031.4±39.7)×103μm2;L-NNA组高血压大鼠30,70d与高血压组大鼠比较显著增多(t=3.087,3.469,3.895,3.884,4.011,P<0.05),且随着高血压的发展有增多趋势,其中70d为(32.1±0.5)和(1159.5±46.7)×103μm2;应用MSG组大鼠7,30d较L-NNA组大鼠明显减少(t=4.779,4.989,3.683,4.709,P<0.05),与高血压组无明显差异,在70d减少明显(t=3.784,P<0.05),为(22.3±0.5)和(826.3±36.4)×103μm2。结论:抑制一氧化氮生成可升高血压,并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效促进一氧化氮生成可减少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89.
反向桡动脉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气分析采集已成为呼吸科急、重症患者的一项常规操作。因桡动脉易于触及,且部位表浅,穿刺后易于压迫和防止血肿形成,患者和护士易于接受,但由于中老年患者血管条件、采集方法和技术等原因,成功率不是很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误了诊断治疗。通过评判性思维,2006年10-12月我科开始探索反向桡动脉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78例,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经阴道介入性超声穿刺治疗卵巢囊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它避免了手术的巨大创伤,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反复多次进行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卵巢功能等优点。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9月对72例病人进行了穿刺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