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1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1936篇
妇产科学   605篇
基础医学   40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81篇
内科学   418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28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217篇
综合类   1060篇
预防医学   655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363篇
  13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16篇
  1973年   12篇
  1972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01.
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分析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NICU呼吸机治疗的54例HMD患儿进行总结,分析其疗效,比较治愈组与病死组胎龄、出生体重、上机日龄、上机前血气及吸气峰压(PIP)、呼吸未正压(PEEP)、各种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呼吸机治疗新生儿HMD的治愈率为68.4%;病死组胎龄、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病死组上机时的日龄及上机前的血pH值均明显小于治愈组(P<0.01),病死组呼吸机参数PIP、PEEP均明显高于治愈组(P<0.05),两组间各种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呼吸机是治疗新生儿HMD的主要手段;HMD患儿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则病变发生越早,上机前酸中毒越明显,病死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2.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了解母乳性黄疸 (BMJ)患儿胆红素均值及峰值水平 ,探讨BMJ患儿胆红素增高对肝脏及心肌酶的影响 ,寻求最佳干预方案。方法 以 160例确诊为BMJ患儿为研究对象 ,观察黄疸出现及消退时间 ,并行经皮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测定及心肌酶谱、肝功能等检查 ,并将胆红素 >2 91μmol/L 80例患儿随机分成 4组治疗 ,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1.BMJ胆红素高峰期在生后 2~ 4周 ,血清胆红素峰值和均值分别为 3 16μmol/L和 2 3 1μmol/L。黄疸消退时间为 6~ 12周 ;2 .经皮测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正相关 r =0 .92 ;3 .BMJ患儿心肌酶、肝功能、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围 ;4.继续母乳组、停止母乳组、光疗暂停母乳组、光疗继续母乳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以光疗暂停母乳组与光疗继续母乳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快 ,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1.经皮测胆仪不仅可作为筛查、随访工具 ,且其结果可代替血清总胆红素作为指导治疗的依据 ;2 .BMJ患儿胆红素对肝功能、心肌酶无影响 ;3 .各组中以光疗不停母乳组黄疸消退时间最快 ,疗效最显著 ,故光疗时不必停母乳  相似文献   
10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脑室扩大的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对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脑室扩大患儿预后的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02年1-12月收治的足月新生儿HIE 76例出院后进行3-19个月随访,其中26例在"SARS"期间改用电话随访 结果 住院HIE患儿88例,随访76例(86.4%),健康存活73例(96.1%),死亡2例(2.6%),脑瘫1例(1.3%) 轻度HIE 39例无后遗症;中度35例中脑瘫、死亡各1例(各2.9%),重度2例中死亡1例(50%),另1例无后遗症 有阿氏评分记录者71例,其中1 mm 8-10分30例中脑瘫1例(3%),1mm≤7分、5mm8-10分者17例均无后遗症;1mm、5mm均≤7分者24例中死亡2例(8%) 预后不良与胎儿发育迟缓、重度窒息、治疗不当等有关 头颅B超随访49例,脑室扩大12例(24.5%),其中出生时即有、随访中出现各6例,后者脑瘫1例,余在12-19个月恢复正常 结论 影响HIE预后不良的因素与胎儿发育迟缓、重度窒息、治疗不当等有关随访中可见一过性脑室扩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4.
新生儿胃肌电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新生儿胃肌电发育过程,并初步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 对23例健康新生儿生后1周、2周及1月进行胃肌电描记。采用皮肤表面电极,从腹壁体表用PCPOLYGRAP-HR多功能胃肠检测仪记录胃电,观察主频率(DF)、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正常胃慢波百分比(PNSW)。结果 餐前、餐后正常呈随周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餐后PNSW明显高于餐前。DF和DFIC各阶段无明显差异,但自身比较,餐后DF高于餐前,餐后DFIC低于餐前。结论 研究显示出新生儿胃电肌运动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脑脊液(CSF)环磷酸腺苷(cAM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法国:Immunotech公司提供的125I-cAMP放免药盒对86例HIE患儿进行脑脊液cAMP。结果 中、重度HIE组CSI-cAMP值较非HIE组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重度HIE患儿CSI-cAMP值较轻、中度患儿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恢复期较急性期CSF-cAMP值都有所升高,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HIE时CSF-cAMP降低,病情愈重,降低愈明显。CSF-cAMP测定可作为HIE患儿判断病情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6.
南宁市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本地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方法 对南宁市2000年12月-2002年11月67,342名新生儿进行主动监测。疑似病例作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和血、CSF细菌分离培养。脑膜炎患婴进行动态评估与定期随访。结果 临床细菌性脑膜炎47例,发病率69.8/10万,农村病例占76.6%;明显高于城区;≤7天新生儿占61.7%,其中2天内占34.0%;医源性感染占6.4%。临床表现不典型,CSF中WBC中位数(M)=46×106/L,蛋白中位数(M)=1.83 g/L,WBC数与蛋白定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0.5308 t=4.2015 P<0.001)。CSF培养出病原菌4例(8.5%),阳性率低可能与检测前使用抗生素病例较多有关。血培养阳性率29.8%,以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为主。病死率25.5%,后遗症发生率48.6%。结诊降低该病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围产儿感染的防治和控制医源性感染。致病原流行病学监测,有利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及C肽(CP)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同胎龄的新生儿共76例,按孕周分为≤32、-34、-36、-38、-40、-42周6组,均为适于胎龄儿。分娩时取脐静脉血3 ml,用EIASA法测定血清IGF-1、IGFBP-1及CP。结果 自32周至40周,血清IGF-1、CP逐渐增加,IGFBP-1逐渐下降,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除34与36周三者比较P>0.05外),但至42周时,IGF-1、CP开始下降,IGFBP-1上升,与40周相比,P<0.05。IGF-1、CP均与胎龄呈中度正相关,而IGFBP-1与胎龄呈高度负相关。结论IGF-1、CP能促进孕晚期胎儿宫内生长,而IGFBP-1则对胎儿生长起抑制作用。因此,营养物质-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代谢轴是孕后期调节胎儿生长的重要系统。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提供简便无创的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彩色脉冲多谱勒超声于生后 2 4h内、3、7及 12~ 14d分别检测了 30例窒息新生儿及 2 5例正常新生儿左 /右心室射血前期、左 /右心室射血时间及其比值的变化 ,并依此推算肺动脉压力。结果 窒息与正常新生儿肺动脉压力在 2 4h内分别为肺动脉舒张压 (5 5 1± 17 3)mmHg对 (15 0± 3 0 )mmHg ,肺动脉阻力 (14 2± 3 9)mmHg/(L·min·m2 )对 (5 3± 1 3)mmHg/(L·min·m2 ) ,肺循环阻力 /体循环阻力比值 (0 84± 0 4 7)对 (0 2 7± 0 2 0 ) ,差异极显著 ,P <0 0 1。至生后 1周末 ,两组婴儿上述各指标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 ,在生后 1周内应重视对窒息新生儿肺动脉压力的检测。多谱勒超声心动图简便、无创 ,适于观察新生儿肺动脉压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9.
新生儿及婴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回顾性探讨新生儿及婴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TAPVC)的早期外科手术效果。方法  2 0 0 1年 3月~ 2 0 0 3年 4月 ,共收治 8kg以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 13例 ,男 11例 ,女 2例。体重 (3.5~ 8)kg ,平均体重 (5 .0 3± 1.15 )kg。年龄 2 0d~ 11个月 ,平均年龄 (3.73± 3.30 )个月。心上型 6例 (4 6 .15 % 6 /13) ,心内型 4例 (30 .77% 4 /13) ,心下型 2例 (15 .38% 2 /13) ,混合型 1例 (7.6 9% 1/13)。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术。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2例(15 .38% ) ,均为心上型 ,2例心下型全部存活 ,随访 9例 ,时间为 2个月~ 2年 ,心功能均良好。结论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早期矫治效果良好 ,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一旦确诊应急诊手术 ,不增加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0.
吸毒母亲新生儿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吸毒母亲所生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分析54例吸毒母亲所生新生儿临床特点,并就相关治疗措施疗效和转归进行评价。结果 1990~2002年12年间我科共收治吸毒母亲新生儿54例,其中早产儿28例,低出生体重儿32例,新生儿窒息1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12例,颅内出血8例,先天畸形2例。54例中1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儿戒断综合征表现,29例出现低血钙、低血糖等内环境紊乱。其中母亲吸毒2年以上组中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及NRD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吸毒2年以下组。经止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54例中44例(81%)症状控制出院,8例(15%)死亡,2例(4%)放弃治疗出院。结论 吸毒对于新生儿危害极大,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NRDS等发生率与吸毒时间密切相关。综合治疗有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