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7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20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88篇
内科学   190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310篇
预防医学   15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067篇
中国医学   375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3篇
  196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论中药复方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之间存在多种差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中药有其自己的特点。辨证论治是遣方用药的基础,配伍用药是中药应用的主要形式,方证相应是中药取效的关键,整合调节是中药的作用方式。上述特点决定了中药药效评价不能照搬西药的方法和标准。运用现代技术和中药自身特点建立中药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是正确评价中药疗效的关键。质量稳定是药效评价的前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疗效评价必不可少的工具,整合调节的作用方式要求药效指标的选择要多样化,避免主观误差的手段是利用数学模型和参数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作用机制的阐明还需要规范的临床药理实验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62.
韩淑芹 《中国药师》2016,(4):811-81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亚甲蓝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0.3%磷酸溶液-乙晴(70∶30);检测波长:246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亚甲蓝峰与杂质峰之间分离度良好;亚甲蓝和杂质A分别在2.060.0μg·ml-1(r=0.999 8)和0.23.2μg·ml-1(r=0.999 6)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亚甲蓝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为0.86%(n=9)。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精密度高,可用来测定亚甲蓝注射液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63.
赵琰  屈会化  王庆国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7):2906-2910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作者将小分子单克隆抗体技术引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利用中药活性成分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相应的免疫亲和色谱柱,实现从药材或复方中特异性地"敲除"该化合物,而"原样"保留其他成分在量和比例关系上不变,通过药理药效的比较研究,来明确揭示该成分与整体中药或复方功能主治的关联度。利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敲除技术解析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方法,获得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从全新的角度理解物质基础,而且有助于理解中药单味药内部,或复方药味之间"配伍"的现代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4.
现代中药学研究常将中药药效成分定义为次生代谢产物,对相关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活性及质量标准研究较多,在制药过程中蛋白质、糖类、酯类等多被认为是杂质,这是受到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思路的影响。随着人类对中医药基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营养成分往往也具有一定的活性。仍将目光聚焦于中药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思路是否有局限,蛋白质、糖类、酯类等是否也应纳入活性研究及质量控制的范畴?通过整理中药中蛋白质、油脂等各类营养物质成分的研究现状,梳理中药部分营养物质具有的药理、生理活性,反思中医药现代研究方面的发展路径,对中医药营养成分在质量控制、研究方向及医养领域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对中医药在中药营养活性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65.
胡在林 《中国药业》2011,20(12):28-30
目的建立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中苯磺酸氨氯地平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采用HypersilBDS柱(200 mm×4.6 mm,5μm),以0.01 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含0.7%三乙胺,磷酸调pH=4.0±0.1)-乙腈(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37 nm。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峰和相邻杂质峰可达到有效分离(R>1.5)。苯磺酸氨氯地平质量浓度在5.0~5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7%,100.03%,99.85%,RSD分别为1.21%,0.87%,1.06%(n=3);方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2%。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6.
张沁怡  沈国祥 《药学研究》2021,40(5):281-288,299
随着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发展,溶出度作为固体制剂体外工艺控制的重要指标,其日益受到重视。针对中药药效成分的复杂多样性,本文依据文献对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的重要意义、溶出度测定装置、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的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用不同批次制剂的溶出曲线点的宏定性相似度Sm≥0.9和宏定量相似度70%≤Pm≤110%作为判定批间溶出曲线一致性的新标准,为中药固体制剂的溶出度研究提新的控制标准。评价中药工艺是否恒定规范以保证药效是否最优,固体制剂溶出度的一致性是先决条件。中药一致性控制中的药效物质总量控制并不难,最难的地方是中药固体溶出度的一致性控制。溶出度控制是中药固体制剂一致性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是制剂药效一致性控制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7.
 目的 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HZ08的有关物质进行结构鉴定。方法 采用Sapphire C18 (4.6 mm×250 mm, 5 μm)色谱柱,甲醇-甲酸醋酸铵溶液(1 L中含有甲酸1.0 mL和醋酸铵2.0 g)流动相梯度洗脱,对HZ08及其酸、碱、光照破坏的有关物质进行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化测定各有关物质的一级和二级质谱,进行解析鉴定。结果 HZ08中检测到1个含量超过0.1%的有关物质,酸破坏生成4个主要降解有关物质,碱破坏和光照破坏各生成1个主要降解杂质;并通过联用技术和有机反应机制解析确证它们的结构。结论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有效的鉴定药物有关物质,HZ08有关物质鉴定结果对其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建立左卡尼汀注射液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11.5 ml,加水1900 ml,用1 mol/L氢氧化钠约100 ml调节pH值至2.4),加庚烷磺酸钠1.1g,振摇使溶解-甲醇(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nm.结果 在选定色谱条件下,有关物质与主药完全分离,左卡尼汀最低检出限为1 0μg/ml,在0.4266~2.986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左卡尼汀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69.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通过口服给药后,对血中移行成分进行鉴定分析,从而快速筛选药效物质基础及揭示复方配伍规律的有效方法。在近20年的发展中,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及普遍应用。随着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在沟通药物体内外变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体现出了较强的优越性,契合了中药配伍使用、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作用机制的复杂性。该文通过查阅2013—2016年CNKI Scholar和Pubmed 2个数据库中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相关的文献,对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供试样品制备、实验动物选择、给药方案确定、取血方式和时间、血样制备和处理、血中移行成分分析等关键技术难题及多种解决方法进行了经验性归纳,同时,展望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拓展及综合应用,以期为该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更好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0.
该研究制备了葫芦素B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的口腔溶吸膜,考察了葫芦素B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利用口腔速吸膜固化前后的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性系数、膜剂的外观形态、崩解时限以及葫芦素B在小鼠的体内药效学性质。该研究中制备的速溶膜外观呈均匀的淡黄色,可以在30 s内完全崩解,固化后的葫芦素B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在室温下储存120 d后,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和多分散性系数分别是(43.36±2.12)%,(108.82±5.28) nm,(-34.18±1.07) mV,0.088±0.012;未固化的葫芦素B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则分别是(41.26±2.22)%,(181.82±4.48) nm,(-30.67±0.81) mV,0.092±0.012。包封在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后,葫芦素B溶解度明显提升。相较于葫芦素B混悬液,包封在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中葫芦素B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提升。利用口腔速溶膜固化前后葫芦素B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对小鼠肿瘤的抑制率没有明显改变,分别是(93.17±0.43)%,(93.24±0.21)%。实验结果说明说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可以有效提高葫芦素B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活性,利用口腔速吸膜固化后胶束稳定性明显提高且葫芦素B的药效学性质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