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37篇 |
免费 | 2389篇 |
国内免费 | 218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7篇 |
儿科学 | 211篇 |
妇产科学 | 310篇 |
基础医学 | 2669篇 |
口腔科学 | 378篇 |
临床医学 | 2431篇 |
内科学 | 3290篇 |
皮肤病学 | 209篇 |
神经病学 | 529篇 |
特种医学 | 57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8篇 |
外科学 | 2303篇 |
综合类 | 7239篇 |
预防医学 | 862篇 |
眼科学 | 343篇 |
药学 | 1799篇 |
48篇 | |
中国医学 | 361篇 |
肿瘤学 | 31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633篇 |
2023年 | 1197篇 |
2022年 | 1388篇 |
2021年 | 1708篇 |
2020年 | 1393篇 |
2019年 | 984篇 |
2018年 | 486篇 |
2017年 | 616篇 |
2016年 | 727篇 |
2015年 | 785篇 |
2014年 | 932篇 |
2013年 | 996篇 |
2012年 | 1245篇 |
2011年 | 1427篇 |
2010年 | 1339篇 |
2009年 | 1470篇 |
2008年 | 1419篇 |
2007年 | 1255篇 |
2006年 | 1253篇 |
2005年 | 1261篇 |
2004年 | 978篇 |
2003年 | 635篇 |
2002年 | 490篇 |
2001年 | 476篇 |
2000年 | 407篇 |
1999年 | 328篇 |
1998年 | 293篇 |
1997年 | 237篇 |
1996年 | 208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106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新近发现和被认知的非编码RNA,在多种疾病中具有生物标志物作用和生物学功能.目前环状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提示环状RNA有可能成为SLE患者诊断及治疗上有意义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基于较新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环状RNA CDR1as在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就诊的20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就诊的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R1as的表达水平,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CDR1as对AS的诊断价值。结果 CDR1as在AS患者组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R1as对AS诊断性能的曲线下面积为0.827(P<0.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和85%。结论 环状RNA CDR1as在A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外周血中CDR1as表达水平对AS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能成为AS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膜相关鸟苷酸激酶包含WW和PDZ结构域2-反义RNA 3(MAGI2-AS3)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南通大学附属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NSCLC患者,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lncRNA MAGI2-AS3表达,分析lncRNA MAGI2-AS3表达与NSCLC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根据lncRNA MAGI2-AS3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高lncRNA MAGI2-AS3表达组(≥lncRNA MAGI2-AS3表达均值)和低lncRNA MAGI2-AS3表达组(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人喉癌细胞系Hep-2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及其与RNA编辑酶1(RNA-dependent adenosinedeaminase1,ADAR1)的相关性.方法以Hep-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研究钾离子通道特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阻断钾离子通道前后Hep-2细胞ADAR1 mRNA的表达.结果 Hep-2细胞膜的静息膜电位为(-29.8±1.9)mV,在钳制电压-40 mV,阶跃电压在-80~ 80 mV,记录到一种跨膜电流,该跨膜电流具有电压依赖、外向整流特性,该电流在延迟25ms后最大激活,800 ms内不失活,可被阻断剂TEA阻断.Hep-2细胞钾离子通道被TEA阻断前后ADAR1mRNA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Hep-2细胞膜上存在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此钾离子通道可能和ADAR1 mRNA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sa_circ_0013958、hsa_circ_000028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黑龙江省医院就诊的肺腺癌患161例,另于体检中心招募健康志愿者50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外周血hsa_circ_0013958、hsa_circ_0000284的表达。分析血液与肿瘤组织中circRNA表达的相关性,及circRNA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ROC曲线评估二者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腺癌患者外周血hsa_circ_0013958表达量高于正常组,hsa_circ_0000284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腺癌患者血液和肿瘤组织的表达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0.785,均为高度正相关。hsa_circ_0013958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正相关,hsa_circ_0000284表达与肿瘤最大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hsa_circ_0013958诊断肺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hsa_circ_0000284...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富含丝氨酸和精氨酸的剪接因子6(serine and arginine rich splicing factor 6,SRSF6,又称SRp55)作为RNA剪切因子在大鼠胰腺β细胞中对胰岛素分泌影响的具体机制。方法 通过改进的RNA结合蛋白免疫共沉淀高通量测序(improved 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iRIP-seq)技术在大鼠胰岛细胞中鉴定SRSF6调控的基因及功能通路,对SRSF6直接作用的靶标和调控通路及可变剪接事件进行鉴定。结果 SRSF6富集性地结合编码区和内含子区域,KEGG分析发现SRSF6结合的靶标在胰岛素信号通路显著富集。结论 SRSF6可能通过与胰岛素通路相关重要基因的m RNA前体结合,调控它们的剪接和加工,进而成为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物5(LncRNA-GAS5)、乳酸脱氢酶(LDH)表达与胶质瘤放射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行放射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112例,通过检测机体LncRNA-GAS5、LDH表达水平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截止随访时间点112例患者死亡43例,生存69例,两者间lncRNA-GAS5、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lncRNAGAS5表达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呈负相关(P <0.05),LDH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则呈正相关性(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lncRNA-GAS5、LDH联合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放射治疗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明显高于LDH曲线下面积(P <0.05);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及lncRNA-GAS5、LDH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放射治疗后预后不良有关(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3 cm、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构建基于通用真核表达载体的人神经病靶标酯酶双链RNA的稳定表达载体。方法在正义和反义引物两端分别加上EcoRⅠ和BamHⅠ的识别位点扩增得到神经病靶标酯酶活力域序列,构建含有目标基因的倒置重复序列的双链RNA表达载体pcDNA.NTE.dsRNA,酶切分析鉴定重组载体。脂质体法转染到Hela细胞中瞬时表达重组载体,酶活力测定其对细胞内神经病靶标酯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NTE双链RNA稳定表达载体pcDNA.NTE.dsRNA,表达该载体细胞内NTE活力明显下降至对照细胞的20%左右。结论采用反向重复序列法将靶标基因的编码序列正反向插入到通用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是构建哺乳细胞基因双链RNA稳定表达载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乳腺癌基因诊断的准确率。方法用流式细胞光度分析技术对84例乳腺癌细胞 DNA、RN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DNA异倍率为71.43%;RNA增高率为85.71%;用“标准DI”和“标准RI”为指标判断乳腺癌的准确率分别为78.57%和83.33%;且双指标同时应用时判断的准确率 92.86%,高于任一单指标。结论“标准DI”和“标准RI”是判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生物学性质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