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8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86篇 |
口腔科学 | 23篇 |
临床医学 | 93篇 |
内科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52篇 |
特种医学 | 85篇 |
外科学 | 81篇 |
综合类 | 209篇 |
预防医学 | 42篇 |
眼科学 | 12篇 |
药学 | 68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0篇 |
肿瘤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研究假狂犬病病毒减毒株C7神经根注射后标记神经元在脑和脊髓的分布,为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后的脑功能重塑研究提供实验方法.方法 取SD大鼠20只,根据脊髓和脑组织取材时间随机分为4组:6 h、12 h、24 h和36 h,每组5只动物.在右侧C7神经根注射假狂犬病病毒液2 μl.动物存活6~36 h后,使用抗病毒的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相应脊髓节段(C1~C7)和脑中感染的阳性神经元.结果 病毒注射后6~36 h,脊髓和脑中的一些结构及区域可见阳性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C1~C7节段脊髓灰质、外侧类巨细胞网状核、A5细胞、红核,第一、二运动皮质,第一、二感觉皮质等.随着动物存活时间的延长,脊髓和脑中被标记神经元的数目也明显增多.结论 本跨突触病毒示踪研究发现上述标记的脊髓和脑组织结构与C7神经根存在直接或(和)间接突触联系,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对C7神经根的神经支配和调节.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Na99mTcO4示踪显像(TTI)在微血管术后血管危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只健康成年家兔施行后肢断肢再植术后随机分为A(15只),B(5只)二组,A组术后20min在伤口局部冷敷(<5℃)10 min后制备成血管危象动物模型,B组予以保暖。A,B组和C组(5只正常对照家兔)由耳缘静脉注射Na99mTcO4 74MBq后动态采集(1帧/10 s)10 min,然后行静态显像,计算并分析再植部分和正常肢对应部分的放射性摄取比值(T/NT)。结果根据术肢远端放射性聚集程度将显像结果分为0,Ⅰ,Ⅱ三级,T/NT分别为(0.142±0.061),(0.472±0.055),(0.843±0.184)(t =7.23,13.65,2.71,P <0.01)。A组TTI全为0级,B组Ⅰ级2例,II级3例,C组全为II级。将0级(T/NT<0.25)作为微血管术后血管危象的定性和半定量诊断标准。结论TTI能直观而准确地反映微血管术后末端的血供状况,对早期无创性诊断微血管术后血管危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3.
本文采用 MTT 示踪法,检测极低频弱磁场对 SY 细胞有无影响。结果发现:频率固定为50Hz 时变化磁场幅值,在150uT、300uT 下细胞吸光度值有明显降低;幅值固定为150uT 时变化磁场频率,在25Hz、50Hz、75Hz 磁场照射下吸光度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在10Hz、60Hz、100Hz、300Hz、500Hz 磁场照射下没有变化;幅值固定为300uT 时变化磁场频率,在500Hz、75Hz、100Hz、300Hz、磁场照射下吸光度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在10Hz、25Hz、60Hz、500Hz 磁场照射下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44.
《中国妇幼保健》2017,(10)
目的探讨含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LV-GFP)和荧光染料四甲基-吲哚羧花青-高氯酸盐(CM-Di I)两种标记干细胞的示踪技术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治疗子痫前期(PE)大鼠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U-MSCs,分别以LV-GFP和CM-Di I标记HU-MSCs。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PE大鼠模型,移植HU-MSCs后分别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活体成像技术示踪HU-MSCs的分布。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见LV-GFP标记的HU-MSCs分布于大鼠胎盘组织和肾脏组织中;胎鼠肾脏、肝脏、心脏和肺脏组织中未见分布。活体成像技术显示CM-Di I标记的HU-MSCs分布于大鼠胸腹部脏器及胎盘,而脐带及胎鼠内未见分布。结论 LV-GFP标记后荧光显微镜可显示最终HU-MSCs归巢并定位准确,CM-Di I标记后活体成像技术则可以观察活体内HU-MSCs分布变化。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观察梓醇对局灶脑缺血大鼠病灶对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轴突芽生和重塑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梓醇治疗组和胞磷胆碱对照组。开颅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永久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24 h首次经腹腔注射梓醇(5 mg·kg-1)或胞磷胆碱(0.5 g·kg-1),每日1次,连续7d。采用黏贴物移除实验和足失误实验测试受累前肢(左前肢)功能状况;核磁共振(MRI)测量脑梗死体积;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BDA)顺行示踪健侧CST,检测脊髓颈膨大区健侧CST越边至失神经支配侧的纤维数量,了解脊髓颈膨大区CST轴突重塑;免疫荧光双标脊髓颈膨大区BDA标记纤维与生长相关蛋白(growth-associatedprotein,GAP-43),检测BDA/GAP-43共定位信号,了解脊髓颈膨大区CST轴突芽生能力。结果造模后7、14、21和28d,梓醇组和胞磷胆碱组左前肢黏贴片移除时间均比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缩短(P<0.05),左前肢失误率也较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造模后28 d时,梓醇组左前肢感觉运动功能状况明显优于胞磷胆碱组(P<0.05)。造模后1和28 d,各组脑梗死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造模后28 d,梓醇组脊髓颈膨大区健侧CST越边纤维占(8.5%±2.1%),较模型组(4.7%±1.3%)和胞磷胆碱组(5.5%±1.8%)明显增加(P<0.05);梓醇组脊髓颈膨大区BDA/GAP-43共定位信号明显强于模型组和胞磷胆碱组(P<0.05)。结论梓醇可增强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皮质脊髓束轴突芽生和重塑能力,有助于受累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7.
甲状腺手术经常会损伤甲状旁腺或其营养血管,造成术后一系列并发症,如术后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伤口感染等[1]。国外相关研究报道表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障碍在甲状腺术后发生率高达24%[2]。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注射一定量的纳米炭到患者甲状腺内可以起到有效的示踪作用,从而保护患者甲状旁腺[3,4]。我们选取我院5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甲状腺手术过程中注射纳米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亲水性接枝纳米炭的制备及其淋巴靶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亲水性纳米炭并研究其淋巴靶向性。方法浓硝酸氧化修饰纳米炭表面,100℃反应100 h,所得纳米炭能够在水中直接分散成混悬液,表明纳米炭经过修饰后成为亲水性接枝纳米炭。使用红外光谱、碱量滴定法和元素分析对纳米炭进行分析,并通过小鼠皮下注射实验研究其淋巴示踪性。结果硝酸氧化在纳米炭表面引入了大量含氧官能团,特别是羧基,其含量从2.1 mmo.lg-1增加到15.4 mmo.lg-1;使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亲水纳米炭混悬液的平均粒径为71 nm,室温下放置考察6个月后,平均粒径无变化;用这种亲水性接枝纳米炭制备的混悬液能在4 m in内有效地对小鼠淋巴结进行染色,具有淋巴示踪特性。结论亲水性接枝纳米炭混悬液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淋巴示踪效果好且染色迅速,可望成为新一代的淋巴靶向示踪剂。 相似文献
49.
应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125I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125I重组L-天冬氨酶静脉注射后24h内,在尿、粪、胆汁中的排泄量分别占注射剂量的68.95%,4.44%和5.36%。测定血浆中^125I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浓度,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生物成像分析系统结合方法评价原药水平,由房室模型评价药物动力学参数,静注后,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初期和末端的t1/2分别为0.52-0.63h和2.39-2.76h,AUFC与剂量成正比。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的分解代谢产物主要随尿液排泄,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在大鼠中的药物热力学参数为临床试验提供了有用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构建符合互联互通成熟度五级测评要求的闭环管理示踪系统.方法 构建以临床数据中心为基础的闭环管理示踪系统,实现医院各医嘱和重点业务闭环节点的统一浏览和展示.结果 闭环管理示踪系统采用B/S体系架构,通过对各业务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和利用,设计出各医嘱和重点业务的闭环管理执行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执行人和执行时间,做到可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