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3篇
  免费   1090篇
  国内免费   602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915篇
口腔科学   174篇
临床医学   763篇
内科学   828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278篇
特种医学   451篇
外科学   193篇
综合类   1736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997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1906篇
  3篇
中国医学   2041篇
肿瘤学   15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464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771篇
  2013年   817篇
  2012年   694篇
  2011年   780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 了解 2016—2019年天津市河北区流感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流感提供相应科学依据。方法 对 2016—2019年天津市河北区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cases,ILI)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数据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9 年共采集IL咽拭子标本 2 962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为 715份,阳性率为 24.14%;2016—2019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10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2016—2019 年天津市河北区流感样病例百分比 (IL%)在每年 11 月—次年 2 月出现一个高峰,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16—2019 年流感病原监测结果显示,天津市河北区流行毒株以甲型 H3N2 型和甲型 H1N1型交替出现为主,2017 年甲型与乙型 Yamagata 系混合流行,2019 年甲型 H3N2 型呈优势毒株。结论 2016—2019 年天津市河北区流感病毒以甲型 H3N2 型和甲型 H1N1 型为主,每年的流行毒株各不相同,呈交替或混合流行。应加强监测和流感防控并提高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查明我市2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感染途径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脑脊液标本,用血平板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用PCR鉴定。结果患者手部有外伤且有生猪肉接触史,临床上潜伏期短,病程进展迅速,均为脑膜炎型。患者脑脊液中分离的细菌经生化和PCR检测结果为猪链球菌Ⅱ型。病人经过及时抢救均脱离了危险。结论2起疫情为散发疫情,相互间无流行病学联系。传播途径为接触被猪链球菌污染的生猪肉经破损皮肤而传染。应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肉食品加工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5.
为建立二核苷酸简单串联重复顺序(STR)多态位点个体鉴别技术系统,应用6个位于不同染色体呈共显性传递的二核苷酸STE多态位点进行中国汉族人个体鉴别研究,这6个位点是D1S103、D4S175、D5S107、D19S49、D6S89及D9S58。结果显示:(1)6个STR位点基因型数14~39个,等位片段数0~20个;(2)杂合度观察值及估测值分别为0.65~0.91及0.63~0.93.多态信息含量0.59~0.90;(3)6个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4)6个位点15次配对分析中,未见非随机关联;(5)6个位点的亲子关系排除概率0.99;(6)普通群体中两个无亲缘关系随机个体间6个位点基因型完全一致的概率在1.7×10-12~9.2×10-33间。结果表明,应用这六个二核苷酸STR位点适于亦足以在中国汉族人中进行个体鉴别.故将此检测及数据处理系统,命名为DNA身份号码。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将VEGFR-32-Ig的反义基因在体外进行原核表达,并将产物进行生物活性鉴定.方法 构建VEGFR-32-Ig反义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经过原核表达、亲和层析及蛋白酶切后获得将VEGFR-32-Ig的反义多肽,用MTT法进行活性鉴定.结果 获得VEGFR-32-Ig的反义多肽,MTT法证明VEGFR-32-Ig的反义多肽具有较强生物学活性.结论 成功获得VEGFR-32-Ig的反义多肽,为研究和利用反义多肽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用双剂量实验数据分析药物的米氏消除参数的识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给药剂量对按一级过程吸收,米氏过程消除药物的血药浓度的峰值与达峰时间的影响。并据此讨论了利用较少的双剂量实验数据改善识别米氏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北京地区病毒性脑炎患者病原体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1年夏秋季,我们从41例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非乙脑)患者的75份急性期血和/或脑脊液中分离到33株病毒。对其中12株进行电镜观察,电镜下均见大小相同的球形病毒颗粒,毒粒的直径约为44.78±1.35um,无囊膜,具双层蛋白外壳,视野内多见空心颗粒。超薄切片显示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浆内发生,直径约为47.6±2.3um。正常细胞中未见病毒颗粒。对其中3株病毒进行理化性状分析,多次试验均显示该病毒抵抗5'-碘脱氧尿苷,抵抗乙醚,耐酸,能在地鼠肾BHK-21和白纹伊蚊C6/36细胞上增殖并出现细胞病变。该病毒与本室制备的披膜病毒科甲组、乙脑病毒和布尼亚病毒科的组特异性免疫腹水均不反应。脑内接种3日龄乳小白鼠可引起不规律的发病和死亡。上述结果表明,该病毒是一类45um左右、无囊膜、耐酸的RNA病毒。  相似文献   
99.
研究国内来源于地榆属8个不同种、变种与变型的地榆及2种混淆品的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及其粉末的鉴别特征,并分别列出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0.
对《金匮要略》中有关“邪气”的各种名称,结合所在语言环境从文理和医理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试图明确这些名称的概念,以澄清对《金匮》有关“邪气”概念的混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