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49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2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学特点。方法分析1992~2006年该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结果在33721例行胃镜检查患者中检出消化性溃疡5291例(15.69%),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346例(44.34%),胃溃疡2574例(48.65%),复合性溃疡371例(7.01%);溃疡患者男性4322例(81.69%);女性969例(18.31%),男女之比为4.46∶1.00。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好发年龄段均为21~40岁。结论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中藏族检出率高于汉族,男性高于女性;藏族以胃溃疡为主,汉族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检出长期变化趋势为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birth weight infant, ELBWI)不同时期神经发育损害发生的变化趋势。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2005年10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收治并救治成活的VLBWI和ELBWI, 纠正胎龄18~42个月, 完成贝莉婴儿发育量表-Ⅱ(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Ⅱ, BSID-Ⅱ)的患儿有143例, 按入院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5年10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入院的患儿, 共54例;第二阶段为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入院的患儿, 共89例。比较两个阶段患儿的神经发育预后情况。结果 两个阶段的研究对象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及分布上均相似。第一阶段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得分(88.6±19.2)显著低于第二阶段(97.0±14.6)(P=0.004);第一阶段患儿智力发育指数<70的发生率(14.8%)显著高于第二阶段(3.4%)(P=0.014)。第一阶段患儿总体神经发育损害的发生率(22.2%)高于第二阶段(13.5%), 脑瘫发生率(9.3%)高于第二阶段(2.3%), 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得分(83.6±16.1)低于第二阶段(85.0±13.6), 心理运动发育指数<70分的发生率(16.7%)高于第二阶段(12.4%), 但这几个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生和家长均应重视VLBWI和ELBWI的出院后随访及早期干预, 以改善患儿的神经发育预后。  相似文献   
3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也随之发生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脑卒中在死因中的构成比和死亡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解脑卒中死亡新的变化趋势,我们对2004-2012年高密市脑卒中死亡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甲状腺疾病,探讨甲状腺疾病在检出率、构成比及性别比的发展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1~2014年我院超声检查甲状腺疾病检出率为87.55%,男、女发生比例为1∶5.66,女性检查阳性率高于男性;超声检查男、女甲状腺疾病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均以51~60岁所占比例最高,平均构成比30.15%;检查病例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发病率为68.08%,虽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始终高于甲状腺弥漫性疾病以及二者疾病并存患者。结论甲状腺疾病的超声检查阳性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女性高于男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发病率高于甲状腺弥漫性疾病及二者疾病并存患者。  相似文献   
35.
36.
病例-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身病例对照设计(如病例交叉设计、自身对照病例系列研究)虽然能控制不随时间变化的混杂因素(可测量或不可测量的)的影响,但是不能控制暴露时间变化趋势所带来的混杂.双向病例交叉设计可以控制暴露时间变化趋势.但是在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中,疾病状态通常影响后续的药物使用,因此这种双向病例交叉设计往往不适用.Suissa 提出的病例-时间-对照设计将病例交叉设计和病例对照设计相结合,很好地控制了暴露的时间变化趋势所带来的偏倚.但是当病例组和对照组不能良好地匹配时,可能会引入新的选择偏倚.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研究设计方法“病例-病例-时间-对照设计”,该研究设计是“病例-时间-对照设计”的衍生,即在选择对照组时并不采用外部对照,而是将未来病例作为当前病例的对照,从而避免了暴露的时间趋势所带来的混杂.文后还通过实例分析,对此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中国各省市区人口预期寿命。方法通过1982~2010年4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城市、镇、乡、村的男女的预期寿命;同时通过五普和六普数据计算出各省市区男女的预期寿命表;并对2000年和2010年各省市区的出生时预期寿命分别做系统聚类分析,并分别将其预期寿命为因变量(应变量),粗死亡率(CDR)、婴儿死亡率(IMR)、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海拔、纬度等为自变量(协变量),分别作逐步回归分析。同时绘制中国各省市区的地理分布图谱,了解不同地理区域中的分布特点和趋势变化。结果中国人口预期寿命30年来呈逐步提高的趋势,预期寿命1982年为68.43岁,2010年为78.16岁。目前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生时期望寿命女性高于男性的差距不断扩大,1982年为2.92岁,2000~2010年10年间出生时预期寿命中国平均增长5.13岁,增幅最大的为内蒙古7.27岁和贵州7.62岁。结论在期望寿命偏低的情况,IMR为决定因素,要提高预期寿命,降低IMR是最快的措施。当预期寿命达到一定高度时GDP不再起作用,而海拔的影响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8.
苏可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051-4052
目的:对比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动态血糖变化趋势。方法:采取动态血糖监测技术(CGMS)对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餐后2 h血糖、全天平均血糖值、血糖波动系数、持续高血糖时间比、持续低血糖时间比均显著高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凌晨3点血糖和血糖最低值显著低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P<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三餐后血糖达峰值时间显著长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P<0.01)。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基线空腹血糖值相同的情况下,两种疾病的动态血糖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有必要采用CGMS技术反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波动水平,针对患者具体血糖动态变化趋势采取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研究近30a马来西亚西部地区眼球摘除术和眼内容物摘除术的数据统计和手术适应证,观察其近30a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回顾研究20a(1985/2004)在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接受眼球摘除术和眼球内容摘除术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及其手术适应证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160名患者中,85例单眼行眼球摘除术,75例单眼行眼内容摘除术,患者平均36.4岁(6mo~90岁).全眼球炎(26.9%)和视网膜母细胞瘤(18.8%)是眼球摘除术和眼球内容摘除术共同的病因,72.0%因眼部感染行眼球摘除术,51.8%因眼部肿瘤行眼内容摘除术.与30a前的统计数据相比较,我们医院近30a的眼球摘除率显著降低,因青光眼和眼创伤疾病导致眼球摘除的数量显著减少,而因感染和疼痛性盲眼导致的眼球摘除数量则有显著增加.结论:全眼球炎和眼内肿瘤是眼球摘除术的主要手术适应证,尽管现在在我国需要行眼球摘除术的病例数量较以前有显著降低,但手术适应证比例的变化提示我们,在马来群岛眼部的护理仍需要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40.
1985-2006年江西省7岁以下农村儿童体格生长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985~2006年江西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变化趋势。【方法】1985年和2006年两次调查江西省农村儿童进行体格发育状况,共分22个年龄组比较江西省农村儿童21年来体重、身高和头围变化趋势。【结果】2006年江西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水平1985年明显改善,表现为明显生长发育长期趋势。男女童增长幅度基本相同,其中男童体重、身高和头围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0.76 kg、3.0 cm和0.8 cm,女童分别为0.78 kg、3.2 cm和0.8 cm;男女童体重增长值12月以后保持较稳定水平;男童身高增长3岁以后趋于稳定,女童身高21月后增长幅度基本一致;头围增长除0月~组变化幅度小,其余各年龄组增长幅度各有高低,无明显在年龄递增趋势。【结论】当前江西省农村儿童生长发育仍处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但年长儿童体重增长尚显不足,尚需继续加强农村儿童保健工作,充分发挥儿童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