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64篇
  免费   16352篇
  国内免费   8332篇
耳鼻咽喉   2331篇
儿科学   4207篇
妇产科学   1992篇
基础医学   31877篇
口腔科学   5565篇
临床医学   14548篇
内科学   25317篇
皮肤病学   4590篇
神经病学   10161篇
特种医学   41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9篇
外科学   15511篇
综合类   27583篇
现状与发展   48篇
预防医学   6186篇
眼科学   3794篇
药学   17460篇
  40篇
中国医学   5830篇
肿瘤学   27407篇
  2024年   391篇
  2023年   2757篇
  2022年   4773篇
  2021年   6782篇
  2020年   5955篇
  2019年   5845篇
  2018年   6011篇
  2017年   6240篇
  2016年   6457篇
  2015年   7263篇
  2014年   10873篇
  2013年   12020篇
  2012年   10398篇
  2011年   11686篇
  2010年   9598篇
  2009年   9136篇
  2008年   9621篇
  2007年   9841篇
  2006年   8816篇
  2005年   8142篇
  2004年   7250篇
  2003年   6249篇
  2002年   5128篇
  2001年   4378篇
  2000年   3675篇
  1999年   3304篇
  1998年   3090篇
  1997年   2861篇
  1996年   2537篇
  1995年   2258篇
  1994年   1996篇
  1993年   1658篇
  1992年   1376篇
  1991年   1300篇
  1990年   1039篇
  1989年   941篇
  1988年   904篇
  1987年   707篇
  1986年   669篇
  1985年   892篇
  1984年   786篇
  1983年   547篇
  1982年   590篇
  1981年   472篇
  1980年   408篇
  1979年   324篇
  1978年   217篇
  1977年   199篇
  1976年   136篇
  1975年   6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增殖核抗原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58例大肠癌手术标本PCNA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CNA阳性着色分布于细胞核内,癌组织PNCA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正常肠组织,且分化愈差PCNA阳性的癌细胞数量愈多。P53蛋白阳性占51=7%(30/58),但正常大肠组织均呈阴性反应,中,低分化大肠癌P53蛋白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的大肠癌,结论:PCNA阳性细胞数和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CNA阳性标志指数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细胞增殖状态和估计预后的一个可靠参数。  相似文献   
882.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方法: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方法对鼻息肉组织76例和正常鼻腔粘膜组织32例进行定量测定,同时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定量计数。结果:(1)鼻息肉上皮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表达数明显高于正常鼻腔粘膜(P<0.001),(2)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相关(P<0.05)。结论:上皮细胞增殖活跃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而嗜酸性粒细胞的多少与其上皮细胞增殖相关,说明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发病过程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883.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急性外周血白细胞(PWBC)数及中性粒细胞(PMN)比例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颅脑创伤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数及性粒细胞比例,根据病情或预后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颅脑创伤病情重者较病情轻者PWBC数与PWM比例显著提高(P<0.05,P<0.001);恢复不良组及死亡组与恢复良好组相比,PWBC数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 临床监测PWBC数及PMN比例可作为颅脑创伤患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84.
1目的 探求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细胞学特性与预后的关系。 2方法 回顾性调查 ,两个样本均数的 t检验 ,多个样本均数的方差分析 ,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3结果 成浆细胞型 MM与幼浆细胞型 MM比较 ,生存期差异显著 (P<0 .0 5 ) ,而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间的 MM生存期则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瘤细胞比例的高低与生存期呈直线负相关。 4结论 幼浆细胞型 MM和瘤细胞比例高的 MM预后差  相似文献   
885.
目的为了研究十全大补汤(SDT)的免疫抑瘤作用.方法以TA2移植性乳腺癌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50%SDT和白开水灌胃,以小鼠的体重、瘤重、及脾内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SDT可明显改善荷瘤鼠的一般状况,增强体重,抑制肿瘤的生长,抑瘤率为56.2%,与对照组比较P<0.05,SDT可明显增强脾内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而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结论SDT可在体内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86.
目的 :通过舌癌术前化疗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bcl- 2、Bax表达的研究 ,探讨舌癌的化疗作用机制。 方法 :对舌乳头状瘤、舌癌和舌癌术前化疗标本共 34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酶标链亲和素生物素法 (L SAB)染色并进行光镜下观察。结果:PCNA在舌癌中的表达最强 ,在舌癌术前化疗中的表达明显减弱 (P <0 .0 5 ) ,其与舌乳头状瘤表达相似 (P >0 .0 5 )。 bcl- 2在舌癌术前化疗及舌乳头状瘤中低表达(P >0 .0 5 ) ,舌癌中表达明显增强 (P <0 .0 5 )。Bax在舌癌组和乳头状瘤组中表达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 ,提示舌癌术前化疗对肿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7.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人肺癌细胞株 (Spc- A1)诱导凋亡的机制 ,为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用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 Spc- A1细胞株与不同浓度的 As2 O3 进行作用 ,应用 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率、细胞凋亡率及亚细胞水平变化。结果 :As2 O3 能够抑制 Spc- A1细胞的增殖 ,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Spc- A1细胞凋亡率与药物浓度和时间呈依赖关系。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 ,染色质浓缩、核碎裂。结论 :As2 O3 可诱导 Spc- A1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延长 ,线粒体变性。  相似文献   
888.
目的 :探讨导电聚吡咯膜技术对大鼠肺Ⅱ型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比较导电聚吡咯膜组和常规培养组大鼠肺Ⅱ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情况。结果 :培养 3~ 5d后两组OD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常规培养条件下的大鼠肺Ⅱ型细胞在体外生长时间约 2~ 3d ,导电聚吡咯膜可以将肺Ⅱ型细胞体外生长时间延长至 5d。  相似文献   
889.
目的 :研究γ射线照射剂量及照射后培养时间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 (BMSC)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BMSC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不同剂量照射组 ,利用流式细胞仪 (FCM)、HE染色等技术观察处理后BMSC凋亡率和坏死率的变化。结果 :照射剂量从 0增至 5 0Gy时 ,凋亡率和坏死率随照后培养时间的延长其增加的幅度较小 ,当照射剂量从 5 0Gy增至 70Gy时 ,其增加幅度较大 ;当剂量大于 70Gy时 ,BMSC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坏死率的相对增高。结论 :BMSC的凋亡和坏死与照射剂量和照后培养时间有关 ,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90.
目的 :探讨痰液诱导法在支气管哮喘 (哮喘 )患儿痰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6 0例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期组 (34例 )和哮喘缓解期组 (2 6例 ) ,2 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高渗盐水诱导儿童吐痰 ,瑞氏染色法进行痰液总细胞及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3组最大呼气流量 (PEF)下降差异无显著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组痰液细胞总数(TCC)、嗜酸性粒细胞数 (E0 )、中性粒细胞数 (N)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痰液诱导法简便、安全、准确 ,通过痰液诱导分析哮喘患儿痰液细胞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