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1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267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33篇
  2篇
中国医学   2017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理气开郁法中药板块方的镇痛作用特点。方法:将15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区组法分为15组,包括对照组,柴郁汤、芍甘汤、痛泻要方、金铃子散高中低剂量各组,吗啡和布洛芬组,采用45℃、50℃、55℃水浴引致小鼠疼痛模型,动态测定痛阈潜伏期,用药前测定基础痛阈。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柴郁汤、芍甘汤和痛泻要方的镇痛作用以高剂量更明显;柴郁汤对45℃、50℃、55℃水浴的痛阈潜伏期均有延长作用,柴郁汤高、中剂量在多个时间点上显示出较好的镇痛作用。结论:柴郁汤的镇痛作用较强,作用特点类似于中枢镇痛药或兼有中枢性镇痛作用;芍药甘草汤、痛泻药方、金铃子散属于作用于外周的镇痛药。  相似文献   
102.
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瘀和痰为中风的重要致病因素,通过对阴阳、左右、气血、肝肺的属性特点分析,结合其“阴升阳降”、“左肝右肺”、“左血右气”理论,并根据朱氏治疗中风对于病位在左者以行血补血治瘀为主,常用四物汤加减;病位在右者以化痰行气为主,多以二陈汤化裁的诊疗思路,笔者总结出丹溪论治中风“左瘀右痰”的观点,临床运用,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雪莲通脉丸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调节作用. 方法 建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奥心血康组和雪莲通脉丸组. 给药4周后取小鼠血清,ELISA试剂盒测定ET-1、NO和ACE浓度.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雪莲通脉丸组NO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T-1浓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地奥心血康组比较,雪莲通脉丸组NO浓度显著升高,ACE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发生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 其中,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可能与血清ET-1、ACE浓度呈正相关、与血清NO浓度呈负相关. 雪莲通脉丸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指标具有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NO浓度、降低ET-1、ACE浓度有关,且与地奥心血康组比较在改善血清NO、ACE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4.
《本经》中与“气”相关的药物记述术语有:“下气”、“咳逆上气”、“邪气”、“结气”、“益气”等等.一般非指普通概念的理气药.如何理解此类药物的属性与作用特征?本讲选择“下气”,“咳逆上气”两类药物进行归类分析,以期为气机失调,尤其是气的逆顺论治,拓宽药物选择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服用加味柴胡疏肝散,对照组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及多潘立酮片剂,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胃电频率与幅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的胃电频率及幅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提高胃电频率和幅值,增加胃动力,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证素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对近20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检索的基础上,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规范证候、症状名称,提取病位、病性证素,对其进行统计,并运用秩和检验分析检出率在5%以上的常见证素和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初步规范化后,获取病位证素10个,病性证素11个,常见证素与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初步确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见证素与症状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为本病的临床辨证和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究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肺结节的思路和方法,为肺结节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以中医古籍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理论认识、临床研究及王真教授治疗肺结节经验,探讨“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与肺结节发病的关联性,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并附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 “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为肺结节的基本病机。“阳化气”不及,或为阳虚,或为气虚,或伴气滞,致气化功能失调;“阴成形”太过,痰浊、瘀血、毒聚等阴邪相互胶结,凝滞于肺部,肺络阻塞发为肺结节。王师认为,治疗应平衡调动阳气与缓消阴邪之权重,纠正“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的失衡状态。所举验案中患者证属肺脾气虚、痰瘀互结,治以健脾益肺、化痰消瘀,投以自拟方,疗效佳。 [结论] 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肺结节紧扣病机,疗效可观,为中医辨治肺结节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中医论治肺结节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总结分析裘昌林教授救治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医辨治思路。[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整理医案、复习相关中医文献,整理总结裘师临床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医辨治经验,分析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医认识,中医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法,并列举医案分析。[结果] 裘师认为,重症肌无力危象病情危重,属于中医大气下陷证,与脾肾密切相关,脾肾虚损为本,甚者脉微息弱、元气耗散而气脱,治疗重在急救脱陷、温肾敛阴,兼顾祛痰通腑,并且研用马钱子起沉疴。所举医案贯彻裘师辨治经验,遣方用药以健脾益气为主,补益肝肾为辅,佐以祛痰通腑,获得较好疗效。[结论] 裘师基于中医病因病机,对重症肌无力危象进行辨证论治,遣方用药从虚出发,随证加减,配合西医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优势,其经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托里透脓汤加减辅助西药治疗颈痈气血两虚证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颈痈气血两虚证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头孢氨苄缓释片和布洛芬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托里透脓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肿块消散时间、局部压痛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里透脓汤加减辅助西药治疗颈痈气血两虚证患儿能提高临床效果,减轻疼痛程度,促进临床症状消失,效果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雷火灸联合乌灵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于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PSF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空白对照组、乌灵胶囊组、雷火灸组和联合组(乌灵胶囊+雷火灸),每组各50例。比较治疗前后4组患者的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4组患者的FSS、HAMD、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雷火灸组、乌灵胶囊组和联合组患者的MR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3个月,联合组患者的FSS、HAMD、NIHSS及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雷火灸联合乌灵胶囊对气虚血瘀证PSF有显著疗效,可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疲劳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