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81篇
  免费   1850篇
  国内免费   593篇
耳鼻咽喉   83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469篇
口腔科学   178篇
临床医学   3510篇
内科学   666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604篇
特种医学   35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713篇
综合类   4410篇
预防医学   4111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1304篇
  10篇
中国医学   718篇
肿瘤学   220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806篇
  2013年   748篇
  2012年   1077篇
  2011年   1280篇
  2010年   1280篇
  2009年   1345篇
  2008年   1386篇
  2007年   1386篇
  2006年   1284篇
  2005年   1289篇
  2004年   1075篇
  2003年   890篇
  2002年   945篇
  2001年   833篇
  2000年   587篇
  1999年   557篇
  1998年   474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430篇
  1995年   344篇
  1994年   320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价应用碘化油及四氧化三铁(Fe3O4)微球栓塞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行超选择插管栓塞原发性巨块型肝癌246例,分两组,以碘化油6-27 ml+Fe3O4250μm,丝裂霉素(10 mg),5-Fu 250 mg混悬液栓塞,主干应用明胶海绵栓塞126例,选择同期常规剂量碘化油及明胶海绵治疗巨块型肝病120例作为对照组,碘化油用量6-27 ml,分析两组术前后病灶大小变化,近期有效率及生存率。结果碘化油及Fe3O4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碘化油组,碘化油及Fe3O4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42.7%、31.2%,而碘化油组分别为53.8%、14.9%、12.6%。结论碘化油及Fe3O4微球治疗巨块型肝癌较碘化油栓塞组疗效有明显提高,可视为治疗巨块型中晚期肝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LEKSELL-C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LEKSELL-C型伽玛刀治疗,均沿三叉神经走行在三叉神经根近桥脑处选择双靶点治疗.中心剂量75~85Gy,50%等剂量线限定靶点.结果 随访3~11个月,疼痛消失时间平均在术后3.5个月.按疼痛缓解评分,在随访时点,总有效率为96%.结论 LEKSELL-C型伽玛刀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endovascular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 (TAO). Methods Sixteen patients (18 limbs) with 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 were treated by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plasty (PTA). Results Angiographic success on the limb basis was achieved in 15 of 18 treated limbs and the initial technical success rate was 83.34%. Doppler anklebrachial index (ABI) increased from 0.33±0.16 to 0.79±0.23 one week after PTA. The follow-up time was 2~24 months, the average time was 10.84 months. The 3-month, 12-month accumulated primary patency rate were 81.33% and 60. 2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TA is effective primary invasive treatment for 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 yielding acceptable primary clinical success with a low complication rate and resulting in moderate long-term clinical patency and a high limb salvage rate.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性,59岁。因“腰痛10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痛、麻木20d”于2006年8月4日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外伤或其他诱闲出现腰背部疼痛,站立负重、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稍缓解。20d前腰痛加重,井向右下肢放射,有麻木感,下肢无力、行走困难。1周前曾在外院就诊,行MRI检查示L3/4~L5/S1水平椎管内异常信号、L4椎体I度滑脱、L3/4~L5S1椎间盘膨出。  相似文献   
45.
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的静止滤线栅伪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滕皋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1):1249-1251
目的通过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的采样频率和栅密度频率,提出尽可能有效避免滤线栅伪影出现的抑制方法。方法实际测试不同栅密度的滤线栅与不同规格的成像板(IP)匹配使用,得到不同效果的图像;模拟2种信号频率(即2种栅密度的滤线栅),采用3种采样频率[6、8、10图像空间分辨率(pixels/mm)],得到不同的模拟图像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模拟图和实际图像,发现在采样频率正好等于信号频率的2倍时,可以得到正确的信号频率,图像清晰,无混淆现象。栅密度〈4LP/mm时,可较好地与14in×14in、10in×12in(1in=2.54cm)IP匹配使用。结论CR系统与普通IP匹配使用合适的采样频率和栅密度频率,可以有效避免滤线栅伪影出现。  相似文献   
46.
肢体创伤性动脉病变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介入放射方法诊断治疗肢体创伤性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 8例肢体动脉创伤伴有远端肢体缺血改变,其中2例伴大出血,伤者接受了选择性患肢动脉造影检查;7例随后进行了动脉病变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动脉分支或主干栓塞、动脉内溶栓和血管内支架置放。结果 血管造影精确显示了动脉破裂、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或动脉内膜损伤等病变性质。3例假性动脉瘤、3例动脉血栓病变综合应用介入治疗方法取代外科手术获得满意疗效。1例溶栓后证实动脉破裂和1例造影证实动静脉瘘后转手术治疗。结论 介入放射与外科方法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肢体动脉创伤的诊断治疗水平,有效挽救伤者肢体和生命。  相似文献   
47.
病毒性脑炎系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可同时侵犯脑膜和脑实质的感染性疾病,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CSF)检验。但是许多病例不能获得病毒学和免疫学证据,影像学表现成为日益重要的诊断信息[1]。现报道1例经CT及MR I辅助确诊的双侧小脑中脑病毒性脑炎。1病例资料男,38岁。因发热、咳嗽5天,头痛、呕吐、言语不清3天,步态不稳1天入院。患者5天前因劳累出现发热,体温达40℃,咳嗽、咳白痰;3天前出现头痛,以前额明显,无颈项疼痛及明显头晕,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言语不清。发病初期曾于我院门诊查头颅CT未见异常,予清开灵…  相似文献   
48.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史料(第二辑)》于2007年10月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出版。该史料集的内容由历史部分及本年度主要学会活动两部分组成。在历史部分中收录了曾于放射学会任职的已故老一辈专家59位。内容主要有他(她)们青年时期与成名后的照片及任职经历等。相信这些老专家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作风将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9.
X线摄影检查方法是一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治疗的结果,检查中所用时间的长短更是医患双方密切关注的事情,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用最短时间照出高质最的X光片是放射技术工作者的目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听觉丧失者、老年人或因疾病导致听力降低者,在X线检查时不能按摄影师的要求配合而造成影像质量不佳,即影响诊断又耽误患者的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