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1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96篇
预防医学   5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4篇
中国医学   242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刘金法 《四川中医》1997,15(6):14-15
《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人体不同组织的病变,所采用的针刺方法各不相同,《灵枢·官针》概括人体表、脉、肉、筋、骨五体的不同,分别论述了多种利皮、刺脉、刺肉、刺筋、刺骨的方法,系统掌握这些刺法将有利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现就《内经》中有关五体刺法的论述,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一、《内经》五体刺法的内容1.刺皮法:《灵枢·官针》中的毛刺、半刺、直针刺均属刺皮法。“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即浅刺皮毛以治皮痹;“半刺者,浅内而疾发外,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即…  相似文献   
62.
缪刺考     
At present, most physicians hold that Miu Ci is "left and right cross collateral prick-ing",but it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Suwen·Miucilunpian"(Plain Questions ·Trea-tise on Miu Ci). Miucilanpian holds that Miu Ci is the extension and perfection of Ju Ci (contralateral me-ridian needling), which mainly pricks the collateral but is not limited to the collateral, as it also pricks the acupuncture point. As for the "left and right cross" point selection, it is one step in the procedure of the treatment in the process of contralateral collateral needling instead of being a principle.  相似文献   
63.
黄帝内经》是针灸学之宗本童增华(青海省青海医学院西宁810001)关键词《黄帝内经》针灸学《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古典著作,全书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各81篇,分别从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等方面,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  相似文献   
64.
《内经》守气法及临床应用730000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张全明指导郑魁山守气法源于《内经》,是针法中至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笔者仅就《内经》守气思想及临床体会做一简介:1《内经》关于守气法的论述《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粗守形,上守...  相似文献   
65.
《黄帝内经》中情志致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中情志致淤的探讨杨万福刘峰*甘肃临夏解放军第七医院(731100)主题词《黄帝内经》中医病机情志血淤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因素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西医和中医共同重视。鉴于血淤证在许多疾病中的广...  相似文献   
66.
《黄帝内经》的人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①,而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在人学问题上有着极为充分的表述,并自始至终贯穿着人学的思想。《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正是在天地万物的大背景之下,旗帜鲜明地突出人的位置,强调人生的宝贵。如此观照人、看重人,分明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倾向。《黄帝内经》以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深人入述人与自然、形与神的关系,全面揭示人的背景、人的生命历程,透彻剖析人的生理、心理活动,明确描述不…  相似文献   
67.
关于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的关系,《黄帝内经》里非常清楚地指出:“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从而点明了古代的圣贤人由于掌握了养生之道,年纪活到了100多岁,而形体、动作不显得衰老,但现在的一些人。因不注意养生,往往活不到50岁,形体就衰老了。人不可能不死。但是可以通过后天调养,逐渐增强体质,提高康复力、抗衰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陈可冀 《长寿》2004,(7):38-39
“食饮有节”,是老年保健养生的重要方面,《黄帝内经》认为这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一个条件。《吕氏春秋》指出:“无强厚味,无以烈性重酒……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谓五脏之葆。”这就是《寿世保元》提倡的“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相似文献   
69.
“道”与“德”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道是体,德是用。“道”是无形的,人要依从无形之“道”,必须以“德”为中介,唯有通过“贵德”才能达到体“道”的目的。《黄帝内经》包含了丰富的养生学内容,养生者必须“贵德”,只有遵循“因时、守中、保和”等“德”,方能得“道”而终其天年。  相似文献   
70.
黄帝内经》一书,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记载经络学说内容最多,而又最完备的典籍。它不仅收有经络学术的多家学说,而又象征着经络学术发展至成熟阶段,故经络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与针灸学术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经脉由于《内经》中涉及经脉方面的内容,非常广泛和复杂,本文不可能全面论述,仅就《灵枢经》中论述较完整的几篇,如经脉篇、经别篇、经水篇、经筋篇、营气篇、卫气行篇等,聊作解析。1.1经脉篇本篇为现存古文献中论述经脉循行最完整的一篇。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本篇托名为雷公问黄帝,与经别篇及经水篇黄帝问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