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5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8篇
口腔科学   196篇
临床医学   324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6篇
综合类   375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3篇
  3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1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用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LDL—C试剂盒在BeckmanCX4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直接测定血清LDL—C含量。方法批内CV 0 37%~ 1 11% ,批间CV为 2 11%~ 3 0 2 % (n =2 0 )。平均回收率为 98 9% ,在 8 10m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TG <5 0 0mmol/L时与聚乙烯硫酸沉淀法 (X1)及Friedewald(X2 )公式计算结果相关良好 ,回归方程分别为Y =0 988X1+0 0 47,r=0 95 1,Y =0 96 1X2 +0 0 5 2 ,r=0 930。LDL—C直接测定法简单、快速 ,用血量少 ,勿需沉淀分离 ,适宜于自动化分析。  相似文献   
62.
预防全椎板切除后椎管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孔磷酸钙人工椎板预防全椎板切除后椎管再狭窄的效果。方法:以家兔为动物模型,行全椎板切除术后多孔磷酸钙人工椎板置换,大体观察、观片病理观察、CT扫描和三维结构重建,计算机图像分析定量测定椎管面积和矢状径。结果:多孔磷酸钙人区椎板节段的椎管面积和矢状径比空白节段明显增大(P〈0.01),与正常对照节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孔磷酸钙人工椎板能有效地预防椎板再生后椎管狭窄,并认为椎管狭窄与纤维  相似文献   
63.
磷酸钙作为佐剂应用在乙肝核酸疫苗中的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使用磷酸钙作为乙DNA疫苗的佐剂,诱导机体免疫反应的可能性,方法:磷酸钙与疫苗DNA制备出磷酸钙-DNA共沉物,免疫小鼠,检测外周血抗体,观察免疫应答反应,结果:磷酸钙-DNA共沉物能激发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结论:佐剂在核酸疫苗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新型大孔隙磷酸钙骨水泥(CPC)材料支架的细胞毒性和对细胞黏附、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添加甘露醇制孔剂和应用磷酸钠溶液作为CPC固化液的方法合成新型CPC材料.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在新型CPC材料浸提液中的生长增殖情况;通过电子扫描电镜测试材料孔径和细胞在材料表面上黏附生长情况;应用力学三点弯曲实验测试新型CPC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新型CPC材料的孔径值达到(267.43±118.01)μm,孔隙率为(66.15±6.91)%.新型CPC材料的最大负荷、抗弯强度和坚韧度较传统CPC均增加了约1倍(P<0.05).新型CPC材料浸提液与细胞共培养2、4、6、8d后CCK8法测试吸光度(OD)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CPC材料具有强大的生物力学性能、大孔隙、高孔隙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65.
沉淀是浓缩核酸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核酸沉淀可以改变核酸的溶解缓冲液 ,重新调节核酸在溶液中的浓度 ,还可以去除溶液中某些盐离子与杂质 ,达到纯化核酸的目的[1] 。  大分子量核酸样品的沉淀方法很多 ,操作简单、效果比较好。而小分子量DNA(特别 <5 0bp的寡聚核苷酸 )的沉淀方法往往依赖于高速或超速冷冻离心机 ,且操作步骤繁锁 ,一般实验室难以满足实验条件[2 ]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小分子量DNA沉淀方法 ZnCl2 沉淀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准确测量DNA样品的体积 ;②加入 0 .0 5倍DNA样品体积的 1mol/L…  相似文献   
66.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可增加椎体强度、解除疼痛,在脊柱疾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临床研究已证实采用磷酸钙骨水泥(CPC)作为骨填充物是种安全、可靠、生物相容性高的替代材料。但单纯CPC作骨填充物仍不理想,文章从现阶段磷酸钙骨水泥的临床应用出发,总结分析出磷酸钙骨水泥的常用方式及最新的改性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羟基磷酸钙在新骨形成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自体成骨细胞-生物陶瓷复合体并应用于大鼠颅骨极量骨缺损模型的修复。方法 300-350g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细胞-陶瓷复合体组和单纯生物陶瓷对照组,所有大鼠均在全麻及无菌条件下取棋 左侧股骨及胫骨,将骨髓冲入75cm^2培养瓶中,在诱导培养条件下进行体外扩增分化,其中实验组细胞在培养14d后消化接种于经纤维连接蛋白表面修饰的含孔磷酸钙陶瓷上继续培养15d,再将细胞-陶瓷复合体用于与细胞来源对应的大鼠颅骨极量缺损(直径8mm)的修复;而对照组仅植入经表面修饰的无细胞陶瓷,每隔 4周为1个时相点分别处死每组2只大鼠直至20周,从形态学及组织学角度观察比较颅骨缺损修复愈合情况。结果 无论X线摄片及组织切片均表明,实验组颅骨极量缺损修复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无论X线摄片及组织切片均表明,实验组颅骨极量缺损修复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以含孔磷酸钙陶瓷作为支架的自体成骨细胞移植具有明显的骨缺损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69.
CSA/α-TCP是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是以无水硫酸钙作为α-TCP基骨水泥的添加组分。无水硫酸钙具有转化为二水硫酸钙的趋势[1],在体液中的二水硫酸钙逐渐降解形成孔隙,有利于新骨长入,从而加速磷酸钙骨水泥的降解[2]。本研究旨在将其应用于临床根尖周病伴明显骨缺损的治疗,评价其  相似文献   
70.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因创伤、肿瘤或骨病等原因造成骨缺损的病人越来越多.对骨移植材料的需求大大刺激了人工骨移植材料发展,成为骨缺损修复的重要手段,并对骨修复治疗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