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4篇
  免费   860篇
  国内免费   456篇
耳鼻咽喉   228篇
儿科学   147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374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840篇
内科学   774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2115篇
特种医学   1015篇
外科学   448篇
综合类   1236篇
预防医学   978篇
眼科学   253篇
药学   730篇
  3篇
中国医学   1738篇
肿瘤学   178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973篇
  2012年   665篇
  2011年   783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649篇
  2007年   571篇
  2006年   553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9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应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值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血流粘滞诸因素生理与病理的异常,对济南地区338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统计了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总平均及男女的平均值和正常范围,并计算了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间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2.
13.
CT的分叶征表现在肺内孤立结节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CT的分叶征表现在肺内孤立结节影像诊断的价值以及CT多平面重组(MPR)对此征检出的意义。方法观察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137例及良性肺内结节45例,将结节的边缘分为4型。对28例肺癌、22例良性结节行MPR,考察其显示分叶征的作用。引入可能性比值(likelihood ratios,LR)以量化良恶性病变在形态学上存在重叠的表现。结果Ⅰ型边缘结节对良性病变的特异性为83.3%(20/24),敏感性为44.4%(20/45)。Ⅳ型边缘结节对周围型小肺癌的特异性为97.6%(83/85),敏感性为60.7%(83/137)。表明Ⅰ型边缘是良性病变的特点;而Ⅳ型边缘是恶性病变的特征。Ⅳ型边缘的结节恶性病变在MPR重组图像上的检出率为64.3%(18/28),与横断面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叶征对肺内孤立结节的诊断有价值,MPR配合横断面薄层图像有助于提高该征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文中基于免疫系统有关免疫活性细胞或分子与外来抗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的动力学模型对中医学正邪相争理论及其扶正祛邪治则进行了新的诠释,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认为:中医学关于外感邪气致病的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在本质上是识别抗原与免疫活性细胞或分子相互作用的三种不同的非线性动力学诊断模式,其证相应于这一过程中不同的非线性动力状态,可以用一个或一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定量描述。一个证常常对应于抗原与免疫活性的细胞或分子非线性动力学相互作用相空间中的一个稳定或不稳定的极限环和混沌,这可以作为证诊断的图形或形象标识。以中医学扶正祛邪的治疗思想为先导,有可能研制出全新靶向的和更有效的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Automatic analysis of electromyography (EMG) signals, first operated in 1950 with analogic machines, steeply expanded from 1980 when fast computers and worthwhile programs became available. On-line measurement of response area and latency, averaging of low amplitude waves, fast sorting of motor unit potential shape parameters, computation of the “jitter” between two muscle fibers, turns/amplitude and spectral analysis of interferential pattern records, are some examples of programs currently offered in modern EMG machines. Other techniques are still reserved for research purposes: scanning EMG, decomposition of nerve and muscle compound potentials, measurement of the threshold and firing rate of motor units, trace analysis using tracking models. Finally, the credit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s (knowledge based systems, fuzzy logic, neuronal networks) is still not clearly stated.  相似文献   
16.
Digital movment analysis (DMA) is a new instrumental approach to assessing oral tardive dyskinesia (TD) by means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of a video signal, tracking five paper dots placed around the patient's mouth. A total of 40 schizophrenic patients, 30 with and 10 without TD, were examined twice (with a 3-month interval) with this new device. The patients were further examined with two TD rating scales: the St. Hans Rating Scale for extrapyramidal syndromes (SHRS) and the 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 (AIMS).Th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accepted the instrumental assessment without any anxiety or resistance. The internal relibility of the apparatus was high,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80–0.99. The DMA TD values correlated with the SHRS and AIMS scores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48–0.73 indicating an acceptable, although not strong, concurrent validity. Fluctuations occurred from the first to the second examination independent of medication. For these fluctuations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DMA values and rating scores. Finally, the DMA device was able to detect perioral tremor as a sign of parkinsonism.It has been concluded that DMA is a useful supplement to classical TD rating, although further validity evaluation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引入动态的图象测里概念,进行口周软组织移动量的测量。方洁利用已开发的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对三种测定条件下口腔周围软组织的移动量进行测量研究。结果(1)发/mo/时,口唇突出,上唇的测定点向上内前方.下唇的测定点向下内前方动作,因此.唇上三角形面积变化的大小依次为M3相似文献   
18.
家禽加工流水线作业工人颈肩腕疾患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9名家禽加工厂作业女工的颈肩腕疾患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职业性颈肩腕疾患OCD,(肩周炎、尺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腱鞘炎、肱骨内外髁炎)的总发生率为39.6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其发生率与工龄、年龄及工种别有关。我们认为OCD发生的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是上肢反复用力活动、静力作业、不合理的操作姿势,而且低温、高温的作业环境对OCD的发生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X线摄影适宜照射线量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以噪声的频率特性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 CR)的适宜曝光量.方法在相同摄影条件下获得中速 CaWO4屏-Fuji片组合照片和CR照片,以此为基础,改变mAs,获得不同照射剂量下的CR影像,经相同的后处理条件输出它们的CR照片.用显微密度计依次对这些照片进行扫描,每张获得10万个密度值,作为离散随机信号来处理,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威纳频谱(Wiener spectrum, WS),测试CR照片噪声的WS与中速CaWO4屏-Fuji片组合的照片噪声WS值相等的曝光量值.结果 (1)在照射剂量均为5.61μGy、照片密度均为1.0的情况下,在空间频率(ω)=0.1 LP/mm处,CR系统的WS值为 23.1×10 -6 mm2,屏-片系统的为20.1×10 -6 mm2;在ω=0.5 LP/mm处,CR系统的WS值为 9.73×10 -6 mm2,屏-片系统的为8.41×10 -6 mm2 .(2)当ω=0.1 LP/mm时,照射剂量为5.61μGy的CR照片的WS值分别是照射剂量为1.40、2.80、8.76、13.67、21.11μGy CR片的0.53、0.75、1.14、1.44、1.80倍;当空间频率为0.5 LP/mm时,照射剂量为5.61μGy的CR片的WS值分别是照射剂量为1.40、2.80、8.76、13.67、21.11μGy CR片的0.40、0.58、1.26、1.47、2.16倍.(3)在ω=0.5 LP/mm时,与照射剂量为5.61μGy的屏-片组合有相当的噪声水平的CR照片照射剂量大致为7.70 μGy左右.结论相同摄影条件下CR照片的噪声要比中速 CaWO4屏-Fuji片组合的大;随着照射量的增加CR系统总WS将减小,噪声下降;如想获得和屏-片相同噪声的影像,应适当增大CR系统的照射量.  相似文献   
20.
胸部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合理的扫描和重建参数。方法6例煤工的尸检离体肺脏制成充气固定肺标本,分别行不同参数组合的螺旋CT扫描,包括层厚1.5mm,2mm,4mm及8mm,重建间隔1mm,3mm,5mm;曝光量150mA,100mA;螺距1.5;滤过算法包括标准、锐利和平滑3种。每组图像均行MIP重建,重建厚度为12.5mm~13mm,比较不同参数MIP重建图像对支气管血管束的显示。结果a)曝光量对MIP重建图像的影响甚微,150mA、100mA两组剂量MIP无显著性差异(P>0.05);b)重建算法对MIP重建无显著影响。c)扫描层厚影响MIP图像,以薄层(1.5mm)扫描重建为最佳,1.5mm、2mm、4mm层厚MIP图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8mm层厚与前4者MIP图像有显著性差异(P<0.01)。d)重建间隔影响MIP重建效果,8mm层厚扫描,1mm和5mm重建间隔重建图像MIP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影响MIP重建的参数主要为扫描层厚和重建间隔,薄层扫描可获得理想的MIP图像,随层厚的增加,减小重建间隔有利于获得理想的MIP图像。建议以中等层厚(4mm)扫描,小重建间隔(1.5mm,2mm)行MIP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