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7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73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136篇
中国医学   288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回顾《内经》相关理论,指出痈脓病机关键在于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可分期论治。总结《金匮要略》治疗痈脓的方法,认为痈脓应尽早治疗,防邪深入;并根据证情辨证使用清热解毒,活血消散;排除脓毒,泄浊于外等治法。对现代临床仍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青  杨玉莹  吴显文 《河南中医》2020,40(3):356-359
导致血不利的原因一是不足,即由于气、血、津、液等物质的缺乏致无源行血;一是不通,即水、湿、痰、饮、瘀、食积、火郁、内风、外伤等病理因素阻滞,致血行不畅。血瘀经脉之内,则水亦瘀积脉中,致脉络胀满,形成水肿。乳腺癌术后患者,金刃本已损伤血脉,术后的放疗、化疗又属祛邪之法,故机体元气受损,气虚无力行血,血运行不畅,导致患侧上肢水肿。故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时,应当血水同治,即活血利水之法要贯穿始终。先病血而后病水者,可以活血化瘀为主,利水为辅;先病水后病血者,则以利水消肿为主,酌加活血养血之品。但需要注意的是:①临证时切不可拘泥于单纯的活血利水法,而忽视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患者机体本身的状况。②临证勿忽视五脏与血、水的关系,以及肺、脾、肾、三焦与水肿的内在关系。③可多种方法联合运用,审证求因,标本同治。BCRL术后宜补气活血,通脉利水;术后兼化疗者可疏肝健脾、利水消肿;早期可在活血利水基础上,侧重利湿消肿,后期多湿聚为痰,治疗侧重化痰软坚。  相似文献   
3.
口渴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金匮》中论及口渴的条文达50余条,它不汉是后世治疗渴症之典范,而且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笔者拟将其治疗概括为八法,试述如下:益气生津,清热止渴法此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口渴症,方用白虎加人参汤。《痉湿喝病》篇第二十六条指出:“太阳中热者,喝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多汤主之。”“喝”是伤暑病,所谓“太阳中热”,是指感受暑热之邪而引起的太阳证。盖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感受暑邪,暑热熏蒸,多致腠理开而汗出,汗出多而腠理空疏,故其人恶寒;暑必发热,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通报》2007,6(6):31-31
历代中医古籍繁多,其书名也多种多样,细探内涵之意,别有一番雅趣。现就笔者有限藏书,依照书名特点,作一简述。●用典如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医圣张仲景的代表作《金匮要略》。“金匮”二字源自《周书.金縢》。周武王病重之际,其弟在神像前虔诚地为他祈祷,并表示心甘情愿替代周武王去死。后来史官便把这篇祈祷辞非常珍重地保存于用金字封藏起来的“金縢之匮”中。可见,《金匮要略》寓有宝贵资料之意。再如清代的《痘麻绀珠》,书名取自宋代米胜的《绀珠集》。传说张燕公有绀珠,见之则能记事不忘。《绀珠集》就相当于现在的“备忘录”,无疑,…  相似文献   
5.
运用仲景理论治疗风湿病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很难治愈且易复发。《金匮要略》一书,提出了“风湿”病名,并对风湿痹症的理、法、方、药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从部分脉症对风湿类痹症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药方面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6.
通便法即指运用通大便的方法使燥屎、瘀血、宿食、痰饮及虫积等有形之邪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方法。本文结合《金匮要略》原文对仲景对该法的运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8.
熏洗治疗骨折后期肢端肿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肢骨折临床愈合后再发肢端肿胀,临床较为多见,自2000~2003年,我科采用<金匮要略>之伸筋草汤加味熏洗治疗骨折后期肢端肿胀9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研究《金匮要略》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于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上,而不是某些证或某些方。这里涉及到如何看待病与证以及辨病与辨证的关系。以《金匮要略》的基本学术思想立论,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整体论思想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体系,首先注重的是病;辨证方法的确立是由在发病学上具有不同性质特点的疾病所决定的;四诊所得的各种临床信息是为了辨病然后辨证;只有正确把握病与证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治未病”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