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9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2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065篇
预防医学   4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68篇
  4篇
中国医学   337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本课题属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文章阐述了创制中医古籍脾胃学说标引词系统的出发点、依据、内容简介及如何具体运用,扩大了检索面,满足了科、教、研的需求。  相似文献   
22.
大家知道,吃喝过度必然会伤害脾胃的消化功能。古人说过: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可在日常生活中,总免不了在餐桌相聚,那么,保护好我们柔弱的脾胃有何妙招呢?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中医脾胃理论中的化工热质传递过程。方法:搜集,归纳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中医脾胃功能的本质是脾、胃以及环绕脾胃的经络里的流体三者所构成的既传质又传热地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24.
牛东生,为青海省名老中医。行医50多年,学验俱丰。特别是他调理脾胃诸法,颇能开拓临证思路,特归纳如下,以飨同道。1益气健脾法:适用于内伤脾气,脾不健运之证。证见头晕,食后不化,神倦食少,甚至气短懒言,腹胀泄泻,四肢浮肿,小儿疳积等,也常用于病后调理。常用药物:党参、黄芪、黄精、白术、茯芩、炒扁豆、山药、莲籽、炙甘草、红枣等。常用方: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对小儿脾虚不运,停滞为积,饮食减少,食后不化者,亦可运用本法治疗。2温阳健脾法:本法为脾寒而设。每因贪食生冷,损伤脾阳,或由脾气虚发展而来。证见脘腹…  相似文献   
25.
理脾治喘     
  相似文献   
26.
临证观察,焦虑病人身心症状与李东垣著作中阴火为病见症具有相似性,阴火产生的病机主要为饮食、劳倦、七情等损伤中焦脾胃,脾胃中土气机枢纽伤损之后,人体气机升降浮沉紊乱,上中下三焦气机进一步郁闭化火。运用《脾胃论》中的名方治疗焦虑障碍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7.
杨建飞  鞠斓宁  魏来 《中国中医急症》2023,(10):1829-1831+1839
脾胃论》中曾提出“调和脾胃,心无凝滞”的理论,启示我们胸痹的防治可以从调和脾胃的角度出发。周亚滨教授认为胸痹属本虚标实之证,以心脾虚为本,痰瘀实为标,在治疗时不拘泥于化痰药及活血药的应用,而是更加注重顾护后天之本的脾胃,同时还重视养心安神药物的应用。胸痹病位在心,与脾胃关系密切,所以周亚滨教授认为“健脾养心,化痰祛瘀”为本病的主要治法。本文总结了周亚滨教授从脾胃论治胸痹的经验,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8.
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是供给脏腑营养,生化气血的源泉。临床上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同样在皮肤科疾病中亦不能忽视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29.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位虽在肠,但发病之本在于脾胃,且与肝、肾相关。脏腑虚损是发病基础,风邪是致病之先导,寒湿热邪是发病重要因素,而“瘀”在本病的进展中“为因为果”,是其难愈之关键。治疗当健脾为主,行气血以化瘀止痛,同时借“风药”行透邪胜湿之效,持“固本清源”的防治策略固护脾胃预防发病。同时肠道菌群与诸多脏腑存在紧密关联,在本病发展与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故就此作出一定阐述,或为临床治疗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30.
认为多汗症与五脏功能失常有关,脾胃不和是其关键病机,提出从“通调五脏安脾胃”观点辨治多汗症。临证自拟安脾胃经验方作为基础方以健脾和胃止汗,同时根据多汗症不同的症状表现辨证论治。针对心、肺、肾、肝四脏功能失常所致的多汗症,心病者配合养心清心法以敛汗,常合用桂枝甘草汤或当归六黄汤加减;肺病者配合益肺泻热法以固汗,常合用玉屏风散或泻白散加减;肾病者配合补肾滋阴法以摄汗,常合用金匮肾气丸或都气丸加减;肝病者配合清肝敛肝法以束汗,常合用龙胆泻肝汤或一贯煎加减。使五脏调和,阴平阳秘,肌表得固,多汗症得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