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8篇
  免费   1289篇
  国内免费   612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195篇
妇产科学   177篇
基础医学   2044篇
口腔科学   187篇
临床医学   1245篇
内科学   2408篇
皮肤病学   183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2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343篇
综合类   4768篇
预防医学   6943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4369篇
  14篇
中国医学   307篇
肿瘤学   774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531篇
  2022年   516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774篇
  2012年   1015篇
  2011年   1140篇
  2010年   1242篇
  2009年   1334篇
  2008年   1513篇
  2007年   1498篇
  2006年   1578篇
  2005年   1493篇
  2004年   1481篇
  2003年   1406篇
  2002年   1170篇
  2001年   971篇
  2000年   708篇
  1999年   534篇
  1998年   405篇
  1997年   410篇
  1996年   341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预防接种后过敏性皮疹的发病特征,为接种疫苗后过敏性皮疹的报告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中诊断为过敏性皮疹的病例。结果龙岩市2009-2013年共报告过敏性皮疹83例,均分类为异常反应。男女性别比为0.9:1;≤1岁、1岁、≥8岁儿童分别占45.8%、20.5%、19.3%。发生在接种后≤1天的占88.0%。过敏性皮疹病例中,疫苗种类构成比占前三位的是麻疹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和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结论过敏性皮疹多发生于接种疫苗后24h内,需加强接种后1天内的观察;规范接种疫苗后过敏性皮疹的诊断和报告,过敏性皮疹的监测报告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4种疫苗引起小鼠异常毒性检查中腹膜刺激症状的原因。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三部)"异常毒性检查法"项下规定,除阳性对照组(0.6%冰醋酸溶液)的给药剂量为每只0.2 ml外,其余组剂量均为每只0.5 ml,每组5只小鼠,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分别进行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简称甲肝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简称乙肝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简称流感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疹疫苗)、阴性对照(0.9%氯化钠注射液)、阳性对照的ICR小鼠异常毒性检查;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的ICR和昆明种小鼠异常毒性检查;甲肝疫苗、吸附前甲肝疫苗、吸附后甲肝疫苗、氢氧化铝佐剂、0.1%甲醛溶液、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的ICR小鼠异常毒性检查。观察出现腹膜刺激的动物数、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其他异常表现以及7 d后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和阳性对照均致35只小鼠出现腹膜刺激,出现时间在15只小鼠出现腹膜刺激,出现时间在115 min,消失时间除阳性对照外均在30 min内,麻疹疫苗和阴性对照均未引起腹膜刺激;甲肝疫苗和流感疫苗均致所有ICR和昆明种小鼠出现腹膜刺激,出现时间在115 min,消失时间除阳性对照外均在30 min内,麻疹疫苗和阴性对照均未引起腹膜刺激;甲肝疫苗和流感疫苗均致所有ICR和昆明种小鼠出现腹膜刺激,出现时间在15 min,消失时间在85 min,消失时间在810 min;甲肝疫苗、吸附后甲肝疫苗、氢氧化铝佐剂和阳性对照均致所有小鼠出现腹膜刺激,出现时间在110 min;甲肝疫苗、吸附后甲肝疫苗、氢氧化铝佐剂和阳性对照均致所有小鼠出现腹膜刺激,出现时间在15 min,消失时间除阳性对照外均在12 min内,全部小鼠均无其他异常表现且体质量正常。结论:疫苗中的氢氧化铝佐剂可能是导致小鼠腹膜刺激症状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3.
陈超  蔡棣  田浤  高向东 《药学进展》2014,(6):426-431
抗细胞因子疫苗是针对疾病相关细胞因子而设计与构建的一类能激发体液免疫应答的主动免疫治疗性疫苗,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疗法。目前研究与开发的抗细胞因子疫苗主要有2种类型,一种是通过偶联载体或直接修饰为细胞因子引入外源表位而构建的蛋白疫苗,另一种则是可表达细胞因子免疫原的核酸疫苗。这两类疫苗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显现出治疗活性。简介各类抗细胞因子疫苗及其作用机制,综述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细胞因子疫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4.
预防接种是目前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媒体对各类疫苗事件的曝光,人们越来越关注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接种问题。虽然各地不断出台和修改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院预防保健科成立于2006年,截止到2014年3月共接种疫苗16万余人。现将安全接种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张振国  孙丽 《河北医药》2014,(3):425-427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乙脑病毒引起,通过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夏秋季为发病季节高峰。本病发病急,病情重,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公众,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部分重症患者病后留有后遗症,无特异性有效疗法。全球均有乙脑病例发生,在拥有30亿人口的亚洲,JE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引起病毒性脑炎的首要原因。据估计,乙脑病毒每年至少引起50000例临床新发病例,其中大部分为≤10岁儿童,并导致10000例死亡患者,15000例长期神经、精神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上海医药》2014,(8):2-2
近日,英国声桥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展胰腺癌疫苗的临床试验。 研究人员将一位64岁的胰腺癌患者纳入试验。去年10月份该名患者被诊断胰腺癌,并于圣诞前夕进行了手术。研究人员2周前为其进行了第一次疫苗注射。首次注射为每隔两天进行三次注射。然后将剂量减少到一周,在两年的治疗期内逐渐减少到每隔3个月注射1次。  相似文献   
997.
陈贤希  陈波 《中国药业》2014,(10):22-23
疫苗管理中人员、房屋设备、管理制度、疫苗验收、贮存、养护、应用、说明书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疫苗管理与应用等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98.
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可行手术根治性切除,晚期对放化疗均不敏感。随着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晚期RCC的免疫治疗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本文综述近年晚期RCC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9.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公司)生产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乙脑疫苗)是通过WHO预认证的国际项目产品。无菌分装工艺作为乙脑疫苗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的核心部分将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期达到更好的预防和控制麻疹。方法采用回顾性对30例成人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成人麻疹大多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全身中毒症状重,高热且持续时间长,常累及肝脏、心脏、肺部,有一少部分表现为成人麻疹不典型综合征,后者更容易误诊,一般治疗效果好。结论麻疹发病年龄后移,特别是成人麻疹临床症状重,应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易感者及时加强麻疹疫苗接种,以期达到预防和控制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