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9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448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139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694篇
内科学   814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357篇
特种医学   1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55篇
综合类   1673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509篇
眼科学   116篇
药学   447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4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海岛纤恙螨经卵传递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8月~1986年11月,作者以我国发现的恙螨新种海岛纤恙螨子代幼虫656只,分为21组,叮咬健康小鼠,从子1代到子4代幼虫叮咬过的小鼠中,连续分离出7株恙虫病立克次体,证明海岛纤恙螨能够经卵传递恙虫病立克次体至少4代.同时在该螨的卵、幼虫、若虫、成虫组织细胞内发现有恙虫病立克次体寄生,并发现有分裂增殖形态的立克次体,证明海岛纤恙螨各变态期内均保有恙虫病立克次体,这些立克次体能在恙螨体内大量增殖,连续传代.此项研究结果,对于确认海岛纤恙螨为浙江沿海地区恙虫病的传染媒介和宿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轮状病毒(EDIM)EW株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以在小鼠模型上研究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EDIM VP7全长cDNA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将所得的VP7基因片段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ShuttleCMV-EVP7,将该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MV-EVP7,将该质粒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rvAdEVP7。以rvAdEVP7感染293细胞,并分别应用电子显微镜、PCR、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rvAdEVP7的形态、VP7基因整合、遗传稳定性、VP7基因在细胞内转录及表达等有关生物学特性。结果:获得了小鼠轮状病毒的全长cDNA,重组腺病毒rvAdEVP7具有典型的腺病毒形态,PCR、RT-PCR和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显示:rvAdEVP7中确有特异性的VP7基因稳定整合;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感染293细胞后能有效转录;可表达轮状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7。结论:成功构建含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vAdEVP7,为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为满足基因治疗的需要构建人白细胞介素 12 (hIL 12 )双亚基共表达质粒。方法 :先从人胚肾组织的逆转录产物中用PCR方法扩增出它的两个亚基P4 0 和P3 5的cDNA全长 ,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构建单亚基质粒———P(+) /P4 0 和P( ) /P3 5,然后再将二者串联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中得到P(+) /IL 12质粒。脂质体转染HepG2后 2 4,48h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内hIL 12蛋白质表达。结果 :P(+) /IL 12质粒经酶切和测序证明两亚基连接方向正确 ,序列无突变 ;ELISA检测细胞上清结果证实可表达hIL 12蛋白质。结论 :成功构建P4 0 和P3 5双亚基真核共表达质粒———P(+) /IL 12 ,为模拟hIL 12生理表达方式 ,简化hIL 12基因治疗操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short hairpin RNA (shRNA) adenovirus vector targeting protein kinase BI (PKB1/Akt1) and cyclooxygenase-2 (COX-2) and observe their expression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cell line SGC-7901. Methods Akt1 and COX-2 shRNA expression frames were sub-cloned to pGSadeno adenovirus vector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technology to construct pGSadeno-Aktl + COX-2 ( pGSadeno-A + C) vector. Furthermore after screening and amplification,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 was digested with Pacl and transfected into HEK293 cells. The replication adenovirus rAd5-A + C was packed and amplified in the HEK293 cells, and its titer was detected. After human SGC-7901 cells in vitro were transfected by rAd5-A + C,Akt1 and COX-2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rAdS-A + C,SGC-7901 and gen-eral rAd5-HK were selected as the negative controls. Results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rAd5-A + C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and its titer reached 1.0 ×1010 pfu/ml. Aktl and COX-2 mRNA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 significantly, and their ACt values ( 12.26±0.05 and 5.41±0.09 respectively ) were higher than rAd5-HK group (10.63±0.02 and 3.75 +0.08 respectively) and control group (10.57± 0.02 and 3.73±0.08 respectively) (P <0.01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Ad5-HK and control groups (P >0.05). Aktl and COX-2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 by 70.5% and 63.7% respectively ( P < 0.01 ) in rAd5-HK group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 P > 0.05 ). Conclu-sion The shRNA aclenovirus vector targeting Akt1 and COX-2 can specifically inhibit Akt1 and COX-2 expression,and this may be a new strategy in gastric carcinoma gene therapy targeting Akt1 and COX-2.  相似文献   
35.
FasL启动子调控的报告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扩增FasL启动子并构建带有FasL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评价在皮质酮(啮齿类动物体内的糖皮质激素)作用的睾丸Leydig细胞中,由FasL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的表达活性。本研究将为进一步分析Leydig细胞中FasL启动子转录调控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由FasL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质粒。此重组质粒经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瞬时转染入Leydig细胞中,36h后细胞经皮质酮处理,并于48h时收集细胞。测定荧光素酶的相对表达活性。结果(1)酶切及测序证实成功扩增FasL基因启动子并构建了带有FasL基因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表达质粒;(2)皮质酮处理的Leydig细胞中FasL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表达质粒的表达活性显著增高。结论构建成功的带有FasL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可准确地评价FasL启动子在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广东省信宜市蚊媒种类密度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广东省信宜市怀乡镇和水口镇蚊媒数量及种类分布。方法 怀乡镇检查猪场、猪栏和牛房中蚊媒的分布;水口镇以牛诱和猪栏检查的方法调查蚊媒的分布。于19:00~21:30点观察蚊媒出现的情况,并以捕蚊管捕捉蚊媒。对所捕按蚊进行计数、分类。结果 共捕获蚊媒602只,其中包含5个种: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多斑按蚊和嵌斑按蚊。三带喙库蚊为当地的优势蚊种,其占除阿蚊外总蚊量的90.8%。结论 三带喙库蚊为信宜市的优势蚊种。  相似文献   
37.
目的:构建B7-2-PE40KDEL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通过体内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特异性杀伤高表达CD28 T细胞,阻断B7∶CD28/CTLA4共刺激信号途径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以原核表达载体pRSETA-B7-2-PE40KDEL质粒为模板,采用PCR及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 )-B7-2-PE40KDEL.利用RT-PCR、Western 印迹及ELISA法从mRNA、蛋白质水平检测了B7-2-PE40KDEL在RPE-CHO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对其特异性杀伤高表达CD28 T细胞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Zeo( )-B7-2-PE40KDEL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RPE-CHO细胞后可转录翻译为重组融合毒素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1×103,平均106个转染细胞24 h表达0.23 μg/L.活性测定显示真核载体所表达的B7-2-PE40KDEL可特异性地抑制高表达CD28的人T淋巴细胞系,而对CD28阴性的人白血病细胞系的抑制率较低.结论:真核载体表达的B7-2-PE40KDEL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免疫抑制活性,为进一步开展其体内特异性防治移植排斥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凋亡素原核表达系统,以制备抗原物质凋亡素融合蛋白。方法 通过PCR方法,以pcDNA-VP3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凋亡素VP3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凋亡素的高效原核表达栽体pET-DsbA-VP3,将该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lysS中,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目的蛋白。结果 转化有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VP3的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出现38300的目的蛋白条带。结论 凋亡素原核表达栽体pET-DsbA-VP3能高效表达出凋亡素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并研究该载体对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为针对端粒酶的乳腺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设计针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基(hTERT)的干扰靶序列TGTTCAGCGTGCTCAACTA,构建重组siRNA表达质粒pGenesil-hTERT,同时构建不针对任何基因的阴性对照重组pGenesiL-HK.两种重组质粒经酶切、电泳分析和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应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聚合酶链反应(TRAP-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酶切电泳测序分析表明插入序列正确,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染pGenesil-hTERT的MCF-7细胞,凝胶电泳见端粒酶特征性条带明显减少,端粒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Genesil-hTERT转染细胞后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转染48h凋亡率最高,达54.7%±2.41%.结论 hTERT-siRNA可有效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促进细胞凋亡,此法有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40.
王中华  窦科峰  杜建军  陈勇 《医学争鸣》2003,24(11):968-971
目的:构建人Heparanase基因的真核、原核表达载体,大肠杆菌表达其融合蛋白.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人肝癌细胞株HepG2cDNA中,分别扩增出Heparanase编码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消化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经酶切鉴定与测序证实后,连接成包括完整的人Heparanase基因ORF区的真核表达载体,以亚克隆法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RSET的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产生融合蛋白.结果:构建的人Heparanase基因表达载体经序列测定证实,与GenBank登录结果完全一致;双酶切鉴定证实,克隆基因正确插入载体pcDNA3.1及pRSET;SDS-PAGE证实融合蛋白表达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人Heparanase基因真核、原核表达载体,成功正确表达了6His/Heparanase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