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三百九十七法,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髓。宋代治平年间,国家设立校正医书局,宋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人奉诏校正医书。其“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宋本《伤寒论·序》)。此即《伤寒  相似文献   
32.
准确掌握语词含义应该是弄懂篇章宗旨的前提,笔者就医古文教材中一些语词所存在的义释问题,试图从已有的历史语言材料进行例证探究,力求找出这些语词在相应语境下最恰如其分的解释,从而领会作者撰述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33.
钱超尘  赵怀舟 《河南中医》2009,29(9):833-835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原藏敦煌藏经洞,1908年为法国伯希和盗掠,守洞道士王圆篆在为伯希和装箱时暗藏之,1918年售予河北省威县张僵南,僵南传其嫡孙大昌,毁于1966年“文革”初,“文革”期间张大昌将抄写本寄赠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加以整理,于1975年打印35本内部交流(简称“中研本”),继而王雪苔先生两次亲访张大昌,收集到两个抄本,经整理收录于1988年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敦煌古医籍考释》(简称“考释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派王淑民先生陶广正先生再访张大昌,收集到3个抄本,经整理收录于1998年江苏古籍出版社的《敦煌医药文献辑校》(简称“辑校本”)。今仍有大昌弟子抄本传世。  相似文献   
34.
对明《跌损妙方》中“虎茨”的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明代异远真人的《跌损妙方》(公元1523年)是骨伤科中一部重要典籍。198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韦以宗医师的《跌损妙方·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校释》。韦氏对《跌损妙方·头面门》治“开空穴伤”方中的“虎茨”一药释曰:“虎茨:疑为‘虎蓟’,即大蓟”。~[1]愚以为方中“虎茨”实乃茜草科植物虎刺 Damnacanthus indicus。现从语音、功效、形态诸方面考释如下。 元、明时期,汉语语音发展到近代语音阶段。根据杨耐思同志对这时期一项最重要资料——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公元1324年)的研究,“茨”、“刺”同音,仅声调不同而己。~[2]。明·李时珍在《本草纲  相似文献   
35.
36.
《武威汉代医简》与《五十二病方》在药物学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炮制方面“在内容上不及《五十二病方》炮制方法丰富 ,尤其是修治内容较少。但《武威汉代医简》所载药物多要炮制 ,具有普遍性 ,实际要比《五十二病方》进步 ,但较《伤寒杂病论》为原始些” ;制剂方面“与《五十二病方》相比 ,已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在用药方面“《武威汉代医简》与《五十二病方》在药物使用大体上分为内服和外用”[2 3] 。丁铭等专题对《武威汉代医简》中的骨伤方药作了探析 ,指出武威汉代医简中“治创疗伤的首要任务是挽救生命 ,由此积累了诸如治疗金疮止血…  相似文献   
37.
“灰条”音义考释姜文熙基础部指导老师吴正中关键词灰灰涤灰条音义中图分类号R285.1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一种民间称为“灰条”的野菜又在田野沟畔冒了出来。喜欢尝鲜的人们摘上一些嫩叶,氽一下,拌上各种调料,作为凉菜来食用,别有一番风味。“灰条”为藜科藜...  相似文献   
38.
"瞽"指有眼皮但是没有眼球,眼皮闭合平平如鼓皮而看不见,得名于"鼓";"矇"指眼睛没有任何异常,瞳仁为翳膜所覆盖而看不清楚,得名于"冡"所包含的"因有所遮盖而不明"的特征义;"瞍"指没有眼球而看不见,得名于"叟"所包含的"损坏、破坏"的特征义;"盲"指没有黑睛而看不见,得名于"亡"所包含的"没有"的特征义,后又引申泛指眼睛看不见,为眼睛看不见之统称;"(目咸)"指眼睛凹陷(目曷),"瞎"本作",指黑睛枯陷导致眼睑黏合而看不见,得名于"曷"所包含的"败坏"和"竭尽"的特征义.六者本义有别,但后世渐不加以区分,均用于泛指眼睛失明.  相似文献   
39.
以训诂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对《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其所""欲如运枢""偏沮""闭拒""收拒""气立""露风""寒热"等八个语词进行考释,最终得出如下结论:"其所"义犹"其宜",《太素》作"其行",是因"所""行"草法相近而致误;"欲如运枢"中,"欲如"为同义复词,"运枢"是"连枢"之误,其义是说人感受寒邪之后,活动不利犹如腰髀牵连一般;"偏沮"义谓半身湿润,而非半身无汗;"闭拒"或作"闭距",为同义复词,是闭合、关闭之义;"收拒"或作"收距",亦是同义复词,即止之义,犹言收工、休息;"气立"即气之存在,引申为人身之气的运行;"露风"即雾露与邪风,泛指外来邪气;"寒热"是指以恶寒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而不可简单理解为恶寒发热之症。  相似文献   
40.
厚朴姜制目的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元  徐勤凤 《中药材》2000,23(5):293-294
本文就生厚朴、姜制厚朴的渊源、历史、沿革、目的等作了考察。提出“姜制是配伍形式的演变”和“便于药物煎出增强疗效”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