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07篇
  免费   4602篇
  国内免费   2382篇
耳鼻咽喉   1277篇
儿科学   903篇
妇产科学   754篇
基础医学   2964篇
口腔科学   1121篇
临床医学   8344篇
内科学   4665篇
皮肤病学   435篇
神经病学   677篇
特种医学   32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7篇
外科学   6950篇
综合类   18548篇
预防医学   2989篇
眼科学   480篇
药学   5813篇
  106篇
中国医学   2438篇
肿瘤学   12499篇
  2024年   450篇
  2023年   1765篇
  2022年   2196篇
  2021年   2362篇
  2020年   1736篇
  2019年   1654篇
  2018年   923篇
  2017年   1404篇
  2016年   1688篇
  2015年   1770篇
  2014年   2820篇
  2013年   2681篇
  2012年   3553篇
  2011年   3942篇
  2010年   3754篇
  2009年   3756篇
  2008年   4689篇
  2007年   3864篇
  2006年   3651篇
  2005年   4039篇
  2004年   3365篇
  2003年   3071篇
  2002年   2541篇
  2001年   2286篇
  2000年   1840篇
  1999年   1446篇
  1998年   1279篇
  1997年   1248篇
  1996年   1066篇
  1995年   841篇
  1994年   656篇
  1993年   410篇
  1992年   395篇
  1991年   351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285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淋巴管型着色芽生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2岁男性农民,左手臂沿淋巴管排列损害4年。损害由结节和时间 红色浸润斑块覆污秽色痂组成,部分损害表面有黑点。临床表现酷似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直接镜检和组织病理见棕色厚壁孢子,培养证实病原菌为卡氏支孢霉。诊断为卡氏支孢霉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分析T1期(肿瘤直径<2cm)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绝经前后在肿瘤大小、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率和数目。方法:常规病理检验以及应用免疫组化、HE法分别测定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者的ER、PR。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上无明显差异,但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浸润导管癌的百分比为 84. 7%,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浸润导管癌百分比为 62. 2%,经χ2 检验,P<0. 01。两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39. 3%和 25. 5%,经χ2 检验,P<0. 01。两组ER和PR阳性伴淋巴结转移的比例经χ2 检验,P<0. 0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在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率及数目、ER、PR阳性伴淋巴结转移上有显著性差异。对于T1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均应行癌肿切除伴Ⅰ、Ⅱ级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64.
我们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已发现,鼻咽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均存在显著的染色体不平衡。本研究以染色体缺失率较高的16p为研究对象,构建其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mzygosity,LOH)图谱,为进一步定位和克隆鼻咽癌转移相关抑癌基因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外科干淋巴结清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进展期右半结肠癌32例患者行外科干淋巴结清扫,并将所得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染色检测及癌胚抗原(CEA)、上皮抗原(EMA)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微转移检测。结果常规病理外科干淋巴结转移率9.4%(3/32)。CEA、EM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2%(10/32)及37.5%(12/32),CEA和EMA联合检测阳性率46.9%(15/32)。DukesB、C期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率分别为29.4%(5/17)及66.7%(10/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期右半结肠癌外科干淋巴结行CEA、EMA免疫组化微转移检测,有利于更精确地了解淋巴结转移范围。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合介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癌的疗效。方法42例腹膜后转移癌患者先行腹腔动脉灌注化疗(TAI),TAI后或2次TAI之间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6MVX线等中心非共面旋转照射,隔日1次,常规外照射DT 40 Gy后补量2~3次;以前未行外照射的7~8次,总量DT 35~45 Gy。结果总有效率67%,完全缓解率43%,治疗过程中消化道反应Ⅰ~Ⅱ度25例,Ⅲ度6例;骨髓抑制:Ⅰ~Ⅱ度19例,Ⅲ度2例。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合TAI治疗腹膜后转移癌疗效好,缓解快,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区域淋巴结微转移作为食管癌TNM分期补充参数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取术前未经放或化疗的食管癌手术标本22例,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检测癌组织MVD,区域淋巴结作常规HE染色和抗细胞角蛋白(CK)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和微转移。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MVD平均值为41.6±14.32。MVD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术后早期复发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CK免疫组化染色使淋巴结阳性率从30.11%提高至42.05%。N0期CK( )患者与N1期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40.0%和42.86%(P>0.05)。结论微血管密度和区域淋巴结微小转移是食管癌的重要预后因素,分别作为食管癌分期T、N因素的补充参数,对预示食管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唐阳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87-187
完全性葡萄胎的发生概率约为0.078%,该症不仅侵犯局部还有远处转移的潜在危险。由于患葡萄胎的子宫大而软,清宫时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为使患者积极配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很为重要。2000年4月至2005年6月期间,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此类患者3例,成功地施行清宫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金轶  朱昊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6):5487-5487,5489
下肢淋巴水肿临床上较为常见,明显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临床上一般通过病史、症状和体征采用排除法对该病作出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易漏诊、误诊。目前仍公认为诊断金标准的淋巴管造影操作困难,临床应用日渐减少。笔者对18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行双功彩超检查,并探讨其在淋巴水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