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884篇
  免费   18880篇
  国内免费   12392篇
耳鼻咽喉   2642篇
儿科学   3345篇
妇产科学   2246篇
基础医学   17695篇
口腔科学   2995篇
临床医学   34750篇
内科学   27522篇
皮肤病学   2770篇
神经病学   6841篇
特种医学   58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5篇
外科学   12833篇
综合类   79198篇
预防医学   20606篇
眼科学   2255篇
药学   45547篇
  386篇
中国医学   32278篇
肿瘤学   9353篇
  2024年   3000篇
  2023年   9415篇
  2022年   9191篇
  2021年   9930篇
  2020年   8216篇
  2019年   8729篇
  2018年   4944篇
  2017年   7973篇
  2016年   8367篇
  2015年   9269篇
  2014年   13705篇
  2013年   13883篇
  2012年   17411篇
  2011年   19309篇
  2010年   19094篇
  2009年   17461篇
  2008年   16443篇
  2007年   16709篇
  2006年   17997篇
  2005年   20209篇
  2004年   13251篇
  2003年   9062篇
  2002年   4714篇
  2001年   4504篇
  2000年   3498篇
  1999年   3619篇
  1998年   3406篇
  1997年   3107篇
  1996年   2553篇
  1995年   2320篇
  1994年   2019篇
  1993年   1142篇
  1992年   937篇
  1991年   841篇
  1990年   751篇
  1989年   683篇
  1988年   481篇
  1987年   356篇
  1986年   276篇
  1985年   174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载体材料结合后,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植入细胞.在术后6、12、18周进行X线片、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估.[结果]X线片显示术后6、12、18周实验组骨-肌腱结合部新生骨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骨-腱结合部愈合较早.HE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有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和类软骨细胞增生,并可见新骨形成;12周,髌腱与松质骨接触面软骨细胞移行带形成;18周,纤维软骨移行带排列更有序.Safranin 0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基质染色较深,部分骨-腱结合处可见相对浓染区;12周,基质染色范围明显减少,沿类软骨细胞走行分布;18周,类软骨细胞集中的区域染色较12周有所减退.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术后6、12、18周骨-腱结合部组织愈合明显,较对照组迅速.[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细胞增生,促进其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962.
目的:探讨人转化生长因子-β1(hTGF-β1)基因修饰山羊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髓核对山羊退变腰椎间盘的修复作用。方法:用粗针穿刺山羊L1/2~L5/6纤维环抽取髓核制作椎间盘退变模型,同时体外培养山羊自体BMSCs并分为3组:实验组以携hTGF-β1基因重组腺病毒(Ad/hTGF-β1)转染;阴性对照组以携lacZ基因腺病毒(Ad/LacZ)转染,空白对照组为未转染细胞。抽取髓核后15d,收集3组细胞与透明质酸(HA)复合为组织工程化髓核,以细针从椎间盘原穿刺孔回植入髓核中央。L1/2至L3/4依次植入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L4/5注入不含细胞的HA;L5/6不注入任何物质。术后观察24周,定期行放射学、组织学和生化检测。结果:X线片椎间隙测量显示,24周时L1/2~L4/5的椎间隙狭窄均较L5/6明显延迟(P〈0.05);4周以内L2/3间隙的X-gal染色保持阳性;组织学评估示L1/2~L4/5退变均较L5/6为轻;免疫组化示L1/2在4周内高表达hTGF-β1、CollagenⅡ和Aggrecan,但8周后L1/2至L4/5未见显著性差异;GAG定量显示整个观察期内L1/2~L4/5均高于L5/6,其含量依次为L1/2〉L2/3=L3/4〉L4/5;对4周时L1/2至L3/4髓核组织的RT-PCR显示,L1/2的hTGF-β1、CollagenⅡ及Aggrecan的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髓核回植可延缓椎间盘早期退变的进程,经hTGF-β1基因增强的组织工程化髓核对退变延缓作用尤为显著,但均无法完全逆转整个椎间盘退变进程。  相似文献   
963.
目的了解本地区大肠癌的发病特点和变化趋势,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本院病理科1995~2004年10年间经活检确诊的大肠癌病例资料,录入到Access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共检出大肠癌病例623例,其中后5年大肠癌病例378例,较前5年多133例;40岁以上564例,占全部病例的90.53%,中位年龄62岁,高峰年龄段为60—70岁组,后5年老年组病例构成比下降而中青年组上升;男352例,女271例,男女比为1.30:1;发病部位以直肠最多,占341例,其次为乙状结肠;组织学类型以管状腺癌为主,共554例,其次为黏液腺癌;入院进行手术的病例共200例,占全部病例的32.10%。结论本地区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状态,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直肠,以管状腺癌为主。中青年大肠癌发病率较老年人上升速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64.
EBV潜伏膜蛋白-1表达与鼻咽癌增殖和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鼻咽喉》2003,10(3):168-172,T002
  相似文献   
965.
庞津敏 《江西医学检验》2004,22(3):277-277,243
现将我院分离的269株革兰阴性杆菌,对产与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本源2002年7月~2003年7月,本院送检的标本中分离的菌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52株(56.50%),ESBLs阳性菌40株,占大肠埃希菌的27.63%;肺炎克雷伯菌117株(43.  相似文献   
966.
久强脑立清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重要器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久强脑立清 (JNQ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重要器官心、脑、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 4组 ,Wistar大鼠对照组、SHR组、SHR服用JNQ高剂量组 (0 5 3 0g/kg)和低剂量组 (0 2 65 g/kg) ,给药 5周。采用尾脉搏测压法测定动物血压 ;动物经组织灌流后 ,低温下快速取出心、脑、肾 ,固定于 10 %福尔马林中 ,4℃保存 ,常规组织切片 ,HE染色。结果给药前各组SHR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给药 3周和 5周后血压未见明显下降。组织病理结果显示 ,未治疗组SHR心肌细胞肥大 ,肌束间小动脉壁增厚 ,官腔变窄 ;大脑皮层血管管腔狭窄 ,管壁增厚 ,血管周围间隙增大 ;肾小球萎缩 ,有玻璃样变。上述病理性改变在经JNQ治疗 5周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以高剂量组明显。结论SHR经JNQ治疗 5周后血压未见明显降低 ,但对重要器官心、脑、肾的病变有较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67.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已广泛用于临床,效果肯定。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对10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0~14周妇女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观察流产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8.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基因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其病因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且发现妊高征发生和发展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技术,建立妊高征相关基因的检测方法,探讨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69.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病理病因虽然还没有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β-淀粉样肽(amyloid β-peptide,Aβ)是引起AD的胆碱能神经功能紊乱的主要成分。因此,Ag的产生及其对神经细胞的影响,以及寻找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其有效的治疗药物成了医药界的研究热点。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NG108-15细胞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影响,为寻找该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佐证,为研究和开发中药的新成分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体外平行对照实验。单位:广西中医学院新药开发中心,广西中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对象:实验在广西中医学院新药开发中心完成。NG108-15细胞: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提供。PNS:云南玉溪维和制药厂生产。Aβ25~35片段:德国Sigma公司产品,批号:042K49501。MTT(四甲基噻唑蓝),德国Sigma公司产品,批号:020609。cAMP(环-磷酸腺苷)日本ャマサ酱油株式会社产品,批号:00207。胚胎牛血清(FBS):由美国Hyclone公司提供,批号:0405。DMEM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产品,批号:0311。干预:NG108-15细胞培养法:含50mL/L胚牛血清、10g/LHAT、10g/L青霉素和链霉素(1:1)的DMEM培养液,置100mL/LCO2、37℃用的培养箱内培养殖,每隔一天换一次液,4d传代一次。主要观察指标:利用MTT法、细胞计数法和细胞形态学检测法观察PNS对NG108-15细胞存活率和细胞突起的改变。结果:PNS能增加Aβ25~35片段神经毒性诱导的NG108-15细胞存活率[增殖状态:(311&;#177;21)%,分化状态:(113&;#177;31)%,P&;lt;0.05,F=5.567]、细胞突起率[增殖状态:(25.66&;#177;3.65)%,分化状态:(67.97&;#177;2.47)%,P&;lt;0.05,F=6.471]和细胞突起平均长度[增殖状态:(25.66&;#177;3.09)μm,分化状态:(25.66&;#177;3.65)μm,P&;lt;0.001,F=12.641]。结论:PNS具有减轻细胞对Aβ的神经毒性反应和促进细胞突起生长的作用,表明PNS能对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发展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70.
目的 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80~100 ml/d加入10%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疗程4周.观察2组症状、体征的变化,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腹水的深度,血清K+ 和Na+,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时2组的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好转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81%,65%,P<0.05).治疗组的总胆红素(Tbil)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PT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6和IL-8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而TNF-α 2组治疗后无显著差异.血清K+和Na+ 的水平2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未见明显的腹水增加.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可使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在4周内得到明显的改善,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