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2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720篇
内科学   485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12篇
综合类   1438篇
预防医学   756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627篇
  9篇
中国医学   434篇
肿瘤学   1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道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随着免疫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过去许多不明原因的疾病都可从免疫的角度得到解释,人们对免疫调节剂之类的药物也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转移因子就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免疫类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与子宫内膜/早孕蜕膜组织HOXA-10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以HOXA-10反义核苷酸为探针检测51例URSA患者及38例正常生育(NF)组的分泌期子宫内膜/早孕蜕膜组织HOXA-10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灰度阳性单位(PU值)表示。结果NF组子宫内膜分泌早期HOXA-10mRNA表达的PU值腺体为(6.66±0.11),间质为(6.76±0.15);分泌中期分别为(10.95±0.90)及(11.46±1.08);分泌晚期分别为(11.05±1.12)及(11.54±1.10);蜕膜组织分别为(11.55±1.14)及(11.93±1.92);分泌中晚期及蜕膜组织的Pu值显著高于分泌早期。URSA组不同时期子宫内膜及早孕蜕膜组织中HOXA-10mRNA的表达水平基本一致,无明显的分泌中晚期及早孕期峰,并且分泌中晚期及早孕蜕膜组织的PU值明显低于NF同期组。两组各期腺体和间质的PU值无显著差异。结论子宫内膜HOXA-10基因在分泌中晚期及早孕蜕膜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和孕卵着床及妊娠维持密切相关,其表达缺陷可能是导致URSA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3.
从2004年5月份开始,郑州市政府就考虑让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郑州市儿童医院与香港一家公司合作,筹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按照设想,该中心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5.5亿元,建好后,其服务范围将逐步扩展至全省,成为一个区域性专业医疗中心。河南省卫生厅方面也表示,希望通过上述两家医院的改制,  相似文献   
64.
芒针深刺下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的烧灼样、刀割样疼痛,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表现的病症。由于其疼痛剧烈,病因不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针刺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短时间内易复发。为寻找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自2000年3月~2  相似文献   
65.
笔者对比观察了18^F-FDG PET/CT、CT、内镜等俭查对38例食管癌原发灶长度的测量结果,探讨18^F-FDG PET/CT显像测量食管癌原发灶长度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淋巴结外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持续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RDD大多数发生于10~20岁以内的患者,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还可见同一家族内两个成员发病的情况。RDD大部分发生在淋巴结内,结外受累也有报道,约1/4以上的病例可累及结外组织剐,其结外表现可能是最突出甚至是唯一的表现。笔者收集了3例结外RDD病例作一分析,探讨其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点。  相似文献   
67.
Shy—Drager综合征(SDS)又称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为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多系统萎缩的症状。其病因不明,临床较为少见,且症状为非特异性,常易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68.
京华 《长寿》2005,(10):41-41
人岁数大了,一些毛病也就不知不觉缠上了身,特别是不明原因引起的双腿麻木折磨得我够呛,吃药、打针、民间偏方我都试过,可就是不见好转。一天,经人介绍我去看一位老中医,老中医建议我每天早晚光着脚在地面上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比较鼻咽癌原发灶侵犯部位数及T分期对放疗预后影响的差异。 方法 分析 1992年 6月~ 1995年 6月在省人民医院行鼻咽活检确诊及经CT MRI扫描的鼻咽癌首程放疗患者 3 60例 ,按 1992年福州会议分期标准 ,采用根治性常规分次放疗鼻咽部DT :66-76Gy 3 3 -3 8Fx(平均 70Gy)。 结果 本组各T期原发灶侵犯部位数 (x±S) :T1 2 7例 ,侵犯 1个部位 ;T2 10 7例 ,2~ 6个 (3 12± 0 96) ;T315 1例 ,3~ 11个 (5 40± 1 80 ) ;T4 75例 ,4~ 17个 (8 97± 3 .19)。原发灶侵犯部位数不同 ,其 3年局控率、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差异显著 (P <0 .0 5 )。全组侵犯部位数≥ 6个 12 7例与 <6个 2 3 3例 ,局部复发率分别为 64 6%和 15 % (P <0 .0 1) ;原发灶未控或在放疗后 6个月内复发的 2 3例侵犯部位数均≤ 8个。 结论 鼻咽癌原发灶侵犯部位数可以大体反映出肿瘤体积的大小 ,侵犯部位数愈少 ,瘤体愈小 ,预后愈好 ,仅凭T分期判断预后有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70.
特发性肺上叶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upper lobefibrosis,IPUF)是指发生在肺上叶胸膜下区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由于IPUF比较少见,发生部位特殊,影像表现无特异性,所以很容易误诊,尤其病变晚期易误诊为肺结核。笔者认为有必要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