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0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98篇
预防医学   5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4篇
中国医学   2459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金刻本《素问》探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亡篇一卷,金刻本。今存卷三至卷五、卷十一至卷十八、卷二十、亡篇一卷,共十三卷。卷三首页“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三”标题下有“国立北平图书馆收藏”方印图章,则此书一九四九年前原藏国立北平图书馆,今藏于国家图书馆。图书馆于此书封面写有如下鉴定文字:“黄帝  相似文献   
52.
杨上善是唐初著名的医学家。他将《灵枢》、《素问》经文重新分类注释,著成《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30卷,开创了医籍注释的先河。他的医学思想散见于《太素》的注释中。现就其脏腑观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53.
黄帝内经》中 ,关于推拿的记载 ,虽然少而杂 ,但其内容涉猎十分广泛 ,包括推拿的理论及临床等多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 ,秦汉时期的推拿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 ,不仅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疗和保健 ,并且在理论上形成一定的体系 ,成为中医学中发展较早的学科之一。同时推拿的临床实践 ,为后世中医基本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4.
刘焕兰 《新中医》2003,35(9):71-72
在中医最早的著作《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中,精辟地阐述了衰老的原因及产生衰老的机理,认为衰老是随年龄的增长到成熟期以后所出现的生理性退化,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过程。尽管衰老不可抗拒,但事实上人们衰老的早晚有很大不同,有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而有人却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对于延缓衰老, 《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老年保健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因此,研究和探索《内经》衰老的理论和机理,对防治衰老及延年益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5.
黄帝内经太素补注》刊行于民国24年,铅印活字版,余生印刷社印。沔阳刘震鋆校订,孝感杨明济补注。 《黄帝内经太素》为隋唐之际杨上善所著,是《黄帝内经》早期类编注本,共三十卷。据李濂《医史》及《古今医统大全》之说,杨上善为隋大业太医侍御,而《太素》每卷卷端均  相似文献   
56.
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的原则,使祖国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以六经论伤寒,即把外惑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以脏腑论杂病,虽不以六经分征,而以病征分篇,但同样反映了辨证论治的精神。  相似文献   
57.
《太素》杨注反切勘误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反切文字错误之处的勘正,前修时贤多有论及.笔者为深入研究<太素>,亦曾对2000年8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科文本)中杨注反切用字作了系统考证.兹不揣浅陋,从愚见中撷取10例,条析如下,以就商于同道.  相似文献   
58.
于睿  成泽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77-1878
人类的养生活动起源很早,但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则始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还仍然广泛地借鉴和发扬着其中的许多精华.  相似文献   
59.
商铁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10-2311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是中医长寿之道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理论.其具有以下特点: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黄帝内经>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不妄作劳、起居有常、地理环境与养生长寿、恬愉为务、治未病等为养生特点.现代研究认为,长寿,并非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遵循养生之道并付诸行动,定会享遐龄而尽天年.  相似文献   
60.
刘金法 《四川中医》1997,15(6):14-15
《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人体不同组织的病变,所采用的针刺方法各不相同,《灵枢·官针》概括人体表、脉、肉、筋、骨五体的不同,分别论述了多种利皮、刺脉、刺肉、刺筋、刺骨的方法,系统掌握这些刺法将有利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现就《内经》中有关五体刺法的论述,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一、《内经》五体刺法的内容1.刺皮法:《灵枢·官针》中的毛刺、半刺、直针刺均属刺皮法。“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即浅刺皮毛以治皮痹;“半刺者,浅内而疾发外,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