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马钱苷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马钱苷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前脂肪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马钱苷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以酶组织化学提取法检测其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磷酸甘油脱氢酶(GPDH)的影响;以油红O染色方法检测其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脂肪积聚的影响。结果8,16,32μmol/L的马钱苷能够促进大鼠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分化过程中GPDH的升高和脂肪积聚,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马钱苷具有促进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抑制大鼠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雷翔  许雪亮 《中南药学》2007,5(6):485-487
目的研究匹格列酮对正常人和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lpathy,TAO)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人和TAO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在其增殖和分化的过程中加入匹格列酮。MTT法观察匹格列酮对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定量的方法观察匹格列酮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μmol.L-1的匹格列酮能够促进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在各个实验时间段,匹格列酮对眼眶前脂肪细胞有促分化作用,在48 h时作用最明显。与正常人比较,匹格列酮对TAO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的促分化作用更明显。结论匹格列酮可能通过增加成熟脂肪细胞的数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伴有糖尿病的TAO患者,匹格列酮治疗可能诱发眼部病变的加重。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改善3T3-L1脂肪前体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地塞米松等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使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情况;用胰岛素诱导3T3-L1脂肪细胞以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并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浓度,以评价模型建立情况。将建立胰岛素抵抗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0 μmol/L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25 g/L参麦组和50 g/L参麦组。MTT检测各组药物作用8、16、24和36 h后的细胞活力。药物作用8、16和24 h后测定细胞上清液葡萄糖浓度。免疫印迹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和磷酸化AKT(p-AKT)在各组中的蛋白水平。结果:成功建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浓度数据显示参麦注射液(25、50 g/L)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可以明显增加3T3-L1细胞GLUT4、PI3K及p-AKT的蛋白水平。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3T3-L1胰岛素抵抗细胞的葡萄糖利用,并且与增加GLUT4、PI3K及p-AKT的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大黄素(emodin)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油红O染色、三酰甘油(TG)含量测定及3-磷酸甘油脱氢酶(GPDH)活性测定等方法检测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黄素对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mRNA、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mRNA和脂肪酸结合蛋白ap2mRNA表达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运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测定大黄素与PPARγ2的亲和力。结果:大黄素呈剂量依赖性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50μmol/L大黄素可使脂肪细胞内TG含量和GPDH活性分别增加约22%及60%。大黄素可显著升高脂肪细胞的PPARγ2mRNA、C/EBPαmRNA及脂肪酸结合蛋白ap2mRNA表达水平。同时,50μmol/L大黄素可使前脂肪细胞的细胞增殖率下降约17%。SPR检测结果显示,大黄素具与PPARγ2结合活性,提示其可能是PPARγ2的配体。结论:大黄素作为PPARγ2的配体,能促进脂肪细胞分化、抑制前脂肪细胞增殖,而该过程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2、C/EBPα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5.
Adipose tissue engineering aims to grow fat tissue for soft tissue reconstruction after tumour resection or trauma. However, insufficient progenitor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poor vascularization compromise the generation of clinically applicable adipose tissue. The desired process of neo‐adipogenesis seems to be difficult to mimic, even though it takes place in all of us, inevitably and rapidly, as soon as we start consuming high‐caloric diets. It has previously been proposed that inflammation and its key regulator, nitric oxide (NO), may play a relevant part in neo‐adipogenesis. We here discuss how a controlled activation of the nitric oxide system on various levels may represent a cure for several current shortcomings in adipose tissue engineering.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载体,考察雪菊总提物、正丁醇部位、黄酮单体CB-1及CB-2对该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雪菊4个不同提取部位分别设3个剂量组。MTT法检测雪菊4个不同提取部位对3T3-L1细胞增殖的作用,油红O染色并通过比色分析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脂质的形成与积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雪菊总提取物100 μg·mL-1,正丁醇部位0.5、5、50 μg·mL-1,黄酮单体CB-1、CB-2在50 μg·mL-1浓度时对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正丁醇部位的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相关系数r=-0.903)。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雪菊总提取物1、10、100 μg·mL-1均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分化,减少细胞中脂质的形成(P<0.01);正丁醇部位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分化(r=-0.779);CB-1与CB-2在50 μg·mL-1浓度时对细胞分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雪菊总提物、正丁醇部位、CB-1与CB-2均能够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减少细胞中脂质积累。  相似文献   
48.
49.
积雪草酸改善小鼠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番石榴叶三萜化合物积雪草酸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观察药物对其分化的影响。地塞米松诱导建立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药物干预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量;比色法检测游离脂肪酸浓度;ELISA法检测脂联素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积雪草酸在10~100 μmol/L时能显著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但明显抑制其分化(P<0.05或P<0.01);在30和100 μmol/L时,无论是基础状态还是胰岛素刺激状态,均能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葡萄糖的消耗,减少游离脂肪酸的产生(P<0.05);其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脂联素分泌和PPARγ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但能显著下调PTP1B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积雪草酸能显著改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葡萄糖的消耗和减少游离脂肪酸的产生,其机制可能是其下调胰岛素信号转导的负性调节因子PTP1B的表达,增强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0.
李卫华  孙志成  王文 《武警医学》2010,21(8):681-684
 目的 建立人前脂肪细胞培养及其在药物诱导下向脂肪细胞分化的细胞模型.方法 取成人的腹部纯脂肪颗粒,采用消化法进行人前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并在培养液中加入胰岛素和地塞米松对细胞进行诱导.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研究,测定生长曲线,并用油红O染色法对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 培养出的人前脂肪细胞呈梭形,成分均一,增殖旺盛.经胰岛素和地塞米松诱导后,通过油红O脂肪染色法测定,证明前脂肪细胞已向脂肪细胞分化.结论 在成熟的脂肪组织中存在着可以增殖,并可以分化成脂肪细胞的前脂肪细胞,经诱导后可以分化成成熟的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