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徐国熙 《医学教育探索》2011,42(6):1079-1082
目的 对尖裂黄瓜菜Paraixeris serotina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以甲醇-石油醚-乙醚(1∶1∶1)提取,用氯仿进行萃取,对氯仿部位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NMR、HMBC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2个桉烷型倍半萜、3个黄酮、3个有机酸,分别为zedoalactone A(1)、zedoalactone C(2)、冬青叶豚草酸(3)、(7R,10S)-selina-4, 11(13)-dien-3-on-12-oic acid(4)、木犀草素(5)、黄芹素(6)、苜蓿素(7)、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8)、对羟基苯甲酸甲酯(9)、3, 4-二羟基苯甲醛(10)、β-谷甾醇(11)、木栓酮(12)、木栓醇(13)、loliolide I(14)、二十烷酸甘油酯(15)。结论 化合物1714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姑息放疗联合榄香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Ⅳ期NSCLC病例,采用姑息放疗联合榄香烯治疗56例,姑息放疗联合姑息化疗35例,吉非替尼靶向治疗39例,单纯姑息放疗27例,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分析Ⅳ期NSCLC生存情况.结果 姑息放疗联合榄香烯治疗组的患者生存期高于姑息放疗联合姑息化疗组、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组、单纯姑息放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6.4%、77.1%、74.4%、66.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月、8月、8月、5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71.4%,44.0%,41.8%,21.6% (P =0.000),2年生存率分别为30.4%、2.0%、5.6%、0.0%(P=0.000).结论 姑息放疗联合榄香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体外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亚砷酸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MTT法、透射电镜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青蒿琥酯或(和)亚砷酸作用后K562细胞的凋亡发生情况。结果青蒿琥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IC50值为12.41μg/mL,其有时间、剂量-效应关系;12.50~50.00μg/mL的青蒿琥酯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12.50μg/mL青蒿琥酯与1.00μmol/L亚砷酸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48h后,凋亡率为21.07%,与阴性对照(1.87%)、单独应用青蒿琥酯(7.45%)、亚砷酸(2.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依次为1128.39、335.47和1058.40,P值均为0.000。结论青蒿琥酯对K562细胞具有凋亡诱导作用,并且与亚砷酸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侧扁软柳珊瑚Subergorgia suberos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中压制备色谱、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薄层制备色谱(PTLC)等手段从侧扁软柳珊瑚中的乙醇提取物分离次生代谢产物。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技术结合参考文献数据对照方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倍半萜和甾烷类化合物共14个,其结构分别鉴定为subergorgic acid methyl ester(1)、2β-hydroxy subergorgic acid methyl ester(2)、subergorgic acid(3)、suberosenolA(4)、suberosenolB(5)、suberosenone(6)、suberosanone(7)、3β-羟基-5β-孕甾-20-酮(8)、3β-羟基-5α-孕甾-20-酮(9)、3α-羟基-5β-孕甾-20-酮(10)、孕甾-4-烯-3, 20-二酮(11)、3β-羟基-5-烯-孕甾-20-酮(12)、胆甾醇(13)、过氧麦角甾醇(14)。结论化合物5和10首次从软柳珊瑚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首次从侧扁软柳珊瑚S. suberosa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5.
毛裂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玉亮  郭美丽  张戈  薛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1):1210-1213
目的:对毛裂蜂斗菜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验证其抗炎活性.方法:用9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在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中重结晶精制,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以化合物对组胺致离体豚鼠气管片收缩的影响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毛裂蜂斗菜中分离得到6种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合模蜂斗菜螺内酯(1)、蜂斗菜内酯-B(2)、豆甾醇(3)、β-谷甾醇(4)、蜂斗菜内酯-D(5)和胡萝卜苷(6);化合物2和5对组胺致离体豚鼠气管片收缩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出;化合物2和5有明显的抗组胺活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莪术油中6种倍半萜类(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呋喃二烯、莪术烯、β-榄香烯)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甲醇(B)-水(C),梯度洗脱(0~20 min,30%~65%A,40%~30%B;21~30 min,65%A,30%B),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6 nm。结果:6种倍半萜类化合物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莪术烯、呋喃二烯和β-榄香烯分别在为43.72~2 186,44.37~2 219,15.49~774.4,28.30~1 415,40.13~2 007,16.74~837.0 ng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46%~103.9%;6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重复性试验RSD<1.29%。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莪术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7.
藏木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婷  陈若芸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5):1159-1161
 目的 研究菊科旋覆花属植物藏木香的化学成分。 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反相RP-18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鉴定结构。 结果 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deactyl-γ-cycloepitulipinolide (1),5-deoxy-5-hydroperoxytelekin (2),11,13-dihydroisoalantolactone (3),8-epi-ivangustin (4),alloalantolactone (5),clemaphnol A (6),dammara-20,24-dien-3β-OAc(7),木栓酮(Friedelin,8),反式咖啡酸乙酯 (ethyl trans-3,4-dihydroxycinnamate, 9),丁香酸(syringic acid, 10),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 1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 (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 12),乙基-β-D-吡喃果糖苷 (ethyl-β-D-fructopyranoside,13)。结论 化合物1,2,6~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78.
Clavicipitaceous fungi producing ergot alkaloids were recently discovered to be epibiotically associated with peltate glandular trichomes of Ipomoea asarifolia and Turbina corymbosa, dicotyledonous plants of the family Convolvulaceae. Mediators of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fungi and trichomes may be sesquiterpenes, main components in the volatile oil of different convolvulaceous plants. Molecular biological studies and microscopic investigations led to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 trichomes do not only secrete sesquiterpenes and palmitic acid but also seem to absorb ergot alkaloids from the epibiotic fungal species of the genus Periglandula. Thus, the trichomes are likely to have a dual and key function in a metabolic dialogue between fungus and host plant.  相似文献   
79.
橐吾中倍半萜对二氢吡啶类受体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对二氢吡啶类受体结合的作用和对离体血管张力的影响。方法:用[3H]尼群地平对猪心室肌微粒体膜受体结合方法和家兔离体血管条实验对化合物的体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化合物Ⅰ、Ⅱ、Ⅲ对尼群地平与受体结合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2.0×10-5mol·L-1,2.7×10-5mol·L-1和3.9×10-5mol·L-1,其余化合物作用较弱。这些化合物抑制受体结合的作用强度与结构中母核与取代基的改变有关,而取代基的变化对活性的影响更重要。化合物Ⅱ、Ⅲ对高K+引起的兔胸主动脉收缩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结论:这类化合物有钙拮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二氢吡啶类受体有关;它们作用有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提示有以此为先导进行深入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0.
骆驼蹄瓣中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的植物化学分离分析方法,研究骆驼蹄瓣中的萜类化学成分。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然后通过现代波谱学鉴定方法(1H-NMR,13C-NMR,MS)和结合文献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13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1-羟基茅苍术醇(1),茅苍术醇(2),白术内酰胺(3),β-桉叶醇(4),5α-氢过氧基-β-桉叶醇(5),12-羟基-2-酮基-1-瓦伦烯(6),毛脉五味子醇 A(7),(6S,7E)-6-羟基-4,7-大柱烯-3,9-二酮(8),3-羟基-5α,6α-环氧-β-紫罗兰酮(9),(3S,5R,6S,7E)-3,5,6-三羟基-7-大柱烯-9-酮(10),(6R,7E,9R)-9-羟基-4,7-大柱烯-3-酮(11),(S)-3-羟基-β-紫罗兰酮(12),布卢门醇 A(13)。其中化合物 1~7 为倍半萜, 8~13 为大柱烷类降倍半萜,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骆驼蹄瓣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1 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