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45篇
  免费   2377篇
  国内免费   154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138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073篇
内科学   4479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23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9篇
外科学   3755篇
综合类   14064篇
预防医学   2576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4835篇
  130篇
中国医学   4311篇
肿瘤学   5564篇
  2024年   316篇
  2023年   1095篇
  2022年   1415篇
  2021年   1851篇
  2020年   1175篇
  2019年   1371篇
  2018年   627篇
  2017年   1223篇
  2016年   1251篇
  2015年   1258篇
  2014年   2121篇
  2013年   2112篇
  2012年   2611篇
  2011年   2702篇
  2010年   2360篇
  2009年   2317篇
  2008年   2450篇
  2007年   2162篇
  2006年   2060篇
  2005年   2258篇
  2004年   2030篇
  2003年   2184篇
  2002年   2041篇
  2001年   1775篇
  2000年   1343篇
  1999年   1165篇
  1998年   858篇
  1997年   698篇
  1996年   730篇
  1995年   550篇
  1994年   365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292篇
  1989年   274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佳木斯中医医院收治的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PLC患者48例,纳入PLC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48例,纳入HBV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48例,纳入HCV组,肝硬化(LC)患者48例,纳入LC组,另选取同期52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四组AFP、PIVKA-Ⅱ水平,不同病理特征PLC患者血清AFP、PIVKA-Ⅱ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FP、PIVKA-Ⅱ单项及联合检测在PL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PLC组AFP、PIVKA-Ⅱ水平高于健康组、HBV组、LC组、HC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直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PLC患者血清AFP、PIVKA-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结节PLC患者血清AFP、PIVKA-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FP、P...  相似文献   
992.
两种去甲斑蝥素注射剂型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抑制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去甲斑蝥素注射液普通剂型和缓释剂型的抗肿瘤效果,研发增强去甲斑蝥素抗肿瘤作用的新剂型。方法:选择药物缓释辅料泊洛沙姆407,将去甲斑蝥素制成注射用缓释剂,观察其对小鼠H 22皮下移植瘤和腹水瘤的抗肿瘤效果。结果:缓释剂型组对小鼠皮下肿瘤的抑瘤率为53.7%,优于普通剂型组的26.0%(P<0.05);缓释剂型组对小鼠腹水瘤的生命延长率为40.2%,优于普通剂型组的19.6%(P<0.01)。结论:去甲斑蝥素缓释剂型注射液的抗肿瘤效果优于普通剂型注射液。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量化饮食指导在妊娠中晚期孕妇体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6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96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量化饮食指导。对比2组体重指数(BMI)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比率、体重增长情况、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妊娠结局、护理满意度及健康认知水平。结果观察组第20周、28周、36周和分娩前的BMI正常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期增重水平及分娩前B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2.08%、4.17%,低于对照组的16.67%、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1 d,观察组健康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量化饮食指导能够改善妊娠中晚期孕妇BMI,提高其健康认知水平,预防妊娠并发症与不良妊娠结局,减少...  相似文献   
994.
TP方案化疗联合后程放疗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们对40例不宜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TP方案联合后程放疗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刺梨提取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艾氏腹水癌(EAC)小鼠模型观察CL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应用MTT法和绘制生长曲线了解CL的体外抗人肝癌SMMC-7721细胞作用。测定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能力、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甲胎蛋白含量,了解CL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采用AO/EB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分析CL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L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CL能使EAC小鼠寿命延长、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明显增大。CL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CL处理后的细胞生长曲线随着CL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移。CL对SMMC-7721细胞的分化和凋亡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并使SMMC-7721细胞增殖阻止在G0/G1期。结论CL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能是其体内抗肿瘤的机制之一;CL的体外抗SMMC-7721细胞机制与CL的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分化、促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 70%~85%为肝细胞癌(HCC)[1].尽管目前治疗肝癌的手段众多,但其死亡率仍在肿瘤相关致死率中居第二位[2].肝癌组织恶性程度较高,治疗方法复杂、易转移、发病机制复杂都是导致肝癌致死率高的因素[3-4].早期肝癌起病...  相似文献   
997.
TWEAK蛋白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TWEAK蛋白对肝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探讨TWEAK对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构建PAVU6-TWEAK siRNA干涉质粒,转染HepG2和QGY7703肝癌细胞株,MTT法检测抑制TWEAK蛋白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于培养体系中加入TWEAK蛋白,检测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成功构建PAVU6-TWEAK siRNA干涉质粒,转化肝癌细胞后肝癌细胞增殖受抑.肝癌培养体系中加入TWEAK蛋白后,肝癌细胞增殖活性有所增强.结论 TWEAK蛋白可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抑制TWEAK表达,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98.
肝癌的中医药防治体系在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已见雏形.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分别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与现代医学肝癌的三级预防有异曲同工之妙.肝癌未病先防即肝癌癌前病变阶段,防其癌变,以扶正补脾为重;既病防变即确诊肝癌阶段,尽早择方治疗,防其加重转移;瘥后防复即肝癌缓解阶段,补虚防其复发.深入研究《金匮要...  相似文献   
999.
我国不但是乙型肝炎大国,也是丙型肝炎高发区,全国约有近4000万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感染后在很长时间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HCV持续破坏肝脏细胞,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恶变成肝癌.HCV感染除可引起慢性肝病外,还会引起一些肝外表现,其中包括肾脏损害.约半数的HCV感染病例会发生肾脏疾病[1].HCV感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即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其治疗却很棘手.本文将着重阐述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108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与216例对照进行了肝炎史及转归与乙肝感染指标和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表明,乙肝感染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其 OR 值以 HBsAg伴抗-HBc 最高(OR=37.82),HBsAg 次之(OR=17.34),抗-HBc 的 OR 值较小(OR=2.15)。对肝炎史的分析结果表明,曾患肝炎为危险因素之一.曾患肝炎者中,转为慢肝或肝硬化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较痊愈者为大(OR=4.05)。若以研究人群有无慢肝或肝硬化史作为因素,则 OR 达10.6。在经向其它有意义因素调整后,乙肝感染各指标及肝炎史(包括转慢史)仍为有意义因素。结果表明,乙肝感染是一重要的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曾患肝炎(尤其转为慢性或肝硬化)则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