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72篇
  免费   3835篇
  国内免费   1689篇
耳鼻咽喉   173篇
儿科学   232篇
妇产科学   511篇
基础医学   2957篇
口腔科学   616篇
临床医学   4731篇
内科学   2083篇
皮肤病学   260篇
神经病学   482篇
特种医学   11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367篇
综合类   9035篇
预防医学   4541篇
眼科学   775篇
药学   3735篇
  15篇
中国医学   1564篇
肿瘤学   1468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746篇
  2022年   784篇
  2021年   837篇
  2020年   933篇
  2019年   550篇
  2018年   529篇
  2017年   1024篇
  2016年   1402篇
  2015年   1958篇
  2014年   1427篇
  2013年   1596篇
  2012年   2417篇
  2011年   2738篇
  2010年   2260篇
  2009年   2050篇
  2008年   2038篇
  2007年   1738篇
  2006年   1495篇
  2005年   1490篇
  2004年   1129篇
  2003年   1040篇
  2002年   853篇
  2001年   730篇
  2000年   604篇
  1999年   492篇
  1998年   417篇
  1997年   396篇
  1996年   360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喉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中的表达及其与之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84例原发性喉鳞癌 (primarylaryn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 ,PLSCC)、2 7例喉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 (laryngealprecancerouslesion ,LPL)、10例声带息肉(vocalcordpolyp ,VCP)和 10例正常喉黏膜 (normallaryngealtissues ,NLT)石蜡标本组织细胞中KAI1mRNA的表达。结果 NLT、VCP、LPL和PLSCC 4种组织中KAI1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 ( x±s)分别为 (136 2 0 6 8± 36 6 75 5 )、(1336 74 5± 4 2 85 8 5 )、(90 36 8 8± 2 5 70 1 9)和 (6 7880 6± 2 8189 5 ) ,其中NLT组和VCP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t=0 14 2 ,P >0 0 5 ) ,NLT组和LPL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t =4 2 81,P <0 0 1) ;PLSCC组中KAI1表达普遍下调 ,且病理分化G1 2组阳性表达水平高于G3组 ;T1 2病变组高于T3 4组 ;颈淋巴结NO组高于N1及N1以上组 ;临床Ⅰ Ⅱ期组高于临床Ⅲ Ⅳ期组 (P值均 <0 0 1)。KAI1表达与患者性别无关 (P >0 0 5 )。结论 KAI1低表达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可望作为喉鳞癌早期诊断、评估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潜能及患者病程发展阶段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大脑神经元进行着色并非新鲜事,科学家早已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神经元中进行表达。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每次最多只能转移两种荧光蛋白基因,着色种类只有两种,但要详尽描绘复杂的神经元网络结构,两种颜色远远不够.需要开发新方法。来自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新策略,利用多种不同颜色对神经元进行遗传标记,以提高突触回路的视觉辨析率。  相似文献   
13.
Stratus荧光酶免分析仪故障检修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故障现象仪器按规定时间预热后,作标准品检测时,检测值与实际值相差甚远,不是过大就是过小,无法作样品检测。观察显示器的监控工作参数,“BLOCKTEMP”参数无规律忽高忽低。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开机时间越长,温度愈不稳定。正常情况下,“BLOCKTEMP”为:40.0℃±0.2℃。2分析与检修根据故障现象判断为“BLOCKTEMP”检测电路出现不稳定的故障,导致仪器无法正常工作。由于厂家没有提供技术资料,图1温度检测、控制电路原理框图卸开仪器后,测绘出电路原理图。电路原理方框图见图1。图1中,虚线内是“BLOCKTEMP”检测电路,Rt是温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CTMAB和OP存在下,新试剂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微量锌的最佳显色条件及应用。结果表明,在pH11.0~12.8的碱性介质中,CTMAB、OP及洒石酸钠的存在下,Zn2 与DBH-PF形成了1:3的紫色络合物,常温下可以稳定7h,λmax为602um,摩尔吸光团数k为5.851×104cm2/mol,血清锌在0~14μmol/L范围内服从Lambert-Beer定律,血清中大多数金属离子在一般情况下不干扰测定,可不加掩蔽剂直接测定血清锌。该法简便、特异、灵敏、准确、用血量少、无需沉淀蛋白、加热及特殊设备,是目前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锌的最灵敏方法之一,精密度为2.58%,平均回收率为102.7%,与AAS法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所以该法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赵刚  胡增华 《云南医药》1994,15(5):377-379
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阿霉素浓度,并用于临床监测,分析不同用药方案的国产阿霉素药代动力学。激发/荧光波长为484/1591nm,线性范围2—1000ng/ml,日内、日间CV<4%,回收率为101.16%。12例病人按不同用药方案均分为三组,各组间t1/2β和C96hr呈3组>2组>1组,P<0.05,表明阿霉素分为小剂量每天重复给药导致阿霉素及其代谢物在体内积蓄。  相似文献   
16.
视前区是脑内与针刺镇痛有关的结构之一。视前区含有丰富的儿茶酚胺(CA)神经末梢。本实验用6-羟基多巴胺(6-OH-DA)的化学性损毁术和甲醛诱发荧光组化法观察家兔视前区注入6-OH-DA(8μg/双侧)选择性损毁该区CA神经末梢后,对针剌镇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7例173眼45岁以上CSC的FFA特点并与同期45岁以下CSC的FFA特点相比较。结果45岁以上38例,双眼发病5例,多灶渗漏31眼,局灶渗漏12眼,形态改变以不典型渗漏及墨渍弥散型多见。45岁以下109例,双眼发病21例,多灶渗漏32眼,局灶渗漏98眼,以局灶渗漏为主。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5岁以上CSC患者的FFA表现以多灶渗漏及播散性色素上皮损害多见,但需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鉴别,45岁以下以局灶性渗漏为主。  相似文献   
18.
在间日疟流行区,收集8~9月份60例间日疟病人血清作免疫球蛋白浓度和荧光抗体测定。结果在发病初期人群已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力,药物治疗后15~25天,IgG和IgM浓度,抗体滴度均急剧下降。此后,IgM和IgG浓度持续上升,出现比第一次更高的峰。后者提示患者仍在不断地接受新的疟原虫抗原刺激。而在发病后15~25天,IgG、IgM、IgA浓度和抗体均处于低水平时期,这为治疗后残存的疟原虫再燃或疟原虫重复感染提供了机会。并进一步证明疟疾的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荧光抗体检查会出现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9.
弓形虫脑炎的实验诊断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苏平  吴增强 《天津医药》1995,23(5):276-278
对临床表现有明显脑部症状的37例成人进行弓形虫病实验诊断,采用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进行IgG及IgM的检测或脑脊液小鼠腹腔接种。结果发现5例在两种以上检测方法中为阳性,阳性率为13.5%,提出加强实验诊断弓形虫脑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电镜水平的原位杂交旨在将细胞、染色体和病毒等的核酸分子定位与超微形态相互联系。本文就此项技术的原则,电镜样品原位杂交的类型,结合最新的电镜原位杂交的技术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指出,简化复杂的顺序,达到简便、精确、保持靶序列的自然定位和超微结构的细致清晰是电镜原位杂交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