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1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022篇
预防医学   5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4篇
中国医学   249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郑雪霞  刘敏莹  刘小宝  林昌松 《新中医》2020,52(23):184-185
通过简介六位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和学说,并以王冰所主“春食凉,夏食寒,秋食温,冬食热”为指导,从天人相应和中医圆运动试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引以王冰的阴阳相制观点,分析张仲景两首临床常用方剂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的用意,从新的角度理解张仲景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02.
黄帝内经》在探究人的生命活动规律过程中,并不是将人体分割成部分或段落,将藏府单独地加以分析研究,而是以五藏为主体,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组成了人体内外旁通井然有序自身整体性的。吾结合临床数10年的观察、直觉领悟《黄帝内经》"五藏一体"、"藏象"学说,既能反映人体活动整体性、敏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学习《灵枢》《素问》中有关五行与针灸学中经络腧穴、针灸处方和针刺方法的阐述,将作者的相关认识穿插于文中,期冀剖砖引玉,使初读者更容易读懂其中之意,更好地指导自己的针灸临床。  相似文献   
104.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对朝医体质学理论形成的影响很大,探讨中医学对朝医体质学理论形成的影响,对进一步完善朝医体质学理论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古代医护一体,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护理学科或护理学专业,但许多护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都隐藏在历代中医文献中。《黄帝内经》作为我国医学经典之首,对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中医护理的特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主要从藏、汉历史的关系上,说明两种医学体系的联系,尤其《内经》和《四部医典》作为中医和藏医的经典之作,可以代表两个医学理论基本结构,它们在医学理论观点的一致性,形成了中、藏医学的结合的必然性,但各民族由于居住、宗教、文化的不同,还具有其本民族医学的独特性,因此,在指导临床治疗疾病时,要注意它们的结合和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7.
胡霞  项翔  唐宏图  王华 《中国针灸》2020,(12):1379-1381
<正>《素问·刺禁论》载:"脏有要害,不可不察……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其中提到的"七节之傍,中有小心",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曾就此剖析[1],今再读《素问·刺禁论》,颇受启发,现分享如下。1"七节"之义节,《说文解字·竹部》谓:"节,竹约也。"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以庖丁解牛的故事为切入点,论述庖丁与针家上工的共通性,探讨针灸治神与心流理论的可能关系。认为针灸治神既是古代针工体道的方式,同时也是心流状态的一种。通过对治神即心流的论述,现代人可以对针灸治神具备更清晰的认知,针灸治神的方法也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09.
文章探析标本中气的脏腑基础,阐明标本中气的生理病理实质,对“从本”的少阳太阴、“从中气”的阳明厥阴、“从本从标”的太阳少阴进行生理病理系统诠释。标本中气理论从脏腑基础说,根源于脾胃土类,而非纯粹思辩的结果。其中,从本的少阳太阴最为重要,少阳太阴火湿保证了人体的基本温度和湿度,太阴脾湿在少阳三焦相火的主导下主肠胃饮食,生化营卫血气神,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其生理功能是主气和饮食的开阖出入以及神的升降出入;在病理上主要为内伤火湿病,以李东垣《脾胃论》“阳虚三联证”为特征。厥阴从中气少阳,风火相值,生发阳气主升,并把少阳太阴土类化生的营卫气血等营养物质从门静脉上奉肝心肺,然后输布全身。阳明从中气太阴,燥湿相济,生发阴气主降;其生理功能是通过天地合气化生胃气、神气和真气;若燥湿互济功能失调,可形成“胃家实”“脾约”以及内伤燥病等。从中的厥阴阳明主左右阴阳升降,体现了“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自然规律,在病理上则为阴阳反作和阴阳更胜。太阳少阴从本从标,寒热互调,主阴阳盛极转化,不转化则亢害;在生理上阴阳转化,即左阳从春厥阴肝木上升,至夏天太阳心火盛极而转化,右阴从秋阳明肺金下降,至冬天少阴肾水盛极而转...  相似文献   
110.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蕴含丰富的时间医学思想和发病学观点,其是在中医“时序”观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从整体层面上研究宇宙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及其关联性。文章整理总结《内经》中时序发病观的相关内容,从时序的概念与内涵、失于时序与发病的关系、时序与《内经》不同发病观之间的联系、时序发病观的临床应用4个方面论述《内经》“天人合一”思想下的时序发病观,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经典中的理论内涵,探索生命现象的节律性,为临床诊疗以及养生防病提供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