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735篇
  免费   9049篇
  国内免费   7932篇
耳鼻咽喉   1168篇
儿科学   1393篇
妇产科学   1221篇
基础医学   7309篇
口腔科学   1445篇
临床医学   46574篇
内科学   14386篇
皮肤病学   770篇
神经病学   1929篇
特种医学   56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5篇
外科学   11916篇
综合类   57177篇
预防医学   17108篇
眼科学   1565篇
药学   22024篇
  249篇
中国医学   21499篇
肿瘤学   18076篇
  2024年   882篇
  2023年   3535篇
  2022年   3859篇
  2021年   4325篇
  2020年   4010篇
  2019年   4193篇
  2018年   1989篇
  2017年   3448篇
  2016年   3947篇
  2015年   4479篇
  2014年   7519篇
  2013年   7338篇
  2012年   11144篇
  2011年   11493篇
  2010年   13538篇
  2009年   12780篇
  2008年   12365篇
  2007年   12877篇
  2006年   12994篇
  2005年   15499篇
  2004年   10493篇
  2003年   9938篇
  2002年   6921篇
  2001年   6266篇
  2000年   5033篇
  1999年   5727篇
  1998年   7640篇
  1997年   6733篇
  1996年   6060篇
  1995年   4576篇
  1994年   3990篇
  1993年   1477篇
  1992年   1200篇
  1991年   1030篇
  1990年   836篇
  1989年   835篇
  1988年   231篇
  1987年   194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9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tPA抑制物活性增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以来,调节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功能是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手段之一,tPA也被直接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PA能够促进缺血或再灌注后兴奋性毒性诱导的神经元死亡,增大梗死面积。tPA的天然抑制物神经系统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物neurosrpin却能使脑梗死体积缩小,减少神经元脱失。  相似文献   
992.
枸橼酸钠抗凝是目前对高危出血患者血液净化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对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做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使之日趋简化和成熟.本文就枸橼酸钠抗凝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的运用,使心内直视手术的安全开展成为可能,但它作为一种有创性的辅助治疗措施,在对人体进行治疗的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了不小的损伤。在体外循环中,由于血液稀释及血液与异物表面接触等多种因素,激活体内应激反应,引起组织水肿、全身含水量增加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严重者可引起器官功能障碍。超滤(ultrafiltration,UF)不仅能有效地去除体外循环后体内多余的水分,浓缩血液细胞,  相似文献   
994.
早期胃癌与前哨淋巴结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是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转移淋巴结的清扫,尤其是微转移灶的清除,是胃癌根治的关键。广泛性淋巴结清扫(extended lymph node dessiction, ELND)一直深受胃肠肿瘤外科学者的推崇,随着胃癌早期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如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近年早期  相似文献   
995.
王玫  胡晓红 《山东医药》2006,46(13):84-85
近年来,双腔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使中毒患者能够得到快速、充分的血液灌流。但在穿刺静脉过程中,易误入相应的动脉,造成血肿、大出血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形成假性动脉瘤。2002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共发生股静脉插管误入股动脉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手术患者凝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BS)对机体凝血状态和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大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自体输血组(BS组)和异体输血组(异体组)各20例,术中分别采用BS及输异体血,分别于术前、输血后1h及输血后24h测定血常规、APTT、PT、FIB及ACT;流式细胞仪测定输血后第1天、第5天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值及NK细胞。结果输血后1h两组APTT、PT、ACT均延长,FIB和PLT计数均降低(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元显著性差异(P〉0.05)。异体输血组输血后第1天和第5天CD3^+、CD4^+、CD8^+、NK变化显著低于BS组(P〈0.01);BS前后上述指标元明显变化(P〉0.05)。结论.BS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与异体输血相似,大量回输时应注意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BS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元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7.
董爱兰  李太峰 《山东医药》2006,46(17):65-66
原发性肝癌(HCC)易发生肝内转移及血行转移.早期判断血行转移对于估计预后及评估手术价值具有较大意义.正常成人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主要来自肝脏,来自骨组织的ALP一般少于总活性的一半.现已知人体含肠型(IALP)、胎盘型(PALP)、生殖细胞型(GALP)和非特异组织型(TUALP)ALP.其中TUALP在基因表达后经过不同的修饰形成肝、肾、骨等次级同工酶;外周血清中IALP含量很少.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42例HCC患者外周血中IALP mRNA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其与血行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造影剂肾病是医院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但到目前为止。对已发生的造影剂肾病尚无有效治疗。本文就如何有效地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变性高效液相联合测序及酶切检测广西葡萄糖262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基因型;伊曲康唑在恶性血液病系统性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玻片法单人份免疫分型试剂盒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大剂量化疗和脐血支持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复方青黛、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缓解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000.
丁螺环酮在社交焦虑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影响强迫症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神经衰弱疗效观察;53例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36例临床分析;血浆置换联合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来氟米特在狼疮性肾炎维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中期研究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