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5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23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0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41篇
内科学   100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682篇
综合类   3360篇
预防医学   160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09篇
  8篇
中国医学   1940篇
肿瘤学   896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783篇
  2010年   707篇
  2009年   650篇
  2008年   824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631篇
  2004年   523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468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368篇
  1997年   381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82.
目的 利用药敏鉴定组合板根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浓度(MIC值)直接测定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佰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方法 首先根据药敏鉴定组合板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MIC值筛选出134株可疑ESBLs菌株,凡可疑菌株用纸片扩散确证试验和协同试验进行检测,阳性菌株再与组合板上头孢类抗生素的实际MIC值比较。结果 134株可疑菌株纸片扩散确证试验阳性80株,协同试验阳性78株,而这些阳性菌株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实际MIC值均大于筛选时MIC值的三倍以上。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可根据组合板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MIC值直接推测ESBLs报告给临床治疗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3.
咳快好又名苯丙哌林,是一种新型非麻醉性镇咳药,具有双重镇咳作用,既作用于咳嗽中枢,又直接作用于气管粘膜,肺泡膜传导神经,镇咳作用较可待因效果好,镇咳作用在服药后15~20 min内发生。咳快好中毒少有报道。我科于2000年3月成功抢救了一名咳快好中毒患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4.
大肠癌组织P21蛋白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P2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大肠癌组织及其癌瘤手术切除的切缘组织P21蛋白的表达.P21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5.0%,在切缘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5.0%,大肠癌组织与切缘组织阳性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P2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分化程度无关,P>0.05.提示P21蛋白在大肠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大肠埃希氏菌属,是肠道正常菌群、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在某些条件下进入人体的其他部位,可引起感染。 1997年10月,在一例呼吸道感染高热病人的血液标本中分离到一株大肠埃希氏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我院自1980年11月至1995年2月月,应用纤维结肠镜检查患者878例,经病理证实大肠癌30例,检出率为3.0%。其中结肠息肉、腺瘤115例,溃疡性结肠炎3例,结肠血吸虫病8例,克隆氏病3例.肠结核1例,黑变病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21例,女9例。年龄为31~79岁,平均56.5岁。1.2临床表现排便习惯改变23例,粘液血便18例,腹部肿块5例,肠梗阻2例。1.3X线钡灌肠检查30例.阳性21例(70%)。1.4肠镜分型(1)肿块型8例(26.6%);(2)浸润型13例(43.3%);(3)溃疡型6例(20.0%)。(4)息肉癌变型3例(10.0…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Ki67、P53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肿瘤癌变的关系及作为早期癌变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测定正常大肠黏膜、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组织标本中Ki67、P53及MVD值,共80例,分析其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黏膜、大肠息肉、大肠癌组中的Ki67标记指数逐渐增高(分别为11.00±10.70、39.64±17.70、52.96±26.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01)。正常黏膜组P53蛋白均为阴性,大肠癌组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息肉组(P=0.0001)。Ki67、P53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大小、大肠癌的病理类型、Dukes分期均无相关性。正常黏膜、大肠息肉、大肠癌组的MVD值(14.80±5.10、19.70±7.84、36.56±20.40)逐渐上升,3组差别显著(P=0.0001)。大肠癌中Dukes C、D期的MVD值(40.56±3.49)明显高于A、B期(29.50±2.45)(P=0.016)。Ki67与P53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49,P=0.015)。联合检测Ki67及P53鉴别大肠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70.37%)低于单侧Ki67(96.30%),但特异度(94.34%)明显增高。结论 Ki67标记指数可反映细胞增殖状态,指数高的大肠腺瘤易发生癌变。MVD值高的大肠癌易发生转移,MVD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参考指  相似文献   
88.
糖尿病性便秘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累及消化系统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它与血糖升高导致肠粘膜上皮细胞损伤,大肠敏感性降低,大肠自主神经病变有关。近两年来,我们采用辩证分型法治疗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了解岳阳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h)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分布及其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流行情况,以便对产ESBLs细菌进行监控和治疗。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规定的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确定ESBLs的发生率;等电点测定和PCR扩增对ESBLs初步分型;PCR扩增阳性产物测序分析确定其基因型;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227株大肠埃希菌、120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是47.5%(108/227)、57.5%(69/120),总分离率为51%。各病区产ESBLB菌的检出率以重症监护(ICU)病房最高(59.4%),其次为慢性病房和呼吸科病房(54.8%、50%)。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没有发现高耐药株,中介占有18.1%。基因分布为SHV-11,12,28,TEM-1,CTX-M-3,13,14。SHV型,SHV型,CTX-M型分别占产ESBL占菌的16.6%,73%和83.52%。结论 产ESBLs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ICU病房,对常用抗生素具有多种耐药表型,CTX-M型ESBLs是本市产ESBLB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主要基因型。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尿培养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Microscan autoscan-4细菌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分析和ESBLs测定。结果在55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的检出率为54.55%,ESBLs产生菌株对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吩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74.50%~85.50%,非ESBLs产生菌株达45.45%,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敏感。结论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和含ESBLs抑制剂复合物以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