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4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2篇
内科学   12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047篇
预防医学   4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5篇
  4篇
中国医学   328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法在内科临床运用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志正教授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行医 6 0余年 ,善于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临床内科疾病 ,不仅用于如腹胀、腹痛、反胃、泄泻、呃逆、痞满等脾胃疾病的治疗 ,对于其他系统疾病 ,也独辟蹊径 ,采用调理脾胃法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 ,学术见解独到。兹将笔者跟随路老学医的偶得总结如下。1 调理脾胃治胸痹胸痹是指因胸中阳气不足 ,浊阴上逆 ,痰浊瘀血寒邪凝结阻滞 ,胸阳失宣 ,气机闭郁 ,甚则脉络阻塞不通 ,以胸中窒闷而痛或胸痛彻背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胸痹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等病证。据…  相似文献   
32.
刺锦端 《新中医》1992,24(3):30-31,45
本文主要介绍临床运用脾胃学说作指导,治疗一、脾胃虚弱型;二、脾胃阴虚、虚火上炎型;三、脾胃湿热型;四、脾胃积热型;五、脾胃湿热型等多种眼疾病例的治验。  相似文献   
33.
张老善治内科疑难杂病,尤其是脾胃疾病.他提倡"医可有派,医不守派;治必有方,治不泥方".所以行医数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学习中西医技,不据门派之见.治疗疾病常多法兼用,无论针灸、薄贴、外熨、丸散,只要有效,他都运用.  相似文献   
34.
万物生长皆赖于土地,人体生长皆因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金匮要略>日:"四季脾旺不受邪."故治病首先要固本,固本首先要健脾.  相似文献   
35.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人们不但感觉不到秋凉和秋燥,反而会有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6.
本文总结了子午流注纳子法的理论内涵和相关的实验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采用纳子法治疗肥胖症的理论根据和优势.笔者根据子午流注针法的择时论治的观点,认为痰湿塞阻是肥胖症的共性,提出从脾胃论治,即在在上午七点到十一点(辰时和巳时),脾胃经经气最为旺盛的时候针刺,以最大化的发挥针剌健脾益胃、祛湿化痰的治疗作用,从根本上治疗肥胖症.  相似文献   
37.
本课题属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文章阐述了创制中医古籍脾胃学说标引词系统的出发点、依据、内容简介及如何具体运用,扩大了检索面,满足了科、教、研的需求。  相似文献   
38.
大家知道,吃喝过度必然会伤害脾胃的消化功能。古人说过: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可在日常生活中,总免不了在餐桌相聚,那么,保护好我们柔弱的脾胃有何妙招呢?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中医脾胃理论中的化工热质传递过程。方法:搜集,归纳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中医脾胃功能的本质是脾、胃以及环绕脾胃的经络里的流体三者所构成的既传质又传热地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40.
牛东生,为青海省名老中医。行医50多年,学验俱丰。特别是他调理脾胃诸法,颇能开拓临证思路,特归纳如下,以飨同道。1益气健脾法:适用于内伤脾气,脾不健运之证。证见头晕,食后不化,神倦食少,甚至气短懒言,腹胀泄泻,四肢浮肿,小儿疳积等,也常用于病后调理。常用药物:党参、黄芪、黄精、白术、茯芩、炒扁豆、山药、莲籽、炙甘草、红枣等。常用方: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对小儿脾虚不运,停滞为积,饮食减少,食后不化者,亦可运用本法治疗。2温阳健脾法:本法为脾寒而设。每因贪食生冷,损伤脾阳,或由脾气虚发展而来。证见脘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