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1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7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3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20篇
内科学   354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003篇
综合类   52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83篇
  1篇
中国医学   26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肾舒胶囊配合激素治疗重度肾性蛋白尿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舒胶囊配合激素等西药治疗重度肾性蛋白尿的效果。方法:32例重度肾性蛋白尿患者在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服肾舒胶囊,同期与单用常规激素治疗的30例进行对比观察3个月。结果:肾舒组总有效率90.6%,1年复发率9.1%,不良反应发生率26.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1年复发率40.0%,不良反应发生率5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肾舒胶囊与激素等配合治疗重度肾性蛋白尿具有增强疗效、减少复发及减轻激素不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益气养阴清热化瘀法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纯东  丁樱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3-584
探讨益气养阴、清热化瘀法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 (Ms PGN)的理论基础。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观察等方面阐述气阴两虚、湿热瘀血在 Ms PGN发病中的形成机制和作用 ,并结合国内有关实验研究说明益气养阴、清热化瘀是治疗 Ms PGN的重要治则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IgA肾病的中医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钦国  罗月中 《新中医》2003,35(12):3-5
IgA肾病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以发作性肉眼血尿与持续性镜下血尿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多为热在下焦,但热有实热与虚热之分,实热者为热盛伤络,迫血妄行;虚热者为阴虚内热,虚火扰络,络伤血溢。其次为脾气亏虚,气不摄血以及久病入络,气滞血瘀,络脉受损。治疗方法主要有清热凉血、养阴清热、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等,但宜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4.
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在门诊诊治和随访的未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药物种类,疗程和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变化。结果32例患者除5例因疗效不佳行肾活检病理检查外,其余27例均有较为显著疗效。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等明显改善。而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未受影响。结论有些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以在不做肾活检的情况下进行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是较为有效的,其剂量除肾病综合症按常规剂量外,其余病例均因人因病情而宜。治疗宜早,疗程要长,减量尽量慢。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小儿急进性肾炎和新月体肾炎的病因、临床以及病理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总结1987年至2002年临床诊断急进性肾炎或病理诊断新月体肾炎的43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以学龄儿童多见,60.5%为原发性肾脏疾病,绝大多数表现为浮肿、少尿、高血压、肉眼血尿及肾病水平蛋白尿。部分(24.0%)急进性肾炎的肾脏病理为非新月体肾炎,包括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Ⅳ型膜增殖性狼疮性肾炎、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而部分(32.1%)新月体肾炎的临床表现为非急进性肾炎,包括肾病综合征(肾炎型)、急性肾炎综合征及慢性肾脏疾病。予正规治疗的25例患儿中,44.0%的患儿肾功能恢复,44.0%的患儿肾功能好转。结论 急进性肾炎是临床诊断,新月体肾炎是病理诊断,两者并非完全一致;积极行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肾脏病理类型,指导治疗;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急进性肾炎或新月体肾炎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76.
2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HBV GN)的临床和病理。方法  2 0例HBV GN ,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 17例 ,其中单纯性肾病 4例 ,肾炎性肾病 13例 ;单纯性蛋白尿 2例 ;肾炎综合征 1例。结果 肾活检病理诊断膜性肾炎 (MN) 15例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PGN) 3例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 2例。平均随访 5 .7年。 2 0例中 8例应用重组人α 干扰素治疗 ,5例完全缓解 ,3例HBsAg、HBeAg转阴 ,1例HBeAg转阴并出现抗HBe ;2例部分缓解 ;1例无效。结论 HBV GN病理以MN为主 ,且预后尚好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慢性肾小球肾炎(CaN)发病有关。方法 以合成的AT1受体和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66例CGN患者、58例高血压病患者及柏例正常人血清中抗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 CGN肾功能不全组抗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1%(37/66)和53.0%(36/66),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分别为15.5%和12.1%)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和12.5%),P〈0.01。结论 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8.
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53例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提高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临床特点的认识,探讨HBV在HBV-G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3例经肾穿刺证实的HBV-GN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表现及病毒血清学分析。结果53例乙肝相关肾炎患者平均年龄(42.55±13.38)岁,男女之比为3.4∶1,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 )者20例,HBsAg、抗-HBe和抗-HBc( )者5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5项全部阴性者11例,一项或两项抗体阳性者17例。45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84.9%),8例表现为慢性肾炎(15.1%)。膜性肾病45例(84.9%),膜增生性肾炎6例(11.3%),系膜增生性肾炎2例(3.8%)。HBeAg阳性组补体C3水平为(839.8±226.9)mg/L,阴性组为(1107.5±309.6)mg/L,二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BV-GN以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多为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为主,HBeAg通过激活补体参与了HBV-GN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患者分为四组:Ⅰ组(Ccr≥50ml/min),Ⅱ组(20ml/min≤Ccr<50ml/min),Ⅲ组(10ml/min≤Ccr<20ml/min),Ⅳ组(Ccr<10ml/min)。Ⅰ组中根据尿蛋白量分为ⅠA与ⅠB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尿中的ADM。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Ⅳ组尿ADM显著降低(P值均<0.01),各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F=55.06,P<0.01)。在Ccr相似情况下,尿蛋白多者(ⅠB组),尿ADM水平较低,尿ADM与Scr、24h尿蛋白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622(P<0.001)-、0.2939(P<0.05)。结论检测尿ADM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慢性肾炎的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80.
例膜性肾病患者,根据24 h蛋白尿、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中高危组78例,低危组22例。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6名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及Th细胞亚群水平。检测结果显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急性病变区在中高危组与低危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患者中IgG4荧光强度最高,IgG2荧光强度最弱。T细胞亚群中中高危组和低危组CD3+CD45+、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h细胞亚群中Th9、Th1、Th2、Th2/Th9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9、Th1、Th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h2/Th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明,尿蛋白量越大,膜性肾病患者肾脏急性和慢性病变程度越严重;中高危组患者IgG4为主沉淀,低危组患者IgG1为主沉淀;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CD4+T细胞为主,伴随Th9、Th1、Th2水平明显升高, Th2/Th9值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