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谈谈《素问》和《灵枢》的成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贺卫国 《国医论坛》2006,21(1):37-41
1 <素问>与<灵枢>的成书时间 <素问>与<灵枢>是医经医学的总结性著作,<素问>与<灵枢>的成书,应该是在前人丰富的医学文献的基础上,由专人在某一个时期内编纂完成的,在成书以后,后人进行了增删修订,而成为现在的面貌.我们所讨论的成书时间,是某个学者在某时期将前人的著述编纂成书而且取书名为<素问>及<灵枢>的时间,而不是其以前文献形成的时间,也不是其后增删修订的时间.  相似文献   
22.
一谈起“气”,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中医学在生理、病理、治疗等诸方面莫不与气相关。如《灵枢&#183;决气篇》中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183;脉度篇》中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阳脉荣其藏,阴脉荣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相似文献   
23.
《中医药通报》2009,8(4):33-33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足阳明胃之脉,侠口,下交承浆。(《素问》)侠口属冲任二脉。(《灵枢》)口属脾胃,大肠脉交口,然毕竟脾经为主。盖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乃运化精液以营养五藏五藏之气,皆统于脾。五藏偏盛,皆验于口。胃经气血少,则两吻多纹书。(《嵩崖》)  相似文献   
24.
委中穴考证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健华 《吉林中医药》2009,29(9):822-824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也是人体的要穴之一。各种针灸文献对委中穴的穴名了详细说明,对该穴的各种操作方法、穴位的解剖结构,及古今的各种针刺功效主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5.
<内经>的许多针灸篇章中都蕴藏着诊脉原则.通过正确察脉,可以准确判断经络脏腑之气的虚与实,从而指导针灸治疗.诊脉对针灸临证的指导作用包括决定针灸方法、决定针灸取穴、检验针刺效果和判断针灸禁忌等.  相似文献   
26.
灵枢易筋经点穴疗法由中医界秘传的养生疗疾练功法衍生.近年来,笔者使用该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在《灵枢·终始第九》篇中记载:“凡刺之法,必先察其形气……气至乃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后人对于其中“男内女外”的解释各有不同,学者莫衷一是,现仅分析其中主要的三种看法。  相似文献   
28.
29.
肌纤维织炎又称肌筋膜炎,好发于肩背腰部,是临床觉见的软组织损伤性疾患。笔者采用《灵枢·官针》所载“恢刺”法配合运动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内关穴功能及临床应用揽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内关最早见于《灵枢.经脉》篇:“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内,指内面;关,指关口。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临床常用的要穴,现将内关穴的功能及其在近年的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归纳如下。1益气养心安神,疏通心脉镇痛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联系三焦,通于任脉,交会阴维,《难经.二十九难》曰:“阴维为病苦心痛”,故内关具益气养心、疏通心脉、镇静止痛的功效,擅治心脏血脉诸疾。1.1冠心病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甲乙经》曰:“实则心暴痛,虚则烦心,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刁利红[1]以内关为主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并与山海丹胶囊治疗30例作临床对照研究。发现针灸能明显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和相关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王曼丽[2]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显效13例(占42.5%),好转17例(占53.1%),无效2例(占7.2%),总有效率为93%。黄洁等[3]电针内关穴治疗稳定型心绞痛40例,并设对照组服用丹参滴丸治疗结果表明电针内关穴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型改变、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片用量等方面均优于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