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28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超声诊断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退变)的一些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36例37个膝关节及关节置换术患者4例4个膝关节,共41个膝关节.术前1周行超声检查,超声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或大体标本肉眼所见结果对比.对超声误诊、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34处病灶,超声诊断真阳性病灶87处,假阳性病灶8处,假阴性病灶47处,真阴性病灶92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9%、92.0%、76.5%.超声对软骨退变的分期与关节镜分期相关(r=0.703,P<0.01),但有59处病灶(59/234,25.2%)两者分期不符.影响超声诊断准确性的因素主要包括(1)病变部位,(2)病变程度,(3)临床治疗过程,(4)一些与超声成像原理有关的一般性影响因素.结论 超声检测膝关节软骨退变操作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多.正确认识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声像图,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52.
大多数人的眼表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微环境的改变与眼表健康状态密切相关。16S rDNA/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对眼表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人类眼睛,尤其是结膜直接暴露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了解眼表菌群是否存在可识别的微生物群差异非常重要,这些差异有助于解释眼表疾病的地理多样性。该文为应用16S rDNA/rRNA高通量测序对眼表疾病地理多样性进行阐释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3.
黔东南地区鱼类区系及其地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黔东南地区各主要河流实地考察的结果及前人积累的资料,对黔东南地区的鱼类区系组成、形成原因及其在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地位作了探讨,认为黔东南地区正处在东洋区南亚亚区和南东亚亚区的交替地带,其中打狗河应属于南亚亚区的云贵高原东部鱼类区系,沅江清水江和都柳江应分别归于南东亚亚区的华东小区和华南小区;同时,还特别讨论了云贵高原东部地区一些特殊鱼类类群的发生和发展,指出云贵高原东部地区的鱼类区系成份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54.
《现代养生》2010,(8):F0004-F0004
河北省北戴河疗养院,又称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河北省传统医学医疗保健中心),位于有“夏都”之美誉的著名旅游避暑胜地——北戴河,座落于海滨东经路198号,北连东经路,南通海浴场,南大门距海水浴场不足50米,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院内苍松翠柏。  相似文献   
55.
我国流行性出血热地理流行病学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描述、血清学及地理流行病学等研究方法查明了我国以县为单位的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分布、流行强度和疫区类型。从50年代至1986年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分布于25个省、市、自治区的1257个县(市、旗),其中1980年以前633个,1981~1986年新发病县624个,6年中疫区范围扩大了近一倍。三种类型的流行性出血热疫区中,以家鼠型扩大最为显著,1980年仅20个县(占疫区总数的3.73%),1986年增至288个(26.77%);混合型疫区也由98个(18.18%)增至267个(24.81%);而野鼠型则相对稳定。本文还对捕获的25万余只小兽进行检测,查出4目8科37种动物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研究内容,并在论证流行性出血热的多宿主性的同时指出其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种类是有限的。此外,还在尚无病例报告的111个县(市、旗)检出了带毒宿主动物,证明这些为流行性出血热的潜在疫区。本文也分析了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尤其是野鼠型)分布与地势、降水量、水系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关系,提出了防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地理距离对中国一个山区省结核病人延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中国一个山区省一云南的129个县。目的:说明病人延误与病人到当地县级结核病(TB)中心的距离之间的关系。设计:对2005年登记的10356例新涂阳结核病人的电子病历进行研究。结果:总延误的中位数是71d(四分位数间距(IQR)为38~128),病人延误中位数为60d(IQR为28~111),相对较短的医疗系统延误中位数为4d(IQR为2~138)。农民和经济状况差的年长者(〉40岁)与时间较长的病人延误明显相关。延误的风险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对相对较短的病人延误的影响更强。以距离的第一四分位数为对照组,短期病人延误(≤60d)后续的四分位数的风险比分别为0.61(0.57~0.65),0.30(0.28~0.33)和0.15(0.14~0.17),长期病人延误(〉60d)后续的四分位数的风险比分别为1.04(0.94~1.17),0.69(0.63~0.77)和0.43(0.39~0.47)。结论:居住在边远地区的病人需要支持以克服地理距离带来的困难,这个困难对疾病早期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7.
从1989年开始,陕西师范大学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和西安电力中心医院等单位,一直从事医学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团队负责人葛淼研究员,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实验室主任、健康地理研究所所长,地理学和区域环境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医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58.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Bologna University)是全欧洲第一所大学,建立于1088年,被誉为“学术之母”,当时以法律和医学两个专业著称,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省,地处“意大利的十字路口”——正是这种百年不变的古老的地理优势使博洛尼亚的经济和文化更加繁荣。这所欧洲古老的大学见证了欧洲医学文明的诞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9.
地理抽样单元面积对疾病空间分布量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理抽样单元面积大小对疾病空间分布概率模型及其量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模型模拟的指标模拟方法,观察地理抽样单元面积由小到大变化时,概率模型类型及其参数和量化统计指标是否变化。[结果]随着地理抽样单元面积的变化,概率模型类型及其参数和量化统计指标也随之变化。[结论]疾病空间分布的概率模型及其量化统计指标是空间尺度的函数,具有空间尺度依赖性,应用时必须根据研究目的事先确定空间尺度;疾病空间分布的概率模型及其量化统计指标存在空间尺度依赖的缺陷,应建立不依赖空间尺度的疾病空间相关-自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为COVID-19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20年1月21日至3月23日中国258个城市的COVID-19发病率、人口流动(湖北省武汉市迁入)、社会人口学、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揭示COVID-19流行的空间异质性,识别热点区域。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合线性回归模型,探讨空间异质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2020年1月21日至3月23日,258个城市累计报告29 789例COVID-19病例,COVID-19流行总体呈空间聚集性(Moran’s I=0.436,Z=25.363,P<0.001)。各地的百度迁徙指数(武汉市迁入)与COVID-19发病关联有统计学意义(t=14.550,P<0.001),百度迁徙指数表现出正向效应(β:0.564~0.565)。结论中国COVID-19流行存在空间异质性,武汉市人口迁入多的地区报告发病水平更高。对新发传染病的时空特征理解有助于疾病流行的早期预警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